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人大:架起群众“连心桥” 疏通百姓“愁盼路” 把养老服务监督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时间:2024-08-14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宋向乐)今年以来,在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下,濮阳市人大常委会扎实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市县乡三级人大联动监督,架起群众“连心桥”,疏通百姓“愁盼路”,将吸纳民意触角延伸到街头巷尾,精准描绘民意画像,快速回应群众诉求,把人大监督工作做到人民心坎上,以人大之力推动濮阳市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线上线下“问民意”,养老需求近聆听
坚持将人大监督建立在了解民情民意、找准问题症结的基础上,开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调查研究”活动,在社会广泛发布《濮阳市人大常委会公开征集养老服务方面的意见建议》《关于开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问卷调查的倡议书》。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的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养老需求、征集养老工作意见建议,收集老年群体有效问卷1756份,养老从业人员有效问卷464份,各类意见建议452条。
为实现听取民意“零距离”,成立骑行调研小组,组织机关工作人员走街串巷,深入群众家中、深入广场公园、深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查实情、找问题、问需求、听意见,共实地调研283户老年人家庭,街头采访376名老年人,走访42个村、社区,召开11次座谈会,收集各类问题27条、意见建议84条,将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落在实处。
推动调研成果转化,对调研情况和收集的调查问卷进行科学梳理分析,分析现状、指出短板、提出对策,形成《濮阳养老情况调查》,报送市委、转交市政府、在媒体发布,让人民的声音直达市级决策层,推动群众意见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
架起为民“连心桥”,养老监督更有力
人大代表是一座桥,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请代表参与到监督工作中来,就是畅通人大监督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开展养老服务联动监督专题调研、执法检查中,共组织87名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参与,采取实地查看、入户走访、电话访谈等方式,对全市38家医疗机构、48家养老机构、149家日间照料中心、681户老年家庭进行深度调研,全方位了解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农村养老服务以及贯彻落实《河南省养老服务条例》等情况。
由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带队,组织人大代表组成7个暗访小组,在前期调研检查、网上征集意见的基础上汇总整理出养老服务工作“共性+个性”问题清单,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随机暗访8家医疗机构、17家养老机构、14家日间照料中心、18户老年家庭,实地核实共性问题是否普遍存在,深入查找存在的个性问题。
在听取人大执法检查报告、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的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对养老服务工作开展专题询问,13名参与调研检查工作的市人大代表紧扣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主题和法律法规,围绕调研检查中群众普遍反映的问题,对市政府副市长及市民政、发改等11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逐一询问,确保问出人民心声、问出监督“辣”味、问出实情实效。
人大监督“聚民生”,养老问题真解决
市县两级人大按照“边监督、边反馈、边整改、边提高”的原则,在调研检查过程中对发现的同质性、关联性问题一体发现、一体交办、一体督办落实、一体见效,共向市政府及市直单位交办26类问题,向县级政府、功能区管委会交办10大项问题。自联动监督开展以来,市县两级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对交办问题整改开展督导工作24次,回访养老服务机构18家、人民群众37人次,积极推动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解决。目前,中原油田4566名退休职工高龄津贴发放、华龙区黄河敬托院等部分养老机构供水配套费减免、部分新建居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移交、个别乡镇敬老院政府购买资金支付、部分养老服务领域项目资金拨付等20余项问题已整改完毕,剩余问题正在稳步推进整改中。
在督导回访过程中,濮阳市华龙区黄河敬托院院长崔朝昆激动地说道:“困扰我们3年的市政供水问题,在市人大和华龙区人大的关心推动下,现在终于得到解决。谢谢市人大和华龙区人大的帮助!谢谢你们!”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