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张家港、江阴两地人大:“三促三新”探索“跨界”人大代表工作新模式

时间:2024-07-22  来源:张家港市人大

  张家港,以港为名;江阴,因江而名。两座毗邻的港口城市同处江尾海头,同样拥江而美、因江而兴。

  共同的底色、共同的基因、共同的使命,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加持下,张家港、江阴两地人大“串门”互访,协作共进,共同书写助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人大篇章。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苏州市和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协商合作机制,持续深化提升“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2023年11月,张家港、江阴两市人大常委会协商合作机制正式签约以来,两地人大积极探索县域人大合作新路径,凝聚协同履职的思想共识,制定联动协商合作行动方案,创新开展跨区域人大代表工作协作协同,联合打造“以站点促交流,以小组促联合,以活动促成效”的“跨界”人大代表工作新模式,以两地人大代表的实际行动演绎协同合作的精彩故事。

  以站点促交流,在联动履职上探索新平台

  2024年6月7日上午,张家港、江阴两市人大常委会协商合作座谈会在张家港召开。

座谈会现场

  “希望双方在深化人大联动监督上探索新机制,在促进代表联动履职上探索新平台,在推动县域人大联动合作上探索新经验,在推进苏锡协同发展战略中贡献人大力量。”

  “两地人大合作已有很好的开端,要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在去年两地协商合作协议‘大写意’的基础上绘好‘工笔画’。”

  张家港、江阴两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在会上签订了《2024年联动协商合作要点备忘录》,并对两地人大从联动到深融充满信心和期待。

  2024年6月14日,“澄心塍意”张澄人大代表联动工作站在张家港市后塍街道朱家宕村揭牌,独具特色的“澄心塍意”张澄人大代表工作品牌应运而生。

揭牌仪式

  “澄心塍意”,第一个“澄”是“江阴”简称,第二个“塍”是联动工作站所在地张家港市后塍街道的“塍”,寓意着“澄塍一家亲、履职为人民”。

  联动工作站主要分为室外宣传展示区、室内联动履职区两个部分,室外区域布置了历史沿革、站点简介、法制宣传栏和树下议事点。室内区域总建筑面积22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一楼搭载了轮值接待区,代表们可以定期联合开展轮值接待,倾听百姓呼声、解决百姓诉求;二楼规划了澄心塍意议事厅,两地代表可以围绕共同关注难点问题开展议事活动,并且配备了2000余册图书,更好地满足了代表履职学习需求。

  从“一脉相承的历史”到“合作共建的典型案例”,从树下议事到轮值接待,设置在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朱家宕村的“澄心塍意”张澄人大代表联动工作站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澄心塍意”张澄人大代表联动工作站

  “联动工作站是平台,解决问题才是目的,人大间交流协作应更多地聚焦到基层社会治理上来,提升人大协同协作实效。”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亚方表示。

  翻开地图,张家港市后塍街道区域内朱家宕村、新塍村、袁家桥村与江阴市华士镇华西八村、江阴市周庄镇陶城村接壤,跨界地带农田交织、河流纵横。长期以来,两地在生态共建、河道治理、交通共管、区域共赢等方面形成了协商合作的良好关系,同时,也不可避免面临着跨界地区的治理难题。

  联动工作站为跨界共治提供了一个人大方案。

  在组织架构上,联动工作站由相邻镇(街道)人大负责人共同担任站长,相邻村(社区)书记担任成员。在联动工作站里,行政壁垒被打通,从单打独斗到合力助推,两地人大代表合奏“张澄合作”交响曲,跨界治理难题在相互交融、协同合作的基础上凝聚履职共识。

  为共同打造“跨界地区治理秀带”,在张澄两地人大的共同指导下,联动工作站还创新建立“四联四共”工作机制:即联谊交流、经验共享;联合接待、家园共建;联心议事、难题共解;联动监督、发展共商,共同解决两地边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持续推动跨界合作常态化,聚力打造在全省有影响力的跨县域人大代表联动履职平台。

  以小组促联合,在联动履职上探索新路径

  2024年4月18日,张家港市杨舍镇人大会同江阴市新桥镇人大联合开展“先锋代表·赋能发展——代表联企在行动”活动。两地代表们先赴江阴市新桥镇参观了新桥镇海澜云服、新途科技、凯华机械等企业,学习新桥镇传统产业不断激发潜能、创新发展,在转型升级中焕发新活力的经验做法。

座谈会现场

  “传统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不少传统产业经过改造转型,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怎样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传统产业如何提质升级?”

  在座谈会环节,张家港富瑞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江阴市凯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围绕传统产业如何因地制宜走转型升级之路主题进行分享交流。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杨舍镇和新桥镇“人大代表联合之家”揭牌仪式,以及杨舍镇首批“人大代表经济运行观察点”授牌仪式。

