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人大:会前找问题 会中作承诺 会后促落实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推动优化营商环境

时间:2024-12-27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1735265502764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席茜 通讯员 刘银平 刘申华)为进一步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干部队伍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12月19日至20日,2024年商丘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培训班举行。这既是全面落实市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对12月4日市人大常委会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会上承诺的及时回应。

  会前——找准问题摸透情况

  2024年4月18日,商丘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先后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涉及的重点市直单位调研座谈。

  在市法院的调研座谈会上,“在压减破产指标办理耗时上,需要同步优化有产可破与无产可破案件的办理效率”“在破产成本上,收回债务所需的成本占比较高”“在执转破工作上,程序衔接、信息共享待进一步优化”,人大代表们有的放矢地指出问题,提出建议。

  调研组深入城区自来水公司、燃气公司进行调研,反馈“用水报装流程有待优化”“用水普及率及污水处理率有待提高”“减少管网漏损有待加强”“用户投诉渠道有待完善”“用气安全仍需重视”“用气普及有待提升”“用气储备有待加强”“价格政策仍需规范”等问题9条,受到市城管局等主管单位的高度重视。

  4月19日,调研组向市发改委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分别反馈关于招标投标“制度性交易成本仍需关注”“数据互通及应用仍需推动”“流程标准性规范性仍需提高”“评审专家仍需规范”等问题,要求围绕促进全市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聚焦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提升整改,对各自牵头负责的营商环境参评指标进行优化提升。

  近年来,面对营商环境工作压力,市人大常委会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持续关注推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扭劣转优。特别是近两年来,先后组织各类调研、视察和执法检查10余次,聚焦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政务服务环境、质效和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就政务服务保障、惠企政策落实、项目建设、损害营商环境案件办理等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并定期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满意度测评,测评情况报告及时送市委、市政府、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主要领导,通报相关部门及履职个人单位。

  11月6日,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围绕“码上监督、马上服务”平台运用、政府服务体系运转、政务服务便利化及企业生产环境、经营状况以及相关的纾困惠企政策落实等方面的情况再次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调研。调研组采取实地查看、现场交流、专题座谈、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方式,详细了解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进一步强化简政放权,推进集中办理等7个方面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意见建议。

  根据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及时调整监督计划,增加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专题询问。有关专委会和工委对前期调研、视察情况进行了梳理总结,在摸透实情的基础上丰富问题内容,提高专题询问的针对性和准确性。经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14个具体问题。

  会上——替民发问为民发声

  12月4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会。

  会上,14位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围绕主题开展询问,内容涉及全市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要素环境等方面的难点、痛点、堵点,应询部门负责同志就我市营商环境现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等进行了回答。会议还对市直相关部门进行了满意度测评。

  问题直击矛盾,承诺务实担当。面对“如何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的问题,市发改委主任李世超郑重承诺:“探索构建以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为基础、行业信用评价为重点的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夯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础支撑。加强重点领域信用信息归集,加强数据质量协同治理,开展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质效评估,提升重点领域信用信息共享水平。推动融资担保、保险等机构入驻,逐步提升我市A级纳税人数量,提升信用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工委主任冯培东就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运行存在“组织领导不强、功能定位不准、管理体制不顺、队伍建设不力等问题”发问,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就提高办理质效现场回应:尽快加强体系建设,推动热线平台与公安、综治、信访等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加强队伍建设,推动管理体制改革,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常态化热线工作机制,规范热线办理流程。提升平台功能,建设市热线大数据分析系统,构建“热线+督查、网格、信访、调解”等“热线+”社会治理体系。

  不断优化不动产登记流程,压缩办理时间,提升办事效率。常态化实施“交房即交证”“交地即交证”等改革措施,解决不动产“登记难”问题。

  如何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有关部门既给出了“深入落实好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督促银行机构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严格落实信贷融资收费减免政策,促进信贷扩面增量。”的政策承诺,又表明了“监督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坚持保本微利原则,确保在2025年年底前将平均担保费率降至0.6%以下”的具体决心。

  “打破市、区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申请办理壁垒”“竣工验收阶段涉及的规划核实、消防、质监、人防、水电气热网等合并验收”“严厉整治公安机关办理涉企案件久拖不结,开展涉企‘挂案’限期清理工作”“持续推进第四水厂改扩建、续建和引江济淮配套路河水厂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供水保障能力”“最少新建16.1KM次高压管网、25KM中压管网,不断提升燃气管网敷设范围和能力”“尽快成立市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形成常态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将低压个体工商户、居民个人充电桩、居民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用电三类用户纳入低压零投资范围”“大力推广‘不动产+供电’‘办企+供电’业务联办,大力推广水电气热网联合报装服务。”从提问、回答,到追问、补充回答,代表接连发问、直击靶心,职能部门单位负责人积极应询,坦诚作答,为市人大常委会形成高质量审议意见奠定基础,也为职能部门补齐短板、推进工作提供参考。

  会后——跟踪整改精确施策

  强化问题整改、抓好工作落实是开展专题询问的最终目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家明在总结讲话中要求,市直各部门要按照工作职责和所作承诺,锚定一流标准要求,细化措施,落实责任,完善机制,切实把优化营商环境的职责和承诺一项一项落到实处,坚定不移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翻身仗。市人大常委会要做好专题询问“后半篇文章”,对各部门职责履行情况和对询问答复承诺落实情况的监督要明确列入2025年度重点监督内容,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对各位委员询问的问题,市政府将照单全收、认真整改,以实际行动把询问成果转化为扎实为企业、为群众办实事的效果。全市各级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要紧盯此次专题询问中发现的短板和问题,举一反三,明确目标,细化措施,限时整改。”市政府副市长袁道强表态掷地有声,也拉开了此次专题询问问题整改的序幕。

  12月23日,《商丘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工作实际,明确加强政务服务渠道建设、深化政务服务模式创新、强化政务服务数字赋能等主要任务,扎实推进利企便民,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

  会后,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梳理专题询问问题整理形成审议意见交由市政府研究处理,并要求在规定时限内抓紧落实。有关专门委员会按照分工对询问问题进行重点督办和“回头看”,促进问题解决和意见建议落实。“我们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跟踪各单位对专题询问意见和市场主体诉求的办理情况,推动转化促进营商环境的具体政策措施,把询问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效。”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主任任宏华表示。


编辑:席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