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街道人大工委大有可为
时间:2024-10-16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街道人大工委是基层人大联系服务代表和群众、广泛收集民情民意民愿的“神经末梢”,处于基层民主实践的最前沿,充分发挥街道人大工委作用,是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切实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孟州市会昌街道人大工委结合实际,通过做好运行和履职、治理和协商、议事和服务“三个结合”,推动代表“亮身份”“听民声”“履好职”,促进代表作用发挥,拉近与选民距离,畅通服务选民渠道,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打造了生动鲜活、可感可触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品牌。
一、运行和履职相结合,在联系群众服务发展上下功夫
群众的呼声,就是人大的关切。会昌街道人大工委把基层实践基地常态化运行与人大代表履职结合起来,积极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围绕民意表达、民主协商、民呼我应、代表履职、教育宣传“五大平台”,组织29名进站代表公开亮身份、亮职责,与线上“孟州人大公众号”相呼应,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全方位“晾晒”,把代表身份亮到选区和田间地头,让选民有事情可以找到代表,感受到代表就在身边。2024年4月,聚焦社区老人“一餐热饭”的需求,会昌街道人大联络站组织代表,帮助协调社区食堂建设。4月28日,社区食堂正式营业,每周一到周五供应午餐,针对不同年龄段,社区大食堂分类制订了优惠政策,确保老人吃的方便又实惠,受到了辖区老人的一致好评。2024年是孟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市年,会昌街道人大工委围绕孟州市“一区一都两基地”(全省重要的装备制造转型示范区、皮毛加工贸易之都,绿色化工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产业定位,积极组织人大代表参与招商引资,服务项目建设,先后谋划了投资5亿元的年产5万吨预拌粉预制菜项目、投资5.5亿元的年产1.2亿套特种包装箱生产项目,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贡献了人大力量。
二、治理和协商相结合,在收集民意汇集民智上下功夫
会昌街道人大工委组织辖区代表,探索创新走访协商、代表调查、线下“座谈会”、线上“议事群”等多种协商形式,完善群众意见收集和分级分类处理反馈制度,同时,精选议事主题、规范议事程序、强化结果落实、回应群众关切,不断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干实事、干成事的强大合力。2023年年初,在孟州市会昌街道寺村,因村内四条主路已铺设沥青道路,村民希望通过种植花草树木来美化村庄。收集到村民的意见后,孟州市人大代表、会昌街道寺村党支部书记关利茹先后组织召开村双委会议、全体党员大会、村民组长、代表会议,并通过入户走访、微信群收集意见建议等方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最终形成行之有效的美化实施方案。她带领寺村村民广泛参与,共建美丽家园,把寺村打造成了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让广大人民群众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真切的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在眼前、就在身边。2024年5月中旬,会昌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20名人大代表,到寺村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访活动,走访群众72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0条,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人大智慧。
三、议事和服务相结合,在改善民生为民解忧上下功夫
会昌街道人大工委积极拓展实践基地在民情民意收集、中心工作调研视察、民生问题解决等方面的功能运用,积极筹划“我找代表来说事”“我谈群众身边事”等活动,推动解决了下水管网改造、出行难、噪声扰民等群众关心的事,形成了“群众常来、代表常在、实事常办”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常态。2024年6月,会昌街道结合“为人民履职、为焦作(孟州)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开展“六个一”活动,汇聚人大代表助推“三十工程”的智慧和力量。聚焦西霞院水利项目建设问题,采用现场走访、交流分享、座谈讨论等方式,鼓励各位代表提出针对性建议和整改措施。根据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分类后,逐个分析研讨可行性,制定西霞院水利项目建设建议单,共走访群众46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8条。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会昌街道人大工委将进一步找准基层人大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着力点和发力点,为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新的平台、探索新的路径,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民主就在身边,让基层民主更添活力,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开出更加绚烂之花。(孟州市第六届人大代表、孟州市会昌街道人大工委主任 谢宁)
编辑:席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