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七秩光辉路 共绘民主新篇章

时间:2024-10-16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乡级人大代表,我深感荣幸能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表达自己对人大工作的感想感悟。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的辉煌历程,并展望其在新时代下的美好前景。这七十年,是人民当家作主理念不断深化的七十年,是基层民主实践蓬勃发展的七十年,更是我们每一位人大代表肩负使命、砥砺前行的七十年。

  一、初心如磐,奠定坚实制度基础

  回望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它像一座巍峨的灯塔,照亮了中国人民探索民主道路的前行之路。从那时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便成为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它确保了国家权力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作为基层乡镇的一名人大代表,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我们直接面对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党和国家政策的最终执行者和反馈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参与国家管理的平台,更赋予了我们倾听民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神圣使命。

  二、风雨兼程,开展制度创新实践

  七十年风雨兼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从最初的探索尝试,到如今的成熟稳健,每一步都凝聚着党和人民的智慧与汗水。在基层,我们乡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于各项工作中,无论是脱贫攻坚、疫情防控,还是社会治理、乡村振兴,都能看到我们忙碌的身影。

  当选为人大代表以来,我多次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朋友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我也曾走进农户家中,与大爷大妈手拉手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与诉求。通过一次次调研、一份份建议、一项项议案,我们将基层的声音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同时,我们也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宽民意表达渠道,提高代表履职效能。

  三、砥砺前行,改善民生成果斐然

  七十年春华秋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福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基层乡镇,我亲眼见证了这些变化:一条条宽阔的道路通村入户,一座座漂亮的农房拔地而起;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些变化背后,离不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坚强保障和有力推动。

  作为乡级人大代表,我深知这些成果的取得来之不易。它凝聚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也饱含着我们每一位人大代表的心血和汗水。我们将继续秉承初心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基层发展贡献力量。

  四、展望未来,服务群众初心不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将继续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将继续深化基层民主实践,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们将继续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

  回首七秩光辉历程,我深感自豪与骄傲;展望未来美好前景,我信心百倍、斗志昂扬。我会和广大代表一起,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守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不负人民重托,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书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辉煌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人大力量!(原阳县葛埠口乡第十三届人大代表、葛埠口乡党政综合办公室  李永哲 )


编辑:席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