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大专版|回望2024 河南人大这一年——为人民履职 为中原添彩
时间:2025-01-03 来源:河南法治报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代表作用发挥得越充分,人民参与民主的实践就越广泛,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得就越充实。2024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在全省部署开展了“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一时间,全省四级人大联动、五级代表参与,18万多名人大代表深入一线察民情、依托站点听民意、立足岗位作贡献,把根本政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将群众的“急难愁盼”变成民生的“幸福清单”。
精心组织实施 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开展主题活动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的实际需要,要深化思想认识、把握工作重点、加强组织实施……”2024年4月2日,“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视频动员会在郑州召开,标志着该活动在我省全面铺开。
为确保活动落地落实,省人大常委会成立主题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统筹协调和指导督促;主题活动方案紧扣我省中心大局和省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明确活动由省人大牵头组织,市人大协调督办,县、乡人大抓好具体实施。
广泛开展代表学习培训,高质量督办重点代表建议,全面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着力打造产业代表联络站……各地迅速行动,主动向地方党委汇报,将主题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细化实施方案、压紧压实责任,确保活动高站位推进、高标准落实。
活动还与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人大依法履职各项工作有机贯通起来,持续深化拓展“两个联系”制度,引导人大代表把履职尽责的着力点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聚焦,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领域充分发挥作用。
从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到各地开展主题活动调研,到组织召开主题活动经验交流会、全省人大重点工作座谈会,再到围绕主题活动召开列席代表座谈会等,在持续有力的推动下,主题活动得以有序有效开展。
创新活动载体 丰富代表履职活动
聚焦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办好民生实事、提升建议办理质效、推进基层治理等5个方面,各地人大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活动。
郑州市以数智赋能汇集民意,设立代表云工作室,依托“郑州智慧人大”信息化平台和微信客户端,运用云视讯系统,设立19个代表云工作室,与群众云端沟通交流,“零距离”听民声、察民意,“零延时”解民忧、纾民困。
开封市吸收外地市和本市基层人大的实践经验,编印《开封市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制度汇编》,推动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制度化管理、常态化运行、特色化发展。依托站点持续深化“双联系”工作,连续培育出“站点问政”“小板凳议事会”“代表集市摆摊”等活动新形式,代表听取民意、汇聚民智的方式更加灵活、渠道更加畅通。
鹤壁市创设每月一次的“人大代表为民服务活动日”制度,结合主题活动要求,将两者有机融合,以代表小组为依托,以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代表联络站为平台,每月在“为民服务活动日”开展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
濮阳市持续开展“领导干部·代表公民面对面”活动,市人大的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都邀请人大代表、公民代表参加。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带头走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和立法联系点,与人大代表、公民代表面对面座谈交流,听取意见,回应关切,让来自一线的“金点子”成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漯河市推行“代表联络站+产业”模式,聚焦漯河现代化食品名城建设,把代表联络站建到现代食品、盐化工等产业链上,组织人大代表围绕产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专业化、精准化的服务。
三门峡市湖滨区每月拟定活动主题,按照主题组织开展好各项活动,去年,3月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4月视察特色农业;5月走进消防队,宣传防震减灾知识,组织抢险演练;6月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开展集中培训;7月外出考察,学习代表联络站建设、站点问政、特色产业链代表联络站建设……
虞城县积极开展“逢六摆摊”听民声、解民忧活动,人大代表每月6日、16日、26日在马牧老街向群众宣讲党的政策、法律知识,收集群众意见,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郏县姚庄乡在人员聚集的老井茶馆设立社情民意收集点,开展“茶市听证”活动,丰富了基层民主实践,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可触可感。
与此同时,各地以我省9583个代表联络站、214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681个基层立法联系点等为载体,广泛开展“站点问政”“板凳议事”“广场夜聊”等活动,深入推进立法普法、监督议事、服务群众、基层治理等工作。
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找准履职“小切口”、用好履职平台载体、全方位做好履职服务,推动了代表主体作用更好发挥,也加速了群众诉求高效解决。
发挥主体作用 提升代表履职质效
“60年了,我终于回家了,感谢肖警官帮我找到回家的路……”2024年5月2日,在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东刘庄,离散60年的张国强与家人终于团聚,他们相拥而泣,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口中的肖警官,正是省人大代表、南阳市公安局民警肖振宇。主题活动中,他积极参与打拐、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的法律宣传活动,助力更多被拐和失踪的孩子早日找到回家的路,促进家庭社会长久和谐。
“俺这海碧巷的违建清了,路也重新修了,小区电梯也在不断加装,咋能不舒心?”在洛阳市西工区汉屯路街道芳林北路社区住了快50年的李淑香,一说起陈娅就夸个不停。
陈娅是洛阳市人大代表,芳林北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主题活动中,她坚守社区小阵地,努力破解老旧小区改造的堵点难点,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全省各级人大代表立足本职岗位和专业优势,找准依法履职与助推发展的结合点,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全国人大代表、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宏云,深入参与产教研共同体实践,在培养产业人才“后备军”上积极探索。
省人大代表、中维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涛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围绕一根尼龙丝培育壮大尼龙新材料产业集群。
省人大代表、思瑞达农业公司技术总监樊秋红,创立全国适地高山育苗基地,仅种苗培育一项每年就可带动农户增收3亿元。
邓州市人大代表、邓州市蓝天救援协会党支部书记习成果投身公益救援事业,为社会平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争做守护生命的一束光。
郑州市上街区工业路街道人大代表、工业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周小靖协助当地企业招聘,既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也为辖区居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
…………
据不完全统计,活动中,全省各级人大代表共进站接待群众13万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3万余条,推动解决问题2万余个。
时间的长河奔涌向前,履职的脚步永不停歇。未来,全省各级人大代表通过一项项高站位服务中心大局、高质量履行法定职责、高水平发挥代表作用的履职实践,定会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贡献更大力量,让更多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河南法治报记者 林栋)
编辑:林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