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农村一辈子 履职基层四十年
时间:2024-10-16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我叫胡善信,信阳市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人,现任晏河乡党委委员、帅洼村党总支书记,当村干部46年,当支书36年。1984年起,连续当选市县乡人大代表,2009年至今,连续当选省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一辈子吃在农村,住在农村、干在农村,履职基层几十年,像守护大山的啄木鸟一样从未挪过窝。所在的帅洼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等国家级奖牌14块,荣获“河南省五好党支部”等省级奖牌19块,荣获市、县级奖牌36块,个人荣获“河南省劳动模范”等奖牌18块。
牢记嘱咐、扎根农村
1978年高中毕业,那时高考制度刚刚恢复,年轻人考上大学是多么光荣,很多同学选择复习再考大学这条路,可那时我家很穷,兄妹七人,自己又是大哥,不忍心看着兄妹饿肚子,放弃了复习的念头。凭着当年的高考分数顺利地被录用大队团支部书记,上班的第一天晚上,父亲把我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当好农村大队干部,首先自己要不断地学习各种知识,要尊敬长辈与领导,眼睛头要亮,人要勤快,对待群众要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贴心,到群众家庭要像在自己家庭一样,帮群众排碗、倒茶,见到不认识的人首先要问他跟他叫啥,办事心要公,对待老弱病残者心要慈,要想办法把帅洼搞得有饭吃,然后再富起来,只有这样,群众才信任你、支持你的工作,你将来才有可能当上支书。”那时的父母希望我做的最大的官是村支书,带着父辈的嘱咐,1978年秋当上村干部,先后干过团支书、村民兵连长、村会计、村主任,1988年当选村支书,一干就是46年。
三个承诺,一生坚守
1988年秋,村支部换届选举。28岁的我当选上了帅洼村党支部书记,正当我准备就职发言时,想好的几个问题由于过于激动和紧张,一个问题也没讲出来。
台下,老党员、老队长曾昭华急得“腾”地一下站起来:“胡善信你啥也别说,只要干好三件事:一是让老百姓有饭吃,逢年过节吃顿肉,二是有路走,路能跑三轮车;三是有房住,房子不漏雨,这三件事达到了,你就是好支书。”这三件事虽说简单,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实现它非常难。
时任帅洼村党支部副支书的老姑爷代修成站起来说:“既然这样,那就看胡善信怎样做吧,我相信,他一定会做出个样子给大家看!”
那时的我带着老党员的三个嘱托,后来就成为我对全村老百姓的三个承诺,很抱歉地深深地向全体党员鞠了一躬,谁知这一鞠躬就是36年。
1988年接任村党支部书记,那时帅洼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全村很穷,现状是:“田在两山夹,地在半坡挂,一场大雨后,地露骨头田满沙”农耕条件很落后;“土坯房、土坯凳,吃了上顿愁下顿”农民家里很贫穷;“东边墙、西边墙,房屋四处都透亮”农民居住环境极差;“出行走泥路,通讯靠大吼,照明靠煤油,治安靠养狗”农民出行、生活极不方便,治安条件很落后,村里那时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村民过的是靠天吃饭的生活,村民一年忙到头,打的粮食只够吃半年。
面对村里贫穷现状,我整夜整夜地睡不着,好急人,怎样弄?穷则思变。首先从改变村庄的生产生活条件入手,劈山修路,翻山架电,挑塘建坝,挖山造林,改冲治水,封山固沙,那时没有机械,全靠人工挖挑。记得1988年,我村开始架电,那时的电在农村尤为重要,像打米加工业,木器加工业,农田抽水等都能直接快速地给村民带来经济收入。在20世纪80年代,加工业刚刚兴起,谁村早架一年电,村庄的变化和村民的收入就大不一样。那时县里生产电线杆的能力可不比现在,昨天生产的电线杆昨天抢完,今天生产的电线杆今天抢完。当我得知这一情况后,在村集体池塘里打捞了80斤鱼,自己和会计带上席子和蚊帐,到了电线杆生产厂后,把80斤鱼交给生产工人的伙房,让工人改善伙食,我和会计搭起帐子,铺好席子,在电线杆生产厂等着抢电线杆。同志们,“吃了你的嘴软。”这一点真管用,后来,工厂工人在领导面前帮着为我村说情,电线杆一生产出来,工厂工人帮着我们把电线杆抢到一边,就这样,经过四天的坚守,我和会计抢齐了村庄架电用的电线杆。这一年,我村如期通电,那时的我真不知道自己的干劲从哪里来?但我知道:不管干任何事情,一心要把事情干成,整天信心满满,自己浑身是劲。
