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到幸福⑫| 联络站里的“双向奔赴” 民生福祉“问”出来
时间:2024-09-14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开栏的话:今年,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省人大融媒体中心推出《一“站”到幸福》主题系列报道,讲述代表在代表联络站里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中发挥纽带作用的生动故事,记录代表在联系人民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担当作为。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席茜 通讯员 赵龙 庞静洋)2023年以来,南阳市西峡县人大常委会创新开展了“两进两问”工作——人大代表进网格问计问需于民、国家机关负责人进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受代表问政,实现人大代表与国家机关“双向奔赴”,进一步密切有关部门与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去年以来 140余名代表进站开展问政活动
西峡县人大常委会研究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两进两问”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县乡人大、人大代表、相关国家机关的职责,规范履职流程。
按照“统筹兼顾、就近便利、人岗相适”的原则,依托基层社会治理网格,把1235名省、市、县、乡4级人大代表和123名议政代表全部纳入338个网格,实现“代表进网格、网格有代表”。代表在网格内“亮身份”,每半月收集一次民意、每月解决一次网格难题、每季度进行一次总结,对收集的意见、建议定量上报,全力当好社情民意的“信息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为民办事的“服务员”、为民履职的“监督员”。
2023年以来,全县人大代表累计走访选民56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3200余条,大部分建议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履职成效。
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县乡人大制定年度问政计划或专项问政计划,有序安排“一府一委两院”等国家机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进站参加活动,明确一届内至少接受一次代表问政。每次开展问政活动前,县人大常委会都提前一个月发布公告,明确问政主题,公布问政单位、时间、地点,广泛邀请人大代表积极参与。问政前夕,组织召开问前协调会,将代表们关注的重点、拟提问的范围等告知应答部门并明确应答要求,让“一府一委两院”的主要负责人有备而来、从容“答卷”。2023年以来,已经有140多名人大代表走进代表联络总站开展问政活动6次,提出问题90多个,推动解决了一批民生实事。
聚焦“三大领域” 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西峡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人民至上,聚焦“三大领域”。
聚焦经济发展,深入了解群众、村组、企业的需求和困难,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视察、执法检查、问政税务、工信部门等活动,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出谋划策。
聚焦社会稳定,发挥人大代表特长和行业优势开展便民志愿服务,共同参与隐患排解、矛盾调解、重点人员和特殊人群服务等工作。
聚焦民生保障,通过实地走访、接待选民、督办民生实事,问政教体、市场监管、水利等部门,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两进两问” 打造人大为民服务新平台
成立“两进两问”工作领导小组,制作代表履职手册,出台《西峡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职量化考评办法》,建立代表意见、建议闭环处理机制......西峡县人大常委会突出工作质效,通过落实“四项措施”,打造人大为民服务新平台。
“我们为每位人大代表制作一本履职手册,详细记录代表进网格收集社情民意、宣讲政策、为民办实事、进站问政等履职情况,作为评价代表履职成效的重要依据。”西峡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出台的《西峡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职量化考评办法》,对代表开展‘两进两问’等工作情况进行量化评价计分,每年进行履职考评,作为代表评先评优和换届连任推荐的重要依据。”
据介绍,对代表进网格收集的建议和问政形成的意见,与代表在人代会期间提出的建议同等重视、同等对待,按照“研处→办理→反馈→评价”的程序进行办理。
“通过交办《闭会期间人大代表建议交办函》、建立建议交办清单和解决事项清单、编发《人大工作信息》报送县领导和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代表对办理结果满意度评价、对问题解决不彻底和履职不到位的进行约谈、质询、通报批评、特定问题调查等形式,推动问题闭环处理、快速解决,切实做好‘后半篇文章’。”
编辑:席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