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顾万发:着眼整个商文明 探究历史活化石
时间:2024-03-06 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记者 张体义
3月5日,记者就如何将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中华文化新地标连线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顾万发。
顾万发说,殷墟博物馆新馆前不久开馆,新馆在展出殷墟文物之外,还展示了郑州商城、偃师商城等商代都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与文物。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中华文化新地标、文旅新名片,应该把几个商都遗址联系起来,着眼于整个商代文明的研究与阐释。
顾万发表示,商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后来的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商文化中的文字、艺术、宗教信仰、礼仪制度等,为后世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源头。
“商文明涵盖了中华文明五大特性,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石。”顾万发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郑州亳都建立者商汤的“座右铭”。郑州商城遗址出土的青铜器、金器、玉器组合,特别是金覆面、金泡等器物,是商代中期考古的首次发现,这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和商人创新文化的实物体现。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作为中国汉字的源头,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顾万发说,殷墟甲骨文很伟大、很了不起。甲骨文记录了商王活动、政治决策、天文观测、宗教仪式、经济贸易等丰富的历史信息,对于研究商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商代晚期汉字文明趋于体系化。在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等发现了甲骨文、朱书文字。研究发现,殷墟甲骨文与郑州商城出土的甲骨文和朱书文字一脉相承,这与郑州作为商代早期都城“亳都”、殷墟作为商代晚期都城的历史轨迹不谋而合。《尚书·多士》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甲骨文作为一种档案,对商王室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郑州商城遗址发现的甲骨文比较少,主体有可能是随着都城迁徙搬走了,或者埋藏在地下,目前还没有更多的发现。
顾万发建议,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很丰富,宣传推广甲骨文,讲解每个字的意义很重要,同时把甲骨文所表现的其他诸多文法知识、反映记录的文化史等有价值的东西提供给读者,同样重要。甲骨文的造字方式,有象形等造字法,“六书”与其一脉相承,每个字都有一段故事。可以说,中国汉字的源头甲骨文,是我们理解和认识古代文明的活化石。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