履职基层,做乡村建设带头人
我1988年当上支书后,同时也当选上了县人大代表。我给自己定下了“两当四心”的治村理念,即:两当:把村当做家一样来经营,把老百姓说的事当做父母安排的事来做;四心:责任心、事业心、奉献心、感恩的心,把这两当四心用好了,就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开始时,“两当四心”内容我默默地记在心里,通过这么多年的实干,两当四心真的很管用,在2010年后,我把“两当四心”内容公布在村文化长廊上,接受全村群众的监督。县委的刘书记、王书记都把“两当四心”内容拍了照片挂在了县行政大厅,向全县进行宣传。
2008年帅洼正处在一个整体发展的节点时刻,村申报了贫困村移民搬迁项目。这个移民项目不仅将边远山区的村民和独户村民全部搬迁出来,彻底解决出行难、就医难、孩子上学难、生活闭塞等问题,还可以通过土地复垦增加大量的农耕土地,对帅洼村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这关键时刻,要发展就要依靠项目。我就及时地找到县扶贫办的一个领导和他一起跑到省里扶贫办,申请扶贫项目,听说项目不好批,我一个农村支书,和省里的领导不熟悉,搭不上关系,就像是潘长江想和郑海霞接吻,根本够不着嘴。怎么办?两个字“硬等”,用真诚和责任打动领导的心,赢得领导对边远山区村的同情和关爱。为此,我凭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在省招待所住下来,早上四五点起床直奔省扶贫办,这时天还没亮,省扶贫办门岗不让我进门,我就在门口等,当时还是三月天,郑州天气比较冷,我连续在省扶贫办门口等了5个早晨,第6天早上七点多,来了两个人进了省政府大院,门岗给我讲刚进去的就是扶贫办的张承志主任,你赶紧进去找他,终于见到了负责审批项目的领导,进了领导的办公室,领导几次让我坐,不是我不想坐,我不敢坐哇,硬是立正地站着把情况汇报完,生怕有失礼节。汇报完了,领导紧握着我的手说:“你是第一个直接找我汇报村里情况的农村支部书记,我记住了。”当我看到领导拿笔记下光山县帅洼村时,心里的大石头一下子就落地了,临走时,我对领导说:“为见到你,我在省扶贫办门口等了五个早晨。”领导笑着点了头。不久,移民项目终于批下来了,项目资金100万。
有了100万,我又找到了市、县项目扶持,北上北京,南下昆明、广州,东去上海马不停蹄,争取了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的资金支持。2008年至2018年,帅洼村两委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结合本村实际,聘请了北京工业大学设计院对我村进行全方位设计,整合各类资金三千多万元,建成农村新型居民区201户,现在村民均已入住,2012年,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卢展工,来到帅洼新村视察工作,肯定了我们村的做法,表扬了我们,新村建设成为我村最大亮点,村小学、幼儿园、村史馆、文化广场、村庄民宿、社区服务中心、乡村旅游文化培训中心、村办公室、购物超市、休闲农家乐农家庭院旅馆已与新村连成一片,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电信网络、有线电视、视频监控、自来水等配套设施齐全,村民住在其中,乐在其中“春赏兰花娇,夏闻稻花香。桂花遍地开,冬梅竞芬芳。”
特别是近年来,我村在上级领导的关爱、支持下,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指导思想,全面铺开了我村的“美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工程,对传统绕山而建的古村落、古民居进行了保护和科学修缮,对村容村貌、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改水改厕改院两百多户,环境整治过程中,我们本着因陋就简、就地取材、顺势而为、自然而然的原则,房前屋后围绕着小五园,那就是小菜园、小果园、小茶园、小花园、小竹园做文章,提升后的各村民组既美观又大方,达到的标准是小园连大园、小塘连大塘、小景连大景、小路连大路、小家连大家。共同缔造项目村民组曾塝、南洼更是锦上添花。村庄宜居、宜业、宜游。
履职基层做群众致富的知心人
2001年至今,我已经连续四届当选河南省人大代表,当选上省人大代表后,觉得自己的使命更加光荣、责任更加重大。如何让村庄快速富起来,村民的口袋鼓起来,是我这个农村支部书记的首要工作之一。
