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人大:架起“连心桥” 拓宽“履职路” 始终践行“民呼我应”工作理念

时间:2024-09-25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席茜 通讯员 马开彦 赵迪 )9月20日上午,全省“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经验交流会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金平、代表工委主任周斌、副秘书长李国胜等在主会场出席,何金平讲话,周斌主持。

  会议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为主题,总结交流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各地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研究部署下步工作,确保主题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中展示人大担当作为。

  根据会议安排,开封市人大常委会、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安阳市人大常委会、漯河市人大常委会、郏县人大常委会、虞城县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在分会场作交流发言。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计富以《架起“连心桥”拓宽“履职路”始终践行“民呼我应”工作理念》为题,围绕制度机制、活动载体、特色优势、民生实事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我县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经验做法,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为民、成效利民的亮丽风采。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金平对我县健全“五联六进”“六个一”“六心”工作机制及推广“摆摊”接待群众、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法律政策专家库等具体工作予以肯定。

  虞城县人大常委会经验交流材料:

架起“连心桥”拓宽“履职路”  始终践行“民呼我应”工作理念

  虞城县人大常委会在省、市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和商丘市委、虞城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了以25个乡(镇)代表联络站为主体、75个代表之家为依托、610个村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为支撑的人大代表三级履职平台,广泛动员全县20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通过搭建平台让代表“进来干”、创新形式让群众“想来说”,展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为民、成效利民的风采。

  一、健全制度机制,提升“双联系”质效

  (一)“五联六进”工作机制让主题活动更接地气。常态化安排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各级人大代表、县“一府一委两院”及其工作人员进代表联络站、代表之家、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基层立法联系点听民声,进现场收集民情民意、讨论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自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专题学习培训600余人次、履职活动300余人次,“一府一委两院”征求人大代表和群众意见500余条。

  (二)“六个一”工作举措让主题活动更有底气。引导各级人大代表每季度至少参加一次集中学习、一次视察调研、一次执法检查,每年至少帮扶一户困难群众、做一件实事、提出一件议案或建议,有效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促进群众利益表达,为政府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供有力支撑。如:我县的蜗牛小镇建设就是在人大代表推动下,完成“三变”改革,由群众入股、参股、享受公司分红,发展近郊经济。

  (三)“六心”工作模式让主题活动更贴民心。热心接待、细心梳理、精心交办、用心督办、真心反馈、悉心归档,进一步健全群众意见分级分类处理流程,确保群众反映社情民意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如:我县的马牧老街由断头路、坟头窝、垃圾场、臭水沟改造成非遗集结地、文化会客厅就源于群众的需求、代表的建议。《一条代表建议繁荣一条老街》荣获省人大常委会新闻宣传一等奖。

  二、丰富活动载体,激发代表履职新动能

  (一)擦亮“摆摊”品牌,让代表与群众零距离。明确各乡(镇)混合编组本乡(镇)内各级人大代表轮流参加所在代表联络站开展的人大代表“摆摊”接待群众活动。人大代表摆出“接待群众”摊位,与来访群众面对面交流,让群众真正感觉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人大代表实实在在做事。2024年以来,我县的城关镇“逢六摆摊”活动共举办22次,先后有130多名人大代表参加,接待群众2300多人,现场解决问题76件,收集意见建议200多条。经验做法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联络动态、中国人大网、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上报道。

  (二)推动“网格化”管理,让代表履职全天候。按照“邻近编组、相对均衡、灵活管用”的原则,把人大代表划分若干责任网格,建立选民(户)全覆盖“微信群众”。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方便群众及时联系人大代表,及时了解政策动态,及时知晓办理进度,让人大代表自觉在“格”中履职。如:我县的城郊乡根据人大代表分布情况,划分为“湿地休闲区代表之家”“城市规划区代表之家”“农业种植区代表之家”,实现人大工作的灵活性、管理的便捷性、工作的时效性。

  三、突出特色优势,统筹解决群众期盼

  (一)依托专业优势,发挥智库服务力。为使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县人大常委会成立由51名资深律师和公安司法、农业农村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业务骨干组建的法律政策咨询专家库。邀请专家库成员进驻乡(镇)代表联络站,提供专业知识和工作建议,切实把群众诉求听清、问题症结找准、政策法规讲透。目前,专家已参加活动13余次、提出意见建议34条。围绕《商丘市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管理条例》提出的2条意见建议,被市人大常委会采纳。

  (二)依托产业优势,凝聚发展向心力。为提振发展信心、助企纾困解难,组织领导干部、龙头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的人大代表进驻高新区产业代表联络站,以“亮身份、亮承诺、亮履职,常联系、善联动、能联手”“三亮三联”为抓手,通过“听、议、办、督、评”五步工作法,推动人大代表在“链”上履职、在“链”上服务。

  (三)依托本地优势,汇聚振兴大合力。为助力乡村振兴、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本乡镇人大代表职业优势,开展比学习、比能力、比创新、比履职、比成效的“六比六看”活动,优秀人大代表、专业技术人员、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等场所开展不拘形式、内容丰富的活动,做到沟通联系到位、走访了解到位、用心用情到位,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

  四、票决民生实事,以“民主”定“民生”

  遵循“尊重民意、把握重点、量力而行”的原则筛选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以人大代表票决方式选定项目,适时开展专项视察、听取专项报告、以电子表决的方式进行满意度测评,形成民生实事项目征集由群众参与、实施项目由代表票决决定、实施过程由代表跟踪监督、完成结果由代表民主评议的工作机制,使民生实事项目更符民情、更贴民心、更合民意。如:我县的80辆新能源免费公交车通行,80个以孝治家大食堂投入使用,雨污水管网改造提升项目顺利完成等。

  心怀“国之大者”,践行“人民至上”。虞城县人大常委会将以此次经验交流会为契机,继续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充分发挥人大在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中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点优势,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聆听民声、用行动温暖民心,持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践创新,努力为落实“两个确保”“十大战略”贡献虞城人大力量。


编辑:席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