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金水区人大:打好监督“组合拳” 依法守护“夕阳红”

时间:2024-04-04  来源:郑州人大

  金水区作为郑州市中心城区,现有常住人口161.8万,其中60岁以上老人19.9万人,占比超12%,80岁以上高龄老人达2.8万人。今后5—10年,辖区老龄化率仍将逐步上升,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等特点。4月3日,金水区人大常委会召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联动监督部署会议,认真传达贯彻省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养老服务联动监督动员会议精神,全面启动联动监督工作,打好监督“组合拳”,依法守护“夕阳红”,扎实推动金水区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为切实搞好联动监督工作,金水区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周密的工作方案,一是强化养老法规政策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关于老龄工作的系列文件精神,切实把握方针政策、具体要求。全面学习《河南省养老服务条例》《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法律知识储备,提升开展联动监督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成立领导工作机构,分组开展监督。区人大常委会设立由七位常委会组成的联动监督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督促工作。区人大常委会成立7个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组,由7位常委会领导带队,分别到17个街道办事处开展养老服务工作监督,调研养老服务工作开展情况、检查《河南省养老服务条例》贯彻落实情况。三是坚持“三全、三结合”,注重监督实效。坚持“全员化”参与,区、街道、人大代表三级联动、全员参与。坚持“全方位”检查,严格对照《河南省养老服务条例》开展执法检查,切实让监督的压力转化为改进工作的动力。坚持“全过程”跟踪,把督促问题整改贯穿监督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形成“监督—落实—再监督—再落实”的完整链条。以高质量跟踪问效助力老龄事业发展。三“结合”,把联动监督与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专项监督、“为人民履职、为金水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居民代表议事会议制度有机结合,邀请驻区四级人大代表深度参与专题调研,深入机构、深入社区、农村,面对面听取城乡老人、养老护理员、机构负责人的意见建议、切实找准问题、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为明确监督重点、推动问题解决奠定坚实基础。

  民政局局长谢丹在表态发言中表示,积极主动接受人大监督,逐条对照《河南省养老服务条例》,查摆不足与短板,分类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责任、措施、时限,不折不扣抓好整改,确保此次联动监督工作取得实效。区卫健委主任李慧敏表示,将以此人大联动监督为动力,着力构建区级医养服务办公室、街道医养服务中心、社区医养服务驿站三级管理体系,积极开展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疾病诊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公平可及、综合连续的健康养老服务,切实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未来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刘英杰表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畅通养老服务三级网络,连接线上线下服务平台,落实以大带小工作机制,向社区延伸居家疗护,着力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生态圈”,努力提升养老服务工作成效。花园路街道甲院社区书记李西西表示,不断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和档次,完善服务功能,把党建元素融入到社区“医养结合”中,通过“党建+”的方式,切实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被民政部、工信委、国家卫生健康委评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的大石桥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马邦博表示,对照养老服务清单,通过“以大带小”模式,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医康养一站式照护服务。通过金水区“金i养老”智慧应用系统,建立完善居家服务规范和工作流程,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服务过程可视化、规范化,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动员部暑会上,景雪萍主任指出,做好联动监督工作,是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创新探索,加快做好老龄工作,关系着每一个人的老年生活,关系着每一个有老年人家庭的幸福安康,要切实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开展监督工作。要综合运用专题调研、执法检查、听取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询问等方式,打好联动监督工作的攻坚战、组合拳;进一步找准养老服务发展的矛盾症结,依法查找法律法规贯彻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促进完善养老服务中展现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在监督支持政府工作中丰富人大制度的基层实践,为全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金水智慧和力量,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真正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颐养、老有善养。(周淑娟 刘东)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