我生在帅洼村,长在山沟里,对帅洼村的贫穷有着切身的感受,人均半亩地、8亩荒山,山多田少,自然资源严重失衡,要想彻底改变帅洼村的贫穷,就要把帅洼村的劣势资源变为优势资源。就是把资源变成资产,把资产变为资金,只要有了好的产业,相信大伙的生活肯定会有很大的改观。
围绕我村1.6万亩荒山的劣势资源,说干就干,首先改变村里基础设施,劈山修路、翻山架电、挖山造林、修塘筑坝,在山坡上大面积种植板栗、茶叶。90年代,板栗5元一斤,万元户最出名。我村有30户每年板栗收入超过万元。
近15年来,我们村在产业发展上,我们的目标是山上林果茶,山下种养加的发展格局,我们村每年以150亩至300亩的速度发展茶叶,茶叶变成了我们村的绿色银行。发展茶叶期间,村里的老曾、老余都说,种植茶叶投入劳动力多,资金也大,收成也慢,销售也困难,这买卖能干吗?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我从自己腰包里掏钱3万元找种茶大户老曾入股,赚钱是你的,赔本是我的,在我的坚持和鼓励下,老曾把曾塝村民组后冲的400亩荒山,经过4年的培育发展,变成了总书记所说的“金山银山”,现在老曾的茶园每年纯收入在40万元以上,管茶采茶时期共带动120人,人均增收1.2万元,真正地实现的共同致富,我也每年在老曾账下分红1.5万元。在茶产业发展上,我还多次召开村党员、村民组长会议,定出了鼓舞茶农发展茶叶的方案,每年茶农栽种的茶苗,村里给老百姓免费一半,我们村近四年,每一年购40万株茶苗供给群众。现在我们村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建有鲜茶精制厂4个,茶叶基地超过了4000亩,每到采茶季节,热闹非凡,茶农白天采茶,干劲十足,很多茶农,把方便面、八宝粥等食品带到山上去,上午不回家吃饭,土话说叫村民采茶挣钱有瘾,现代说茶叶调动了村民的致富的积极性。现在我村已经形成了“农户采摘,合作社收购,茶厂精制,经纪人销售的成功模式。禁止在茶园使用化肥、农药等规定早就写入了《村规民约》”,“九架岭云雾茶”“九架岭毛尖”等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云南,今年春茶销售额达1500多万元,仅茶一项户均增收2万余元。
在茶产业的带动下,我们村的乡村旅游业和其他产业也发展起来了,去年在县财政局的帮扶和关爱下,我们村建成了一条年产20万斤粉条的生产线,本村还成立了乡村旅游公司,公司聘请武汉工程设计学院37名师生来村设计和体验20天,5家农户民宿收入每户1.2万元。目前合作社有板栗园4000亩、茶园4000亩、采摘桃园200亩、大型农家乐5家、民宿三处50间、农产品展示厅200平方米。本村的粉条、茶叶、糍粑、挂面、士鸡蛋、士鸡、茶油通过电商平台,已销售至全国,本村已培养了一批专门的从业人员,从业人员年收入人均在5万元以上,大批的村民已经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溪山环绕、山林环抱、茶果飘香的锦绣山村正在形成。目前我们村生态观光旅游已经达到个“六个一”,来一百人、玩一天、吃一天、住一宿、提一兜、唱一曲,形成了特色的旅游格局。2023年底,村民收入达到人均2.3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81.6万元,村固定资产达到亿元以上。
2023年,我村对外招商取得了巨大成功,利用本村预留的建设用地20亩土地资源和优惠政策,招来了凤凰集团老总赵丰禄先生,投资2000万元建高质量的民宿康养游乐园项目;利用原有的旧校舍,招来了潢川籍商人王建林先生,投资1800万元建设土家酒厂。预计这两个项目的建成,可带动周边几百户村民共同致富。
勤于履职做政策制定的建议人
我从当选省人大代表的第一天起,就以“不当挂名代表、不当听会代表、不当无为代表”要求自己,积极履行国家和人民赋予我的光荣使命,在履职工作中,我非常重视深入人民群众中去,听取收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调查研究,撰写意见建议,我提出的《关于加大农村劳动力专业技术培训力度的建议》《关于农村70岁以上老人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免交和增加医保报销比例的建议》《关于在乡村振兴中培育农村生态产业的建议》《关于为农村基层减负的建议》《关于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建设的建议》等共计20件建议,均受到了省人大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办理答复。
