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汗水抛洒在人大代表履职的路上

时间:2024-09-29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当人大代表成为我人生的一个标签,我的生命就多了一份追求,一种绚烂;我的人生价值,在服务选民的道路上,就收获了更多精彩!

  从1997年当选洛阳市人大代表以来,在27年的履职中,我坚持把维护农民群众利益、实现福民强市目标作为最大的人生追求,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情感,与人大代表的光荣使命融合在一起,把千家万户的烦忧和喜乐记在民情日记里,把农村群众的迫切需求牢牢挂在心间,为洛阳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为维护群众利益四处奔走,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为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

  当“有事找曲代表”成为群众发自肺腑的“流行语”,我把它作为选民对自己的最高褒奖。

  “撰写议案和建议是代表履职的基本功,要急政府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做群众信任的代言人”

  每一件议案,反映的都是百姓的呼声;每一件建议,汇聚的都是民情民意,同时也体现着一个人大代表的为民情怀和担当精神。

  2012年以前,洛阳西部是高速公路和快速通道的空白区,特别洛宁县是洛阳市唯一没有铁路、没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县,出行不便,物流不畅,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为此,我先后在洛阳市人大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会议上,连续三届提出了“尽快开工建设洛阳—洛宁—209国道高速公路,改善豫西路网结构,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议案,在市人大和各级政府的努力下,洛阳—洛宁—209国道高速公路顺利列入河南省交通发展规划并开工实施。郑卢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有效改善了豫西地区路网结构,直接惠及宜阳、洛宁、卢氏三县,促进了豫西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加大水利设施投入,提高抗旱减灾能力,是解决豫西粮食产区一个带有宿命性的严峻课题。为此,我挤出一个多月时间,走访察看了洛宁县18个乡镇的水库及水利设施,并广泛征询了当地群众和水利技术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撰写出了《加大对老旧水库设施修缮力度,尽快恢复功能,改善生产条件,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议案,在洛阳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进行了调查发言,被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立为议案,转交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对全市水库、灌渠、机电井、提灌站等水利设施进行了除险加固和修复。仅洛宁县,就对21座水库、4个万亩自流灌区、16个千亩自流灌区、50个百亩自流灌区、558眼机电井、58处提灌站进行了全面维修和加固,整治了水利“血栓”,在近年来的抗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何实施脱贫攻坚,彻底解决好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脱贫问题,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为此,在市人大第十四届四次会议召开前,我深入深山区贫困村走访调研,了解群众致贫的症结和难点,撰写了《关于加快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步伐,推动洛阳如期实现小康社会的议案》,被市人大第十四届四次会议列为重点建议。该建议的落实,惠及全市669个贫困村、31.67万贫困群众。

  在洛阳市人大十五届一次会议上,我撰写提出了《关于鼓励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议案》,受到市人大重视,被大会立为议案。该议案将促进全市电子商务向乡村延伸,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和融合发展,助力精准脱贫。在洛阳市人大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我认为保障700万人民的温饱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防止群众返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要求,于是,我提出了《关于解决好我市耕地和种子问题,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议案》《关于巩固洛阳市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问题的议案》,受到市人大高度重视,分别被列为议案和重点建议予以落实。

  2022年9月,我提出的《关于发展我市文旅文创产业,叫响活化洛阳文旅品牌的建议》被评为2023年度优秀代表建议。

  2023年1月,在洛阳市十六届一次会议上,全市共立议案4件,我牵头撰写的《关于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高效特色乡村产业,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支撑的议案》《关于促进我市农村基础教育工作提质发展的议案》两件均被大会立为议案,占全市议案的50%。

  在2024年洛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大会共收到议案59件,确立大会议案3件,其中,由我牵头或合并提出的2件《关于促进城乡养老事业发展的议案》《关于全面提升我市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议案》,占大会议案三分之二。

