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岗位 散发微光 为新时代人大工作贡献力量

时间:2024-09-09  来源:濮阳县人大

  2001年的春天,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如期召开。当时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推出了一档特别节目《小丫跑两会》,由央视著名主持人王小丫和她的同事跑动于两会会场、分组座谈会、议案提交处等两会的各个现场,发现热点、捕捉热点、感受热点。这档节目一经播出,立即成为了广大群众茶余饭后的谈论焦点。

  我清楚的记得来自河南代表团的许志道代表面对镜头说:“我带来的议案题目就叫‘西部大开发,中部怎么办’。”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关心的是农民、农业和农村。他说:“国家说要发展农业,调整结构,可怎么发展,怎么调整?”他坦荡地告诉记者:“我就是奔着解惑来的!”当时还是一名初中生的我,第一次对“人大代表”有了初步的认识,我在对他提出的问题产生兴趣的同时,心中也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他提出的问题有人回应吗?他提出的问题能解决吗?”

  三年后,“中部崛起”四个大字响彻晋皖赣豫鄂湘六省大地。“以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改变农村面貌”,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让河南省建设全国粮食核心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后来,我看到了旱能浇、涝能排,成方连片的高标准粮田,看到了全方位、广泛运用的农业科技服务,看到了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看到了全省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

  再后来,我又看到了中原经济区的提出和实施,看到了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协同建设的高水平开放河南,看到了“撇”画收笔“米”字成形,通达八方畅联内外的高速度河南,看到了制造出穿山下海浑不怕的大国重器——巨型盾构机的高质量发展河南,我看到了一张宏伟蓝图正徐徐绘就,看到了更加出彩的新中原!我知道,这背后的一切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但更离不开“人大代表”推动的力量。

  2020年的春天,我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省委办公厅要推出一期特刊,主题就是“贯彻落实总书记全国‘两会’河南团重要讲话精神‘回头看’”,要求濮阳县把李连成书记提出农民“八个梦想”这一年来的进展情况整理成稿件上报省厅。我带着任务找到了李书记,黝黑的皮肤,淳朴的乡音,他身上有着最典型基层农村代表的样子。“农民想什么,俺就干什么”,和他聊了许久,听到了也亲眼看到了西辛庄村通过兴产业、强教育、抓医疗、促就业、重文化、优生态、育人才等一系列举措,正在奋力谱写新时代“八个梦想”新篇章。

  2022年又是一个春天,我有幸加入了人大这支工作队伍。转眼间,到人大工作两年有余。对于人大工作,我从陌生到熟悉,从一名旁观者成为亲历者、参与者。两年来的所见所闻,让我切身体会到了人大的温暖团结,人大的庄严神圣,人大的规范有序,人大的守正创新,人大的情系人民。今年,正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70周年。回首两年多来的点点滴滴,既是人大70年继往开来、砥砺奋进的一个缩影,也是人大70年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在规范中提高的真实写照。从田间地头到企业车间,从“一老一小一青壮”到群众急难愁盼,从耕地保护红线到粮食安全底线,聚焦民生改善、把脉问诊经济,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濮阳县人大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人大华丽篇章。

  70年春风化雨,70年春华秋实。我在时间的回眸中领悟到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意义,在历史的答卷中感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能。

  新时代,我们用脚踏实地开启新征程;新使命,我们用情系人民擘画新蓝图!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我愿立足岗位,散发微光,以实际行动为新时代人大工作贡献力量!(濮阳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教工委副主任  张颖)


编辑:席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