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到幸福⑲|“小板凳”发挥大作用 办好“家门口”的民生事
时间:2024-10-15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开栏的话:今年,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省人大融媒体中心推出《一“站”到幸福》主题系列报道,讲述代表在代表联络站里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中发挥纽带作用的生动故事,记录代表在联系人民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担当作为。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席茜 通讯员 张涛)今年以来,开封通许县孙营乡人大主席团按照“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要求,常态化开展“小板凳上听民声”,不设“台子”、不摆“架子”,议事规模由少到多、议事范围由小到大,人大代表同村民面对面商量问题,吸纳民意、汇集民智,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能力。
“小板凳”上听民声,服务群众“面对面”
年初以来,孙营乡代表联络站依托4个社情民意点,组织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以“大政方针我宣传、民生实事我帮办、意见建议我收集、为民服务我志愿”为主题,开展人大代表“小板凳上听民声”活动,热心接待群众,细心梳理群众反映的住宅、出行、人居环境、医疗、用水等方面问题,用心督办、真心反馈、悉心归档,真正把联络站建在百姓心坎上。
“小板凳”上讲政策,宣传讲解“进万家”
“孙营乡用‘小板凳’议事会工作法,把基层党建工作与网格服务、社会治理、文明实践等工作相结合,为村民提供便捷服务,收集村民提供多种意见建议,让共商、共谋、共治成为孙营乡治理的主旋律。”孙营乡人大主席朱利永说。
今年以来,人大代表充分利用“小板凳”议事会,将便民惠民政策和生活中的安全常识向群众逐字逐句宣传讲解,让更多的村民了解和熟知,让政策从新闻媒体的大载体宣传推进到“小板凳”议事会上更为“亲民”。
政策宣传更细、村民知晓更多,广大村民认真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激活广大党员干部更多服务活力,真正做到架起党群之间的“连心桥”。
“小板凳”上解民忧,共商办好“民生事”
改善人居环境连续几年列入到乡里的民生实事当中,今年以来,人大代表和群众坐在小板凳上共商优化方案,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事”在商议中达成共识。
全乡新建小绿地、小公园、小书屋等10多处,以疏通下水道、硬化路面、粉刷墙体、安装路灯为主要内容的胡同改造完成了20余条。
小板凳上的共商共议,让人大工作与民心“相通”,与民情“相连”,与民生“相融”,办好了“关键小事”,成就了“民生大事”。
“小板凳”上调矛盾,化解纠纷“促和谐”
“自从有了‘小板凳’议事会,人大代表走进田间地头、村庄庭院、集市摊位,小板凳上收集起民情民意、调解开院落纠纷,将矛盾化解在萌芽。”县人大代表、七门村支书张俊豪说。
县人大代表、孙营乡党委书记海伦表示,从原来群众来访、集中办理的工作方式转变为到达一处、解决一片,通过深入村民家中坐下来谈心商量解决问题,吸引更多有办理需求的村民一起来商讨解决问题事项,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良好局面。
编辑:席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