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焊枪铸匠心 情系群众勇担当

时间:2024-10-16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我是河南鼎力杆塔股份有限公司钢二车间焊接班班长,是河南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多年来,我始终情系职工,敢于建言献策,立志当职工的“贴心人”。

  手握焊枪,为公司铸造一流的产品

  作为一名一线焊接技能人员,我始终把手中的产品质量视为生命中最美丽的坚守。2023年,我作为领衔人创立了焊接技能创新工作室,通过组建团队,积极传帮带,将自己绝技、绝活的精髓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同事和徒弟,培养一线焊接技能人才。依托工作室,我培养的10名优秀技工,已经成为公司的骨干力量。多年来,我积极传帮带,培养徒弟复制人才,为车间、公司先后培养50多名优秀技工,其中有多名徒弟成为技师,这些源源不断的技术能手,不断壮大了公司技能队伍。我还带领班组参加河南省建材行业焊接大赛,取得了团体第一,个人第一的好成绩;参加山东电网钢结构焊接大赛,取得了团体第三,个人第二的优异成绩。我勇于技术攻关,先后攻克高颈法兰一级焊缝、机器人塔脚自动焊焊接工艺等行业难题,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500多万元。特别是研制的角钢塔塔脚埋弧焊二级焊缝的焊接技术,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填补了全国钢塔领域塔脚二级焊缝的技术空白,这项成果在新疆——乌北、白鹤滩——江苏等特高压线路中得到广泛应用,一次性合格率高达98%,受到了国网专家和顾客的一致好评。

  建言献策,牢记人大代表的使命担当

  我始终牢记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使命,紧紧围绕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创新问题和民众的所期所盼,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听取群众呼声,及时反馈建议,推动相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近两年,先后提出《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形成产教融合培育形式,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毕业即就业”的新型培养模式》的建议,为推进“人人持证 技能河南”建设献智献策;提出《关于建立省市科技经费直通车模式》的建议,着力解决“上级部门对企业拨付资金过程中存在的手续多、速度慢、易占用”等问题,2024年以来,省、市相关部门资金拨付已经试点实施。我提出的《行业龙头企业联合或自主组建技术培训学校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或持续惠企政策的建议》得到了省人社厅的积极回复,并为公司指出了多项可以争取的优惠政策。

  心系群众,走进一线察民情解民忧

  作为一名基层员工,我时刻与一线职工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我经常下沉基层一线,收集民情,反映民意。首先,立足岗位,在车间一线、在行业领域,通过广泛的调研,围绕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落实“技能河南”建设,提出了“依托企业办校、开展社会化培训”的建议。通过各种技能培训,先后为社会输送技能人才300多名。针对公司开展的精益管理工作,主动请缨担任精益先锋,通过与员工深入交流,对车间进行精准分析,提出了20项精益改善提案,解决了公司生产方面的许多疑难杂症,实现了创新效益。今年6月,我市持续干旱,公司很多农民工急着抗旱,无心工作,请假较多,影响了公司的生产进度。为此,我协调车间领导,错开时间,加开夜班,让农民工抗旱与公司生产两不误。还带领公司工会代表,走进分包村庄,积极为脱贫户、低保户、五保户等群体解决实际困难,送去温暖和关爱。

  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坚持为人民履职,为中原出彩贡献力量,才能无愧于省人大代表的殊荣。展望未来,我将围绕三个方向逐梦前行:一是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下一步,我将围绕市、县政府部门应坚持召开技术竞赛和技术运动会、相关部门对一线技术工人创新成果给予适当激励等方面积极走访一线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二是立足本职,开拓进取。带领团队把一级焊缝、二级焊缝等行业难题作为突破口,积极学习外国标准和技能细则,磨炼技能,擦亮中国智造。三是注重传帮带,培养更多技能工人。依托创新工作室和内部技校,带动更多的人成长。(河南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河南鼎力杆塔股份有限公司钢二车间焊接班班长 巩全有)


编辑:席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