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大专版|以师者之心 践代表之责

时间:2024-09-06  来源:河南法制报

16b20240906(2)_00

  全国第四十个教师节即将到来,有一群人从人民教师到人大代表,始终不忘自己的双重身份,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教育战线上人大代表的职责,展现着新时代人大代表的风采。

孙玉明:痴心守护乡村教育

  1997年,从沁阳师范毕业的孙玉明踏上了漫长的乡村教育征程。28个寒暑交替,他先后在武陟县小董乡陶村小学、贾村小学、小董小学一线任教,立志办好家门口的农村学校,默默用热爱和奉献浇灌乡村教育的希望之花。

  2021年,趁着武陟县教育系统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契机,孙玉明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强力推进小董小学和乔庄小学实施一体化办学。

  “乔庄小学此前仅有16名学生和8名教师,很多家长舍近求远到外地求学,学校面临着关门的困境。”孙玉明说,两个校区相距七八公里,他坚持“开门办学”,对乔庄校区的校容校舍进行了全方位改善,抽调优秀教师走教上课,开足开齐各科课程,让偏僻的乡村学校重新响起了琅琅读书声。目前,乔庄校区在校学生增加到近百人,通过家、村、校融合发展实现了共赢。

  在小董小学,有众多因家长在外务工而由爷爷奶奶隔代抚养的学生。孙玉明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真情呵护学生的心灵,用爱和汗水陪伴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他常常利用周末深入留守儿童家中进行家访,两个校区近10个村的留守儿童家庭,他都反复走访过多次,对每个孩子的上学路线和父母务工情况都了如指掌。

  作为市人大代表,孙玉明将代表这一身份视为一种荣誉。“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是乡村教育工作者的情怀与奋斗目标。”孙玉明表示,会加快推进一体化办学的步伐,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工,把小董小学、乔庄小学两个校区办成让家长放心、让孩子学有所成的优质学校,不让一个农村孩子掉队。

付素红:课堂撒播法治种子

  当得知自己当选林州市人大代表时,付素红又惊讶又惊喜,随后便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切实履行代表职责,不负人民的信任和嘱托。

  付素红是林州市东岗镇中心校的一名教师。因为该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们的穿衣住宿、吃喝拉撒,付素红都得操心。一次调查中,付素红发现有的家长外出打工一年才返家一次,甚至有的家长常年在外不回来,单纯地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及满足孩子的其他各种需求就可以了,而忽视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与交流。为此,付素红和家长们联系,给他们讲解亲情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每星期都和孩子联系,关心孩子在校的生活、学习情况,同时也让孩子了解家长工作的艰辛,学会感恩。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付素红认为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们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主意识。在日常教学中,付素红注重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们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班会课上及课余交流中,付素红会向学生们讲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伟大历程和重要作用,并通过讲述历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情况、代表们的履职经历等,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同时,付素红还引导学生们关注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热点、关注民生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付素红说:“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一名初中教师,我将会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作用。”

张丽霞:入户家访倾听民意

  “无论是做人民教师,还是当人大代表,本质都是为人民服务。两重身份,两份责任,更促使我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育人本领和履职能力,坚守为民初心,努力担当作为,实现双岗建功责任使命。”卫辉市人大代表、新乡幼师附小东校区主任张丽霞说。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6年来,张丽霞一直奋斗在一线。她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最根本的职责就是为人民行使权力。为了更好地履职尽责,张丽霞根据自身教育工作的特殊性,深入各所学校教师、家长中间,积极倾听教师、家长的意愿和呼声,密切联系群众,了解民意。

  张丽霞把学生进行编组,分成片区,利用下班后、周末、节假日等时间登门走访。对家住较远或在外务工的学生家长,她就采取电话、微信、短信的形式进行沟通。针对家长的意见建议,包括校园周边环境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及关爱措施、学生视力的保护等问题,张丽霞都一一记录并整理好。

  2022年,张丽霞提出的“关于优化学校周边环境的建议”被卫辉市人大列为重点建议督办,卫辉市各个校园周边环境都得到很大改善。2023年,张丽霞又提出卫辉市政府后步行街亟待重修及劳动路断头等实际情况,被卫辉市人大列为重点建议督办,还被评为2023年度“十佳”代表建议优秀案例。

  “提出的建议均得到实实在在解决,也让我感受到人大代表建议有力量,呼声有回音,让群众心声‘掷地有声’,更坚定了我为群众发声,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张丽霞说。

赵霞:倾情推动教育改革

  在赵霞的办公室,有一面写着“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的锦旗。这是学生家长对民权县人大代表、庄子镇张庄小学校长赵霞的评价。

  从2000年参加工作时,赵霞便怀揣“立志农村、献身教育”的理想回到家乡踏上教坛,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她积极推动了多项教育改革措施,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同时,她注重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创新,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作为一名小学校长,她以校为家,致力于为孩子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2022年,她通过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乡村“一校一梦想”项目,向社会筹集资金3万元整,购买桌凳180套,5套讲课桌,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教学设施。

  成为一名人大代表后,赵霞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广泛征求学生家长的意见,提出了《关于推进乡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指出集中寄宿制学校是解决教育长期以来投入分散、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应当集中师资力量,完善学校设施和办学条件,加大资金投入整治校园环境,配齐生活指导教师,健全各项制度,开足规定的课程,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给中小学生营造一个清新、健康的成长环境,让家长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由于赵霞的提案案由充足、案据和方案切实可行,很快就得到上级的回复和落实,被列为县里的十大民生工程。

  春风化雨入杏坛,桃李不言自成蹊。赵霞表示,将继续努力,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而不懈奋斗。


编辑:林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