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为笔,书写责任与使命

时间:2024-10-16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序言:晨曦

  晨曦初破,温柔地穿透薄雾,洒向教学楼、桃李园、运动场,洒向校园里读书、奔跑、欢笑的学生脸庞。站在学校大门前,我思绪万千,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感慨与激动。

  七十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风雨兼程,三十五年投身教育初心不改,三年代表履职兢兢业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同那东升的太阳,照亮了中国的政治天空,指明了新中国的教育方向,温暖了我的从教生涯。今天,我们以满腔的热情,共同庆祝这一伟大制度的七十华诞,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携手绘就民主与教育共荣的新篇章。

  历史:奠基

  回望历史,我似乎回到了新中国成立的时代,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利属于人民。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胜利召开以来的七十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辰,照耀了中国大地,体现、保证了这一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幸福安康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激情澎湃的时代,听到遥远的会议厅内,教育界的人大代表们那热烈的讨论声,吴玉章、郭沫若、华罗庚、老舍、梁思成、齐白石、吕叔湘……他们的每句话都饱含着新中国教育的憧憬与决心,奠定了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坚固基石,开启了新中国教育的辉煌篇章。

  制度:化雨

  校史室里,我翻阅着学校沉甸甸的历史。粉碎“四人帮”后,民主的春风再次吹遍神州大地,1978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胜利举行。春风化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吹开了豫南小城驻马店的教育之花,驻马店市第四中学在驿城区生根发芽。

  1979年,为了向人民群众提供急需、优质的的教育资源,在当时人大代表们的提议和推动下,驻马店市第四中学在驿城区健康路西段建立新校,8月开始施工建造一栋两层楼的教学楼,第一年招生5个班,250名学生,17位教职工,点燃了四中的教育篝火。先辈们励精图治、艰苦办学,后继者秉承前辈足迹,传递四中火炬。驻马店四中一点点成长,一点点壮大,学校现有一校四区,105个教学班,学生7217人,教师489人。更多的孩子走进了学校,更多的家庭改变了命运。

  七十年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始终与时俱进,适应着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需要。她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政府与民众,让教育走进千家万户,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时代:弦歌

  很幸运,1989年踏上讲台的我,从事教育的三十五年,遇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引领下的教育事业如同星河般璀璨夺目。驻马店市四中也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我亲眼目睹,亲身经历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最好诠释。

  往事历历在目。2017年8月,我从老校长、驻马店市人大代表蒋文林手中接过了驻马店市第四中学这沉甸甸的担子,也接过了人民代表赋予教育人沉甸甸的责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蒋校长离任时以人大代表身份的叮嘱不只是口号和承诺,更是真真切切的行动和践诺。

  当此时,驻马店市、驿城区人民代表大会审时度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优先发展教育和实施教育强市强区战略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推动两级党委政府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辐射作用,推行集团化办学,成立“驻马店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够上好学校,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2017年7月,原驻马店市第七中学整合为驻马店市第四中学南校区,2018年8月,解放路原市委党校改建为驻马店市第四中学北校区。

  这个过程是甜蜜的,是艰难的,也是幸运的。资源整合中,人大代表们不辞辛苦,认真履职,他们深入到家长、学生、老师之中,听取意见;他们奔走于各级部门,沟通协调;他们实地考察,解决困难,大大推进了集团教育资源整合的步伐。新学期如期开学后,四中学区范围占驿城区老城区的1/4,优质教育资源得以继承、融合、创新、辐射和发展,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政府和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

  2019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同志一行对学校工作进行调研,对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十分满意。2021年5月,河南省人大代表、时任河南省教育厅厅长郑邦山同志到我校调研,对学校五育并举工作做了充分肯定。2022年6月22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教育厅毛杰厅长莅临我校,对我校优异的教学成绩、浓厚的校园文化以及优美的校园环境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并对我校在持续推动中学教育事业发展方面寄予厚望。

  各级各届人大代表对教育事业持续关注,奏响了一曲曲教育的时代弦歌。代表作用的发挥,促进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有效沟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其独特的优势,展现了中国式民主的强大生命力和独特魅力。

  履职:责任

  2022年4月19日,驻马店市驿城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开始履行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庄重而严肃的会议厅里,我暗暗告诉自己:这一刻起,自己不仅是教育领域的一名工作者,更是万千民众心声的传递者,要认真践行人大代表的职责。

  我更加注重深入课堂、家庭、社区,了解师生家长的所思所想,倾听心声诉求感受,认真记下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建议,每一句话语。许多场景与感受至今令人难忘:与同事们到蚁蜂、老河下乡送教,看着因第一次接触心理健康教育课兴奋不已的孩子们,内心溢出的喜悦;和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师生志愿者一起到市福利院时,看到学生给福利院的小朋友梳头、洗脸,讲故事时的自然与温馨,心中涌起的欣慰;也有放学路上与那些接孩子的家长们交流时,那些因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焦急不安却毫无头绪的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那些放假时拉住老师的手迟迟不愿离去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们……

  在人民代表大会的平台上,我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立驿城区家长教育讲师团等提案,建议充实、提高、完善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的支持协作机制,提供在线的心理健康资源和支持等等。这些提案与建议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认同,市区人大代表积极响应,组成代表团到学校调研考察,和有关部门积极沟通,努力把这些建议逐步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看到自己的建议在教育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我深感欣慰与自豪,进而深思创新人才培养、推进家庭教育等议题,以期更好地服务教育,服务民生。

  三年的履职生活,我学会了更好地倾听民声、汇聚民意;更学会了如何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更加务实的作风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与使命。

  展望:远航

  2024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陆续胜利召开,对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党和人民赋予人大代表更加光辉的职责。

  2024年8月,练江校区正式招生,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展现出日益壮大的蓬勃生机。作为人大代表,我努力提高履职能力,做好本职工作,注重学校内涵式发展,让家门口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

  站在时代的新起点,走在时代的新征程,我,一个普通的人大代表,将秉承初心,努力书写更多关于民主与教育、责任与使命的新篇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的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收回思绪,眼前仿佛铺开了一幅壮丽的画卷:阳光中,“一校四区”的四中,和周围一艘艘教育航船扬帆远航于人民民主的海洋,她们身披辉煌,帆影婆娑,彼此间既有独立的航线,又相互守望,编织着民主与教育的共同梦想。(驿城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驻马店市第四中学校长  祁玉梅)


编辑:席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