襄城县人大代表王双华:为民发声解民忧 履职尽责显担当
时间:2025-01-10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贺志泉 通讯员 陈明)“什么是密切联系群众,就是多走、多转、多听,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襄城县第十六届县人大代表、十里铺镇鲁中村妇联主任王双华扎根基层一线多年,始终坚守为民情怀,积极反映群众诉求,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做群众的代言人。
履职尽责践行初心,真心为民办事
见到王双华的时候,她正在汇总整理近段时间调研得来的信息,为提交人大代表建议做准备。
“现在村里年轻人为了生活都外出务工了,剩下最多的就是老人、孩子,老人年龄大了,孩子又年幼,怎样为他们服务好,让他们少跑路,在家门口就能把他们的诉求给办了,那才是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忧。”王双华说。
王双华的建议多半都是立足于群众关心的迫切事、急切事而进一步调研提出的。
今年上半年在给60岁以上的村民进行社保认证时,无意间听到群众在一起议论,说是治疗高血压免费药的其中一种药品去领药时总是断药,给群众带来诸多不便。这件事她便记在了心里。
事后,她及时向村内领药的村民核实,同时又走访周边的几个村的村医、群众50多人,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及时向卫生院负责人反映和核实,并针对此种情况提出了《关于高血压免费常用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发放过程中断药问题的建议》,在县人大督办下,真正帮群众解决了困难。
密切联系基层群众,强化履职能力
为了更好地履职尽责,为民办实事,在当选之初,她便把“倾听社情民生,汇集村情民意,做人民满意代表”这句话记在了心里,扛在了肩上,落在了行动中。
哪儿人多她就往哪儿走,茶余饭后、田间地头、熙熙攘攘的广场等都会看到她的身影,一个小包,一个本子,一支笔基本就是她的“标配”。通过对周边群众入户走访、闲谈聊天等方式倾听民意,把群众急难愁盼的事记在本上,放在心里。
2022年农村天然气开始进村入户,群众普遍反映安装费用偏高,没有人愿意安装,最终导致通气率低的现象。王双华通过走访周边五个村两百多名群众,提出了村民普遍关心问题的代表建议,及时传达社情民意。
闭会期间,王双华积极参加代表小组活动,通过县乡人大代表工作群、自学等形式学习宪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做好学习笔记,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同时深入群众,走访选民,收集民意,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以高度的责任心,把群众的呼声带到大会上,先后提出代表建议11件,内容涉及农村机井、基础道路、天然气、留守儿童、校园安全、药品发放、社银村一体化、健身器材等方面,这些都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切实反映了群众的需求,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