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为民系 心为民谋 像牛一样奋斗像土地一样奉献
时间:2024-10-13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70年风雨兼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人大代表既是荣誉,更是责任。为群众代言,于我更像是一种家族传承。2017年在老家医院工作时我就当选为周口市淮阳县人大常委会委员,2019年后到郑州工作,又有幸成为管城回族区人大代表,再次成为群众的代言人。
我家世代从医,从爷爷的村卫生所到父辈拥有500张床位的国家二级甲等骨科专科医院,几代人都在乡下扎根,一心救死扶伤。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被别人需要,能帮助到别人是一种幸福。我刚记事儿时,农村还很穷,很多人用不起电,子女上学交不起学费,更看不起病.......那时一看到邻里艰难,我心里就很难过,满心希望自己将来能扶危济困,真正帮助到他们。
那是我的理想,20余年来,我从未忘记。没有忘记的,还有18岁那年我入党时“为民请命,为党争光”的铮铮誓言。从淮阳到管城,代表群众,为群众发声,我一直兢兢业业,把代表履职当作最神圣的事业来做。
一、情为民系,让老百姓看得好病看得起病
倾听百姓的呼声和诉求,实现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做好代表的前提。在老家周口工作时,病人多是周边县市的老乡,有些人家境不好,根本没钱看病。我知道他们的难,就酌情加以减免,每年因之减免的医药费都不下五六十万元。我很清楚,如果我不减免,他们中很多人可能就放弃治疗,留下一生残疾,未来的生活会毫无希望。
那时候我有一个很朴素的理念:让乡亲们花最少的钱把病治好,就是为群众利益最好的代言。
十多年前,县乡的医疗条件还不是很好,经常有患者会因为外伤得不到妥当的治疗最后罹患骨髓炎,伤口处形成窦道和大段骨缺损。那时县级医院甚至市级医院都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忍受痛苦。为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我专门到北京进修三个月学习骨搬移技术。我的第一个骨搬移手术病人姓郭,35岁,他是在外出打工时受了外伤后形成骨感染造成大段骨缺损的,辗转了多家医院越治越糟,来的时候已经失去了自理能力,老婆孩子跟着他过得十分凄惨。手术很成功,半年后他就恢复了活动能力和工作能力,跑起了运输。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是临县的八岁小女孩贝贝。她当时的情况很复杂,大腿骨折后骨不愈合合并畸形。为了治好她,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反复模拟治疗方案,最终创新性地采用了骨折端旋转截骨矫型术,一次治疗彻底解决了两个问题。小贝贝三个月后迅速康复,当年暑假就跟着在越南打工的父亲出国旅游了一圈。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看到很多病人因我而痊愈,看到很多家庭因为楚氏骨科医院而走出困境,我感到很欣慰,也因此更喜爱自己的工作。
二、心为民谋,坚决做好新时期养老大课题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促进医养结合。
我是一名骨科医生,天天与群众打交道,对老龄化问题、老年病的防治问题与百姓的养老问题关注很早。
楚氏骨科到郑州后,我发现病人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周口,我的病人主要是骨折外伤的青少年、青壮年,到郑州这边颈肩腰腿痛的老人占了一大半,而且这些老人的健康情况多不容乐观,大部分人还忽视治疗,再合并一些基础病,慢慢就处于失能或半失能状态,常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为此,我在医院专门开设了一个老年人失能防治门诊(迄今为止全河南省医疗机构中唯一的失能防治门诊),组建团队研究老年人的失能防治问题。在失能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又组织团队研究老年人的医养结合问题。为更准确地把握郑州的养老问题,我还专门组织了一个团队选定管城回族区的三个办事处做深入调研。
到光明家走访,深深刺痛了我。
光明是那家男主人的名字。我们随街道办的同志去探访时,他没在家,家里只他母亲一个人躺卧在床。老人60多岁,自小脑瘫,一开始生活还能自理,近几年病情变得越来越严重,已经卧床三四个年头了。儿子光明经常在外打工维持,幸亏街道办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经常到家探望照顾。看那情形,老人很快就难以为继。
有病不医,这老怎么养?人老了,身体机能下降,各种疾病都容易上身,如果不能医养结合、防治结合,就难言养老。
因为母亲失能,有养无医,光明难见光明。
这件事让我思考了很久:预防老人失能是个大问题,医养结合、防治失能的养老很可能是一个解决办法。
这也是为什么我带领楚氏骨科接手管城回族区养老中心投入300余万资金设计、改造、装修、完善硬件及功能室的缘由之一。我不仅要让养老中心真正做到医养结合,还要让老人能够看到外部的世界(在中心打造了“穿越空间”)、提升活动能力和自理能力(打造“逆龄空间”),在全省率先探索和完善了失能诊疗和看护体系。
2023年我们医院特别向管城回族区慈善总会捐赠20万元,用于失能老人救治。2024年,我受聘为河南省老干部大学讲师,开设《现代老年医学新论》课,义务为更多的中老年人普及健康知识。
正是因为光明一家的遭遇,让我开始把如何让老年人优雅的老去作为研究课题,并最终在2024年初管城回族区人代会上提出《关于建立管城区区域养老共同体的建议》的建议。
三、加强学习,履职尽责永远在路上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身为群众的代言人,如果不能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如果不做细致入微的调查,即使发言也容易跑调,代表不了群众的利益。
为了深入了解老人的养老现状,我不但在医院内部组建了一个老人失能防治的门诊,大量收集老人医疗与养老的案例,还专门组织人员到日本、长三角、珠三角、郑州周边市区考察养老情况,并选取几个试点做解剖麻雀式调研。正是建立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我才有了年初管城回族区人代会上的那个提议。
2024年年初,我随管城回族区人大到珠海中山大学接受人大代表履职培训。一周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更坚定了作为人大代表的职责——不只是燃烧自己,更要带动更多的人发光发热。在培训结束做自我总结时,我郑重地在笔记上写下路遥的那句话:像牛一样奋斗,像土地一样奉献。
这是我的学习心得,也是我作为人大代表对人民的承诺。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十七届人大代表 楚天元)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