  在2024年洛宁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我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以数字赋能城市治理,提升我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水平的议案》,被大会立为唯一的议案。在洛宁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上,立议案两件:《关于提升社区建设水平,加强物业管理的议案》和《关于挖掘老字号特色餐饮品牌,推动洛宁美食产业提质增效的议案》,均由我牵头提出。

  27年来,我先后向市、县人大提出议案48件、立案43件,建议210余条;在各类座谈会、评议会上提出意见、建议450余条,解决了一批洛阳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热点问题和老百姓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群众情绪是第一信号,群众利益是第一责任,要时刻关注民生,诚心实意为民办实事。”

  作为人大代表,要始终把农民的利益、群众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时刻为群众着想,关注社会热点,做为民办事的贴心人。

  洛阳市第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前夕,我在调查中发现,洛阳市所辖九县市内的一些偏远农村还有部分农民住在破旧、危险的土窑洞、草房和土坯房中。历史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和原始的困窘严重威胁着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社会主义新农村格格不入,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于是,我连夜撰写了《建立农村危土窑洞、草房、危土坯房改造、扶持长效机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议案,提交给洛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洛阳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这个议案,在第28次人大常委会上作出决议。该议案的落实,使全市农村33114间破旧房屋得到改造,居住在土窑洞、草房、危土坯房中的13947个贫困农户、47056口贫困农民受惠近1.8亿元,使全市广大农村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根本转变。

  在市第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向大会提交了《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分期治理,加快洛河生态建设步伐》的议案,被列为大会议案。针对议案落实情况,在市十三届人大一次大会上,我又撰写议案,该议案提交后,再次被立为大会议案。通过近几年的治理,“水清见底、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新洛河已初见成效。

  洛阳市边远农村群众看电视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顽固现象,但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于是,我对全市边远农村无线数字电视建设现状及重要性进行了调查论证,在洛阳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加快我市边远农村无线数字电视建设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的建议,引起了洛阳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时任洛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炳旭亲自做了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并报市政府研究实施。洛阳市人民政府洛政﹝2012﹞74号文件《洛阳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将“推进地面无线数字全覆盖工程,建设洛阳地面数字电视‘户户通’项目”列为发展重点之一,有力地推进了全市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建设项目的实施。

  针对宜阳县公路“三乱”治理不力,在公路上设关设卡,扣车罚款,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我在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座谈会上提出了批评意见,建议有关部门从全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高度,找准“三乱”问题的源头,杜绝公路“三乱”现象,市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对此建议十分重视,责成有关部门立即进行查处,疏通了宜阳县乱查、乱扣车辆的交通“通道”,加速了商品流通的速度。

  在洛宁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烟叶收购检查中,我发现市烟草部门在收购烟叶时限级限号、压级压价,伤农害农。群众反映强烈,以后不再种烟的呼声高涨。为了烟农利益,也为了更好地发展烟叶产业,我积极为烟农讨说法,先后走访了洛宁17个烟站的54台磅秤收购情况,并对邻县卢氏、渑池烟叶收购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对比,向洛阳市人大撰写并提交了《尽快杜绝烟叶收购压级压价,着力维护广大烟农切身利益》的建议,得到了洛阳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要求洛阳市烟草专卖局采取果断措施,调整政策。洛阳市烟草专卖局立即全等级开放,按标准定级收购,很快使洛宁烟叶收购趋于合理,维护了烟农利益,保证了洛宁烟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7年来,我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360余起,调解矛盾、化解上访案件50余起,累计帮助群众在交通、用水、用电、“霸王合同”欺诈和消费领域等挽回损失320万余元,在社会上形成了群众有困难找代表反映的局面。

  “群众利益无小事,对待群众工作要有一副热心肠,及时为困难群众雪里送炭,帮贫困群众解燃眉之急。”

  群众有所呼,代表有所应。我们人大代表一定要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切实肩负起服务群众、振兴乡村的发展重任,为解决他们生产生活的难题,发展壮大乡村经济尽一份绵薄之力。