  这是张澄人大代表联动小组活动的一个缩影。

  为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促进张澄人大协商合作共建工作取得新进展,两地人大创新组建张澄人大代表联动小组,由两地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担任组长,代表工委主任担任副组长,相邻乡镇、街道人大的负责同志和有关人大代表为成员,通过完善区域联动的人大工作网络,制定“澄张有约、代表有为”“六个一”行动计划,即:举行一次揭牌仪式,正式成立张澄两地人大代表联动小组;组织一次联合视察,共同深入一线,为解决问题谋真招、献良策、见实效;举办一次代表论坛,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发展,充分发挥代表参政谋事的作用;开展一次高质量调研,聚焦两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及共性问题,深入调研形成高质量报告;组织每月一次轮值接待,代表跨选区、跨区域走访联系群众,主动深入汇集吸纳群众的金点子、好主意;推动一批具体问题解决,聚焦联动小组视察、调研及接待群众中发现的问题,积极组织代表开展督查督办,发挥“一家亲”的优势,增强“一盘棋”共识,推动相关问题解决。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离不开各级人大代表的力量。张家港、江阴两市人大常委会协商合作机制的建立,为张澄人大代表联动小组的成立提供了契机,为两地人大创造性地开展代表工作厚植了土壤。”张澄人大代表联动小组组长、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志刚表示,接下来,张澄人大代表联动小组将全面落实好《江阴市人大常委会、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联动协商合作要点备忘录》,加强学习交流,在代表工作中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推动两地人大协商合作走深走实。

两地人大代表参观新桥镇海澜云服

  新质生产力、乡村振兴、长江大保护……聚焦两地高质量发展中的重点课题,张澄人大代表联动小组将充分发挥跨区域协商合作的优势,在联动履职过程中不断结出更丰硕的成果。大家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挥联动代表小组示范引领作用,围绕地区发展大局,选准履职行权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聚焦服务发展,加强相邻村与村之间的沟通联系,为乡村振兴共同发展献计献策;聚焦服务民生,通过联合轮值接待等多种形式,共同商议解决两地群众共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架起两地人大为民服务的“连心桥”,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看得见、摸得着、行得通、有成效。

  以活动促成效,在联动履职上探索新经验

  张家港市后塍街道新塍村与江阴市华士镇华西八村交界处有一条引水河,原用于两村农田灌溉。近年来淤泥堆积、岸边杂草丛生,影响了周边环境。

  2023年7月,在两地代表的助力下,新塍村与华西八村开展联合行动,对交界处的河道进行了清理淤泥,在两侧泊岸种植了草坪和树木,整个泊岸长度为100余米,田间小路改造了健身步道,提升了河道的绿化景观和生态功能。

  “现在河水清清,蜿蜒流淌。到河边溜达一圈,心里敞亮!”看着清澈碧绿的河道、两岸的绿树以及健身步道,新塍村村民张先生为两地人大代表跨界履职的成果点赞。

张家港市袁家桥村与江阴市陶城村家浜河整治前后

  一条“跨界”河的治理牵出两地人大代表“跨界”履职佳话。

  张家港市后塍街道袁家桥村和江阴市周庄镇陶城村在东横河南面共享一条T形道路,这条道路东侧和北侧坐落着袁家桥村的企业,而西侧和南侧则是陶城村村民居住区及企业所在地。

  2023年12月,陶城村村民向陶城村村委会反映,这条村级道路由于频繁有大卡车经过,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破损,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日常出行,还带来了安全隐患。由于这条道路的管理权归属于袁家桥村,在两地人大代表的对接推动下,袁家桥村、陶城村以及道路两侧的企业经过多次的沟通和协商,2024年1月,多方达成共识,决定由道路两侧的三家企业共同出资15万,用于修复这条长达300米的破损道路。此次合作不仅体现了两个村之间团结协作精神,更为重要的是,确保了村民的安全出行,进一步巩固了两个村的友好关系。

张家港市袁家桥村与江阴市陶城村交界处道路整改前后

  一条“跨界”破损路的修复,把两地人大代表联动履职事迹修到两地群众的心坎里。

  今年以来,两地人大把联合推进“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走深走实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创新开展“张澄代表说”系列活动,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代表活动,把各自优势变成共同优势,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区域治理效能。

  ——“代表说法”。定期组织两地人大代表开展“代表说法”讲坛,把宪法和人大工作必备法律法规作为人大代表、人大机关干部学习的必修内容,解读国家法律,宣传政策法规,大力弘扬宪法精神,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代表说道”。组织两地人大代表开展联谊交流活动,拓视野、阔思路、促履职。比如:2024年5月16日,张家港市杨舍镇人大、江阴市新桥镇人大共同组织50余名人大代表重点围绕社区治理、新质生产力发展、乡村振兴三个方面,参观经开区(杨舍镇)农联家园、光速汽车有限公司以及百家桥村,体验了安置小区在村(社区)高效联动治理下的居住和睦氛围,感受了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的蓬勃动力和坚定信心,领略了特色精品乡村带来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之美。

参观经开区(杨舍镇)辖区的百家桥小区

  ——“代表说事”。定期组织两地人大代表联合轮值接待,推动两地代表联手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监督,携手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化解矛盾纠纷。比如:袁家桥村和陶城村交界处有一条家浜河,张家港和江阴隔河相望,由于缺乏有效治理,河道内杂草丛生。接到村民的反映后,两地人大代表将村民的意见反映到袁家桥村与陶城村,2023年3月,在两地人大代表努力下,袁家桥村与陶城村经过协商,决定采取联合治理行动,通过9天的共同努力,彻底清除了河道内杂草、垃圾和漂浮物,赢得了周边群众的点赞。

  江尾海头心相连,张澄人大一家亲,从“好邻居”到“一家人”,张家港、江阴两地人大将进一步加强资源联享、阵地联建、活动联办、服务联动,共享履职经验,共促一体发展,努力实现“行政有边界、发展无边界、监督有合力、履职为人民”的共同目标,打造“跨界”人大代表工作新模式,携手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