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

时间:2024-10-16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70年前,共和国的缔造者与12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共商国家大事,建立起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前不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一份举世瞩目的改革文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提出要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起点、新征程、再出发。值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担任过乡、县、市、省人大代表到全国人大代表的基层科技工作者,深刻体会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承载着党的初心和使命,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在我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全新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承载着党的初心和使命

  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和艰辛探索建立起来的,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经过70年的实践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加完善,日益展现出巨大功效和显著优势,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承载着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7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保证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作为连续数十年担任人大代表的基层科技工作者,我由衷地感谢党给予我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机会,感谢党把我从一名穷苦的农民孩子培养成为农业科学家,感谢在党的领导下我成长为一名光荣的人大代表,给了我为人民代言、为人民服务的机会。我将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为契机,按照党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更加深刻地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所有国家机关的权力都来自于人民,都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经过多年实践,全国人大常委会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涵盖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不断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拓宽联系群众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立法、监督等工作中,通过调研、座谈、论证、听证、评估、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听取和吸纳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重要实践平台。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代表作用发挥得越充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就彰显得越充分,制度自信就会有更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对此深有体会。在国家层面,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密切常委会同代表、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抓手,全面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高质量服务保障。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部署,依法设立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并以此为契机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代表工作质量。在基层,省、市、县各级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全国人大常委会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点优势,支持和保障代表通过视察、专题调研、参加执法检查、提出议案建议等方式,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下去,把人民群众意愿呼声反映上来,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建好用好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畅通人大民主民意表达渠道,使人大工作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三、人大代表要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维护者和实践者

  人大代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结合担任五级人大代表的经验,我认为代表首先要加强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在政治层面,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时刻听党话、跟党走。在法律层面,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深入学习宪法、代表法、选举法、监督法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和程序,做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在政策层面,要深刻学习领会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掌握国情省情市情县情,要有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在实践层面,要带头学习、应用和发展新技术,为反映民意、引领发展提供保证。

  其次,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自觉融入人民群众之中,亲身感受群众的疾苦,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把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哪些问题弄清楚,结合自己的调研与思考提出解决建议,要为人民说话,为群众办实事。比如,针对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存在的问题,我衔提出《耕地质量保护法》等数十件议案和建议,积极为推动解决有关问题建言献策。这些议案建议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入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家有关部委优秀建议议案并专门发函表示感谢。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我曾5次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走上全国两会“代表通道”,参加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等活动,围绕农田土壤污染防治、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等推进乡村振兴问题,提出关于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农业政策和农业服务体系的意见建议,为推动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建言献策的积极作用。

  第三,人大代表不但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而且还要在具体工作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贡献,既要完成人民赋予作为人民代表的责任,又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一名基层代表,我数十年来聚焦制约农田土壤污染治理与保护技术难题开展科技攻关,研创出“三土三方”耕地质量提升绿色集成技术,连续多年被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列为主推技术,为新时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生态文明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CCTV中国十大三农人物、中国十大农村新闻人物、中原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等荣誉。

  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70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征程、新使命,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我将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勇毅前行,以更加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坚定的决心,主动担当作为,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代表、河南省远东生物工程公司负责人 党永富)


编辑:席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