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群众急难愁盼烦心事 办在群众心坎上

时间:2024-10-16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为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70周年,深入讲好基层人大故事、代表故事、民主故事,灵山镇人大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机制接待群众、吸纳民意、汇集民智,不断激发人大代表履职活力,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入人心。

  一、票决实事惠民生

  “民生实事怎么办,还是咱老百姓说了算。镇人大马上要开会了,要讨论今年的民生实事项目,大家有什么好点子、好想法,我给带到会上去!”在移民新村“乡贤议事亭”下,镇人大代表王国玉与新村群众讨论得沸沸扬扬。“我觉得可以给咱们新村再装点路灯,现在路也好了,环境也好,就是我年纪大了眼神不好,夜晚散步时候有点黑看不见……”“行,大婶,你说得对,我先给你记上。”

  就这样,在茶余饭后的闲谈中,王国玉的“民情记事本”写得密密麻麻。王国玉是袁冲村的村医,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村里的老人哪些留守独居、哪些有慢性疾病,她都了如指掌。在镇第十六届人大换届时,被所在选区选民推选为镇人大代表,从那时起,她又多了一个身份。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是王国玉经常提起的一句话。履职以来,她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通过她的建议,灵山镇移民新村箱包车间、养老托育中心等民生实事项目顺利实施,解决了新村及周边群众就近就业、养老托育等难问题。

  近年来,在罗山县人大常委会的坚强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灵山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反映民意作用,不断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由全体人大代表进行票决产生每年度的10件民生实事项目,形成了征集—票决—实施—评价的完整闭环,让人民群众真正在涉及切身利益的重大事务上当家做主。2022年以来,累计票决民生实事项目30项,推动解决群众家门口的务工就业、交通出行、教育医疗等急难愁盼问题70余件。灵山镇实施民生实事票决制的成功经验,被人民网、全国人大网站、大河网等各级主流媒体、网站报道,赢得群众的广泛赞誉。

  二、群众“码上”见 代表奔走忙

  为了更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灵山镇开通“码上找代表”民情通道,坚持进站代表“亮码亮身份”,将县、镇人大代表微信二维码公示上墙,方便群众一键添加,74名进站人大代表“云上值班”打破空间壁垒,群众与代表联络随时随地更随心,实现联系群众24小时“不打烊”。

  2024年7月,家住灵山镇南街的群众李顺通过代表联络站“民情二维码”添加了镇人大代表黄健的微信,反映自己和邻居门前的排水沟,因淤泥堆积未及时清理,加之连日来降雨天气,导致排水堵死,生活污水溢出地面,影响环境的同时还导致路面湿滑,对邻居家老人、孩子出行造成安全隐患。收到消息后,黄健立刻向灵山镇政府反映,第一时间将问题交办给镇村建设办公室,当天下午就完成了群众李顺家门前排水沟的疏通。

  镇人大代表在处理事件过程中发现,除李顺反映的情况外,集镇区大部分排水沟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拥堵和损毁,于是召集代表小组进行调研,并将调研报告提交党委政府,建议将镇区排水沟整理、翻新纳入2024年镇区整体提升项目中同步推进。截至2024年9月,累计更换下水管道12公里,清淤6.2吨,整理后的镇区排水畅通无阻,彻底解决了雨水倒灌、积水无法排出的问题。

  群众李顺在回访中表示,没想到一个微信消息,一通视频电话,不仅解决了生活中的小问题,还给街坊四邻办了一件大好事。

  自灵山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码上找代表”民情通道开通以来,累计线上接待群众236人次,收集意见建议370余条,解决实际问题178个,实现了群众意见建议“码”上提,人大代表“码”上答,群众问题“码”上办,实现了代表履职和民生紧密相连,百姓盼的和政府干的精准对接,齐心协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幸福感底色更浓、成色更足。

  三、履职热情筑起群众“连心桥”

  今年7月,灵山镇人大主席团制定“大走访”活动方案,61名镇人大代表走进田间地头、邻里小院,与群众拉家常、听民声,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记录反映的问题,为群众出谋划策,解决实际困难。

  人大代表李永灿的手机中,拍摄了100多张水印照片,记录了他在群众走访过程的点点滴滴。针对群众反映的镇小初高3所学校门口环境差、街道垃圾清运不及时、乡村文旅产业带动能力弱等问题,当即与驻村干部、村“两委”同志一同前往现场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探讨解决方案,回应群众关切。就群众提出的涉及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等领域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提交镇人大办逐一进行梳理汇总后,分类交办各相关部门,并持续跟踪督办,推动问题尽快解决。

  今年以来,61名人大代表通过进村入户大走访,先后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350多件,真正使人大代表走进基层、贴近群众、倾听民意。镇人大代表李永灿说:什么叫‘打通了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就是我们用自己行动的脚步,拉近群众与代表之间的距离。

  在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70周年的重要时刻,灵山镇人大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内涵,不断探索和创新基层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从票决实事惠民生,到“码上”见民情,再到代表履职筑“连心桥”,每一项举措都凝聚着人大代表的智慧和汗水,更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展望未来,灵山镇人大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拓宽联系群众的渠道,创新联系群众的形式,完善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的声音能够直达决策层,人民群众的需求能够得到有效回应。(罗山县灵山镇人大主席团)


编辑:席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