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大专版|让每部法规都满载民意 ——我省各地各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扫描

时间:2024-11-15  来源:河南法治报

WechatIMG3445  立法是当代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大众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领域。

  基层立法联系点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立法领域的实践平台,是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表达立法诉求的有效载体,也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立法工作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我省各地各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更深入地走进基层群众,更广泛地听取意见建议,确保立法更好体现人民意志,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让每部法规都满载民意。

鹤壁:使立法联系点满载社情民意

  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近年来,鹤壁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建在代表之中,建在群众之中”的原则,打造22个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成功申报3个省级立法联系点,有力促进了立法质效全面提升。

  “在实践中,我们十分注重‘党言党语’‘法言法语’与‘民言民语’的转换,让每一部法律都满载民意、贴近民生、顺应民心。”鹤壁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鹤壁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围绕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立法,善于把党的主张、要求、工作转化为立法计划、立法项目、立法条款,切实把党对立法工作的要求充分体现到立法工作全过程,实现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

  自建立立法联系点以来,鹤壁市人大常委会已累计制定《鹤壁市淇河保护条例》《鹤壁市辛村遗址保护条例》《鹤壁市民营企业权益保护条例》等9部地方性法规,征求基层群众意见720余条,对收集到的意见进行分类、归档,按照“能采尽采”的理念研究吸纳,并及时向意见被采纳的单位或个人颁发证书、写感谢信,提升了群众参与的荣誉感。

  为了让“法言法语”转化为“民言民语”,鹤壁市人大常委会还会邀请专家用群众语言解读草案内容,使群众能够听得懂法律内容、提得出实质意见,把法律法规草案意见征集的过程变成生动的普法课堂。

驻马店:广开言路丰富民意表达平台

  作为省首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和省十三届、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驻马店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直通车”作用,先后完成28部国家法律草案意见征集任务、76部省法规草案意见征集任务,为国家和省、市立法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驻马店市人大常委会自觉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贯穿立法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制定实施《驻马店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协商工作办法》,突出参与主体的多元性、代表性,广泛听取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组织意见,群策群力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坚持民意是高质量立法的源头活水,制定实施《驻马店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听证规则》,建立人人皆可参与的听证制度,让更多基层人民群众方便、自由、顺畅地提想法、提建议,做到立法为民、立法靠民。

  为了实化反馈机制,激发参与热情,驻马店市人大常委会认真研究立法专家、人大代表、基层群众和社会各界提出的立法意见建议,上报的每一条意见建议都有明确的修改理由,标明提出单位、提出人。法律法规通过后,清单式整理采纳情况,召开意见建议反馈座谈会,颁发荣誉证书、感谢信,回应群众关切,增强各界人士参与立法的荣誉感、获得感。

郑州市金水区:发挥代表作用 助力立法工作

  郑州市金水区人大常委会作为首批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近年来,紧紧围绕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直通车”作用,让基层立法联系点倾听民意更顺畅、收集民意更全面、发挥作用更充分。

  为了让代表之力助力高质量立法,郑州市金水区人大常委会切实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引导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人大代表参与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借力借智提升立法质量。金水区人大代表李维群借助自身环保工作优势提出《关于将郑州市嵩山山脉生态保护条例列入立法计划的议案》,郑州市人大代表刘本彩领衔提出《关于加快制定郑州市古树名木后备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的议案》《关于制定郑州市公园条例的议案》等8件立法议案。2022年1月1日,郑州市颁布施行《郑州市古树名木及古树后备资源保护条例》。

  在金水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检查法律法规和条例贯彻落实情况中,人大代表也会从立法的层面,发现法律法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立法缺陷和不足。“《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对公民文明养犬、文明祭祀、文明用餐、在公交和地铁上进食等行为无明确具体规定。”郑州市人大代表姜会雁提出了对该条例进行部分修改的议案。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探索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新机制,以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新成效助力基层人大创新发展、法治建设不断进步。”金水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固始:用心增加基层立法联系点民主成色

  去年11月份,固始县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年来,固始县人大常委会不断优化民主实践路径,为固始人民表达立法诉求、反映社情民意提供有效渠道和载体。

  固始是全省畜牧大县,鹅产业是农业的支柱产业,围绕《河南省畜牧条例》修法任务,固始县人大常委会从精准研讨、企业关注、社会热议等方面开展意见征询活动,要求40个信息采集点全面参与,同时组织召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等6家单位、三高农牧公司等5家龙头企业的专题研讨会,把意见征集覆盖到各领域、各层次。最终汇总上报了14条修改意见,其中“畜禽屠宰”章节的修改意见被采纳,为固始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

  立法过程中除了广覆盖征求意见,固始县人大常委会还会采取“专业+定向”的方式开展意见征集。“在参与《河南省失业保险条例》修改时,我们把目光重点聚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税务等行业部门,召集单位业务骨干,根据岗位职责和一线工作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其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的4条修改意见全部被采纳。”固始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王浩介绍。

  “一年来,我们先后参与了近20部法律法规的意见征集和调研,通过解读立法背景、重点条款等,既把基层的声音和需求传递上去,又把法规的内容宣传开来,意见征询的过程也成为普法宣传的过程。”王浩说。(河南法治报记者 林栋 通讯员 许磊 刘东/文图)

编辑:林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