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大专版|回望2024 河南人大这一年——以人大监督之力守护幸福“夕阳红”

时间:2024-12-27  来源:河南法治报

WechatIMG3618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为主题,开展省、市、县三级人大联动监督。随着监督工作的深入,各级人大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作用,各级政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形成推动我省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1打好联动监督组合拳 回应群众期待

  河南是人口大省,截至2023年年底,全省60岁及以上人口1966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1462万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对于河南来讲尤为重要。

  省委、省政府把做好养老服务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连续5年将相关工作纳入全省民生实事;先后出台《河南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保障的实施意见》等5个文件,相关部门制定34个配套政策文件,构建起支撑养老服务发展的“四梁八柱”。

  2022年7月,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河南省养老服务条例》。这部规范和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法规,自2022年10月1日实施以来,为完善我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河南省养老服务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如何?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年3月21日,省人大常委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联动监督视频动员会议召开,标志着这项贯穿全年的重点监督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这次联动监督是近年来我省人大系统动员力量最多、代表参与最多、涉及部门最多、运用手段最多的一次依法履职实践。

  省人大常委会5名副主任带队,赴全省开展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省、市、县三级人大联动,机关整体协同,实现养老服务工作各区域、各领域、各主体全覆盖;5级人大代表积极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献计出力,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全力配合;召开专题汇报会、问题交办会,开展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一系列组合拳,让联动监督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2答好养老服务必答题 务求监督实效

  能不能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是衡量人大监督实效的一个重要标准。联动监督坚持问题导向,为我省养老服务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法律巡视和深度体检。

  今年4月9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联动监督汇报会。省养老服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省民政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卫生健康委6部门作汇报,18家单位提交书面材料。

  会上,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责任务介绍工作成效,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工作打算,为下一步开展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今年7月4日,联动监督意见问题交办会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将梳理的90条意见问题清单,向省直机关单位和市级人大进行了集中交办。

  养老服务供需矛盾依然存在、城乡养老服务发展不均衡、养老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养老产业发展起步较晚……

  按照“边监督、边反馈、边整改、边提高”的工作思路,各地各部门主动认领任务,努力消除痛点、打通堵点、解决难点,真正使监督的过程成为推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过程,切实增强监督刚性,提升监督实效。

  为健全制度体系,各地各部门先后制定养老相关标准7个、制度22个;

  为完善服务设施,省民政厅指导195个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向社会开放;

  为强化养老保障,省行政审批政务信息管理局研发高龄津贴免申即享信息系统,实现老年人线上领取高龄津贴;

  为优化发展环境,省市场监管局将养老机构公用事业优惠政策落实不力纳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范围;

  为夯实安全基础,省消防救援总队等部门制订养老机构安全综合监管实施方案,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各部门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积极回应群众期待,共绘老有颐养新画卷。

3探寻养老服务最优解 开展专题询问

  9月28日,在认真观看联动监督工作专题片后,一场针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的专题询问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以“人大之问”探寻养老服务最优解,既是对联动监督工作成效的一次集中检验,也是对发现问题的一次再交办、再督促。

  会上,10名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省人大代表紧扣法律法规和工作实际,就养老服务工作重点、难点及人民群众的关心关切,向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省消防救援总队等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询问。

  “我们在执法检查和调研中发现,养老服务设施移交率低、使用率不高,请问省政府是否可以拿出具体举措,推进各地问题解决?”

  “我省将着力提升养老服务设施移交率、使用率,应交未交的,由自然资源部门督促开发建设单位将相关设施限期移交民政部门……”

  “一些养老机构消防管理水平较低,省消防救援总队将采取哪些举措提升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水平?”

  “我们把住宿床位在50张以上的养老服务机构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逐一明确民政部门、乡镇(街道)、公安派出所等开展分包联系指导,督促机构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

  一问一答间,彰显的是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真诚“为人民而问”的追求,体现的是政府及有关部门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加快发展养老服务的高度自觉和责任担当。

4 在家门口吃出幸福味 探索有力举措

  红烧肉、青椒炒肉片、芹菜炒豆干……在位于济源篮球城地下商城的供销超市老年助餐点,可口的饭菜映入眼帘。今年70多岁的高小贤和老伴王胜宇打了两份家常菜,找了个舒服的位置坐下,开始享用。去年10月以来,济源供销社采取“超市+食堂”老年助餐新模式,率先在济源开设第一家面向老年群体的助餐点,以“小食堂”惠及“大民生”。目前,每天有五六百人来这里吃饭。

  “两荤一素一汤15元,一荤两素一汤12元,每两周更换一次菜谱,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鹤壁市淇滨区九州路街道凤凰城社区积极探索社区助餐新模式,推出“睦邻小厨”配餐服务,让居民足不出户便可通过手机小程序点餐,轻松享受幸福“食”光。

  宜阳县锦屏镇人大主席团围绕老人助餐服务,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后庄村、河下村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开办幸福食堂,同时实行陪餐制,不定期组织代表到养老服务站点与老人共同就餐,餐后开展相关评议,确保老人吃饱、吃好,营养丰富,有效地提高了老人的满意度,促进伙食不断向好,形成良性循环。

  …………

  以联动监督为契机,各地不断探索新模式、制定新举措,让养老服务从“养老”向“享老”转变。

  郑州把专业化养老服务“搬”到老人家中,开展26类适老化改造项目、36类养老服务,让老人能在家安享晚年。

  平顶山投入政府购买服务资金325万元,开展4000余场技能培训、巡视关爱等活动,解决农村独居老人日间照料、精神孤寂等问题。

  漯河在全省率先建设养老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投资建设集“养、医、教、培、研、餐”于一体的康养产业园。

  许昌建立养老护理员入职补贴制度,破解养老服务招人难留人难问题……

  深怀敬老之心,笃行为老之事。关于养老服务的监督还将持续,在监督中梳理出的一个个“问题清单”,也会真正化作老年人的“幸福清单”。(河南法治报记者 林栋)


编辑:林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