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回馈社会 为民履职尽责

时间:2024-09-30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1954年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犹如春雨般滋润着中国的政治土壤,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指引着国家治理的方向,它不仅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大飞跃,也象征着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最高表达。在这一制度下,我们人大代表扮演着沟通政府与民众的关键角色,致力于收集民意、凝聚共识、落实民生。作为一名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我深感自豪能够在这一重要制度框架内履行职责,共同推进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的伟大事业。

  七十载春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风雨兼程中不断成长壮大。它在立法领域的深耕细作,使得我国的法律体系日益完备,为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石。在监督职能方面,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如同一把锐利的剑,直指权力运行的盲区和漏洞,确保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和高效运转。在重大事项的决定和重要职务的任免上,制度的不断优化,使得决策更加民主、科学,人事安排更加合理、公正,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日臻完善,从初期的试验性质到现今的高效运行,每一个阶段都凝聚了无数人的辛勤付出与智慧结晶。人大代表们深入社区,聆听百姓心声,将民众的实际需求转化为具体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举措,促进社会公正与和谐,确保人民的根本福祉。

  作为基层人大代表,我时刻把“人大代表人民选,人大代表为人民”牢记于心,主动利用各种机会走访群众,了解群众困难并及时化解,密切关注湛河区的发展状况,通过参加视察调研等活动,积极为推进辖区的发展建言献策,努力履行代表职责。

  作为辖区人大代表,同时也作为九里山街道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书记,我积极发展党建事业。为湛河区实验小学、九里山联合党支部赴红旗渠进行红色研学活动捐赠3.8万元;组织探望生病住院老党员李金福,充分体现党组织对困难党员的关心;组织开展新春慰问活动,为光明社区、西苑社区生活困难党员及困难职工送去慰问金及生活物资。

  作为基层人大代表,我竭尽所能回馈社会,为社会各方面发展做出贡献。在疫情期间带头组建志愿者队伍,协助社区引导民众做核酸检测,采购防疫物资慰问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在平顶山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拥军优属慰问活动”中捐赠了3000元的活动物资;在湛河区李堂村、叶县泥河张村、叶县龚店楼马村文艺演出活动中捐赠1万元,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贡献;向叶县龚店楼马村捐赠了一批总价值3万元的绿化树木,助力美丽乡村和谐家园建设;为稻香路小学捐献价值7000元的樱花树用于规划筹建的劳动实践基地;为湛河区实验小学捐赠了价值13.6万元的智慧黑板,帮助学校完善教学设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湛河区实验小学的困难学子送去学习文具套装,支持教育事业;向湛河区慈善协会开展的“乡村振兴豫善同行”捐款活动捐赠3000元,助力乡村振兴事业。

  我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和能力水平,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密切联系群众、发挥代表作用,为推进辖区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平顶山湛河区人大代表 李国安)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