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大专版|为民代言出实效 奉献路上显担当 我省开展“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掠影
时间:2024-11-08 来源:河南法治报
紫金街道人大代表时书堂、李平进网格问需于民(资料图)
通许县人大代表、南孙营村党支部书记赵涛杰通过“小板凳”座谈会宣讲政策、收集意见和建议、解决民生问题(资料图)
河南法治报记者 林栋/文图
今年4月,随着“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视频动员会的召开,这项贯穿全年的主题活动拉开帷幕。我省各级人大将主题活动作为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多措并举推动主题活动走深走实,通过一个个典型做法、一次次倾听民意、一件件民生实事,践行了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洛阳
激发代表潜能优化服务保障
自“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开展以来,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将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强化代表履职管理作为开展好主题活动的首要前提和核心任务,组织、引导、激励、保障人大代表能履职、善履职、履好职。
聚焦提升履职能力,加强学习培训。坚持因人培训、因事培训,为主题活动“加油充电”。今年以来,洛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赴湖南人大培训中心履职学习,依托市委党校教学资源,量身定制课程,对10个专业代表小组进行集中轮训,提升培训精准性、针对性、实效性。
聚焦提升履职活力,加强考核管理。进一步完善代表履职考评机制,规范履职行为,建立履职清单,量化履职积分。深化拓展“五联系”工作,实现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基层代表全覆盖,创新开展代表履职“徒步工作法”,鼓励代表带着问题“走”、带着责任“走”,每年至少走访5家企业、10名群众,提出6条以上意见建议。
聚焦提升履职效果,加强议案建议办理。创新建立市、县、乡三级人大互联互通、分级分类转办督办工作机制和综合分析工作机制,建立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销号清单、评价清单,推动议案建议办理落实。创新开展办理“回头看”,对2023年度7件事关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代表建议进行专项督查,确保办理结果落地见效。
平顶山
擦亮鹰城“全链模式”品牌把问题解决在产业链上
近年来,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统筹推进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建设,充分发挥代表专业特长优势,探索建立“把代表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代表聚在产业链上,问题解决在产业链上”的“全链模式”,让代表作用全方位发挥在产业链上。
为了让问题更好地解决在产业链上,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摸排梳理产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针对性制定化解措施,助企发展步入“快车道”,问题解决跑出“加速度”。
一是多渠道发现问题。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设立代表服务点,实行“一人一码”“一站一码”,推行“码上亮身份、码上提建议”,实现服务企业零距离、发现问题全天候。创设首个烟叶产业农家式代表联络站,依托种植大户设立13个代表联络点,形成“1+13”树状联通模式,通过“末梢神经”已收集涉企问题线索161条。
二是制度化直面问题。出台代表议案建议工作表彰办法,建立代表履职量化考评机制,引导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将收集到的问题线索转化成高质量议案建议,推动有关方面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共收到代表提出的涉企类建议28件。
三是闭环式解决问题。推行“企业点单、代表服务”工作模式,建立“汇总梳理→分析研判→交办督办→反馈评价”闭环督办机制。通过闭环督办机制,仅用42天就完成舞钢市天成鸽业科技园征地拆迁任务,协调解决水电气等问题67个。
西峡县
搭建“三个平台”实现联系渠道多样化
为进一步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西峡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代表联系选民的内容和形式,搭建“三个平台”推动代表联系选民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请进来,全方位联系。西峡县人大常委会依托1个县级代表联络总站、19个乡镇(街道)代表联络站和1个食用菌专业代表联络站,以周三代表活动日为抓手,组织驻站代表和选民群众进站开展接待选民、立法征求意见、征集民生实事、督办代表建议等活动,增进代表与选民的互动交流。
二是沉下去,全覆盖联系。将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和议政代表划分进338个网格,人大(议政)代表每半月至少深入一次网格,每月与网格长、网格员召开一次碰头会,每季度开展一次政策宣讲,每半年开展一次调研活动,让代表深耕“责任田”。今年以来,全县各级代表累计深入网格走访选民22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500余条,推动一大批民生实事得到快速办理。开展集中走访月活动,每年6月、12月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集中赴各乡镇(街道)开展走访接待活动,深入选区联系代表选民、征求意见建议。
三是走线上,全天候联系。运用网上人大代表联络站和数智人大App,公布人大代表二维码,群众可通过扫码向代表即时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实现代表与选民线上联络零距离对接、全天候回应。
通许县孙营乡
“小板凳”发挥大作用有效办好民生事
今年以来,通许县孙营乡人大主席团常态化开展“小板凳上听民声”活动,不设台子、不摆架子,议事规模由少到多、议事范围由小到大,人大代表同村民面对面商量问题,吸纳民意、汇集民智,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能力。
今年年初,孙营乡代表联络站依托4个社情民意点,组织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以“大政方针我宣传、民生实事我帮办、意见建议我收集、为民服务我志愿”为主题,开展人大代表“小板凳上听民声”活动,细心梳理群众反映的人居环境、医疗、用水等方面问题,用心督办、真心反馈、悉心归档。
孙营乡用“小板凳”议事会工作法,把基层党建工作与网格服务、社会治理等工作相结合,为村民提供便捷服务,收集村民提出的多种意见建议,让共商、共谋、共治成为孙营乡治理的主旋律。
自从有了“小板凳”议事会,人大代表走进田间地头、村庄庭院、集市摊位,小板凳上收集民情民意、调解纠纷,将矛盾化解于萌芽。孙营乡从原来群众来访、集中办理的工作方式转变为到达一处、解决一片,通过深入村民家中坐下来谈心商量解决问题,吸引更多有办理需求的村民一起来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