与此同时,为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坚定履职决心,我积极参加省人大、市人大组织开展的一切主题活动,积极参加代表履职培训与代表活动日、选民接待日活动,利用自己被信阳市监委聘用的特约监察员的身份,积极参加调研、参观、学习等活动,实地了解部门及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听取意见和建议,活动结束后写好日记,写好自己的体会,为日后写好高质量的发展报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和依据,切实提升了我作为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
“村里的事千丝万缕,只有做到细心周到,才能为人民群众提出不同的诉求和意见,得以圆满地解决,才能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这是我履职工作的座右铭。
为方便人民群众的诉求要求,我积极奔走,为帅洼村争得了“信阳市全过程人民民主示范点”,示范点建成后,市人大多次来村举办现场座谈会,座谈会上,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与上访户交朋友,我也与上访户交朋友,几年来一直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给他们帮助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从而化解矛盾,让他们从心里感到村两委的关心和关爱。
我村千南村民组有个贫困户叫阳云,是个残疾人,我是她的帮扶人。她家有五口人,三个孩子两个上学,一个已经毕业参加了工作,还有一个离家多年不归的丈夫,丈夫已有五年未寄钱回家了,家庭几年没有经济收入,阳云本人态度低沉,大有上访之意。我接受帮扶后,走入她家中,首先了解了她与丈夫分居的原因,然后找到她家族中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我与她的老前辈一起去了一趟北京,找到了她的丈夫余自金,通过一夜晚的交谈,余自金愿意每年向家寄4万元,首先解决家庭孩子的上学和日常开支,化解了多年的夫妻矛盾,回村后我私人拿出2000元钱为她家购买年货,我对待阳云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妹妹一样好,每逢过传统节日,我和老婆一起买上鱼、肉、面送到她家,陪她和孩子们一起吃顿饭,现在阳云本人的风湿病已经好了很多,全家脱贫了,走上了富裕之路。
热心履职、做乡风文明的倡树人
近年来,帅洼村成立了“帅洼村幸福歌舞队”“舞狮队”“志愿者服务队”,引导村里的文艺骨干成立了“好运来花鼓戏剧团”,逢年过节,双休日、节假日他们到村文化礼堂,文化广场扭一扭,唱一唱,村民群众乐在其中。
在日常工作中,我想方设法抓好乡风文明创建的硬件建设,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建成了“五星”支部办公室、文化大院、村史馆、乡村大舞台、旅游文化培训中心、党员活动中心、志愿者服务站、图书馆等活动阵地,总投资约500万元。定期组织篮球赛,村规民约背诵比赛,我们村还有自己写的村歌《帅洼新村美如画》群众业余歌手会定期举行演唱会,每年开展文艺专场活动20余场。到目前已经举办了六届“孝老敬亲老人节”二十次“饺子宴”,同时,建立健全了“红白理事会”“村民理事会”“道德协会”等八个群众协会,这些协会各负其职,每年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好党员”“致富能手”“好乡贤”“五好家庭”等活动。2017年帅洼村被评选为“全国文明村镇”,2022年被评为河南省“五星”支部。
我是一名省人大代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认真履行了人大代表的职责,为群众办了一些好事和实事,受到了党和群众的认可和称赞,但离党的人民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值此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之际,我将牢记使命,初心不变,把此项工作一直做下去,做得越来越好!(河南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胡善信)
编辑:席茜
发布于
发布于
发布于
发布于
发布于
发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