  上戈苹果是洛宁县的主导产业,因其口感好、品质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2022年,由于疫情,造成洛宁县上戈镇果农“卖果难”。南丈村果农杨月林,70多岁,曾参加过对越反击战,老两口种植苹果园7亩,收获苹果2万多斤。春节临近,但杨月林家里还有2千斤优质苹果难以出售。我在下乡调研时得知这一情况,立即联系洛阳晟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思明,得到了董总的大力支持。在杨月林家中,当董总及爱心人士把2000斤苹果装上车,自家的“发愁果”销售一空,杨月林夫妇心头的石头落了地,脸上绽开了笑容。除洛阳晟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外,我还先后联系民革洛阳市理工学院支部、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购买爱心果6000余斤,为上戈果农纾困解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沉甸甸的苹果,沉甸甸的真情。在2023年市县人大常委会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聚万家心”活动中,我发动社会各界服务群众,共帮助菜农、果农开展爱心帮扶活动12次,销售苹果、金珠沙梨6万余斤,大葱5000余斤,白菜2万余斤,萝卜6500余斤,让爱心在竹乡大地上滚滚涌动,勾勒出一幅“小城大爱”的温暖画卷。

  洛宁县马店镇焦河村贫困户王应军父母分别患肺癌和胃癌,花光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下不少借款,两个孩子上学困难。2019年,王应军在万般无奈中找到了我,了解这一情况后,我马上帮助王应军联系医院,并为王应军购买了价值5000元的小牛犊,帮助他恢复致富的信心。后来,我在焦河村看望贫困户时,了解到王应军正为女儿到安阳师院上学的学费犯愁,马上拿出2000元稿费,交到王应军手中。2022年10月12日,我在调研时,再次看望王应军,得知王应军和他的妻子及孩子先后住院,一家人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并债台高筑,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陷入了困境。于是,我再次将自已的2000元稿费交到他手上。王应军接过钱,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激动地说:“谢谢曲代表的爱心,这2000元钱真是为我们送来了及时雨!”

  我还关注基层教育,关心山区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将平时积攒下的16000元稿费,捐赠给底张乡大阳小学修建教学楼,受到家乡人民的高度赞扬。并帮助马店镇窑湾村建成寄宿制学校,解决200多名学生桌椅和学生食宿难问题。在底张乡东磨头村、礼村建成爱心书屋。为救助贫困学生,我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捐资50余万元,为窑湾小学改建学生食堂7间80平方米,宿舍5间70平方米,添置床位60张,购置课桌170余套,建成了寄宿制学校,解决了300余名学生在校的食宿问题。同时,我还拿出自己的稿费,自助该校即将辍学的赵伟涛、李秀秀、王玉凤、李新龙、赵星星、张燕等6名学生每人每学期200元,其中一直资助王玉凤考上安阳师院,并亲自送王玉凤入学,为她交了6000元的学费和床位费,使她安心读书。联系平安金服洛阳分公司志愿者40余人赴底张乡东磨头小学开展义务植树和爱心捐赠活动,为该小学捐赠了500株杨树苗、60余件体育用品、210件文具用品及近百册图书。

  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先后牵线搭桥,帮助瓜农销售西瓜12万公斤,销售粉条4000多公斤。为环卫工人献爱心,为全县500余名环卫工人赠送了价值1万余元的挂面、西瓜等物品;为光荣院老军人送去颈椎按摩枕头、水果等价值一万元物品,受到光荣院老人的称赞。

  连任六届人大代表,结下一生人大情缘。在27年的人大代表履职工作中,我深深地热爱着人大代表工作,倾注了自己的青春、心血和汗水。可以说,人大工作已经成为我毕生追求和挚爱的事业,成为我生命中的全部。

  在新时代的征途上,我将以一个代表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以一个人大代表的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扎根基层,情系群众,把对群众的爱倾注在一件件履职尽责的工作中,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更大的担当,敬业奉献、顽强拼搏,在推动乡村振兴中打造精彩人生。

  (洛阳市人大代表 曲焕平)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