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启东人大:让法治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时间:2024-02-05  来源:“人民与权力杂志”微信公众号

  威严庄重的法治立牌,栩栩如生的古代法治名人浮雕像,刻有法治名人名句的凹字石雕,印有宪法发展史的大理石书型碑刻……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一大早市民们三五成群走进启东宪法主题公园,以不同形式致敬宪法、学习宪法、宣传宪法。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2023年来,启东市人大常委会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法治启东建设作为人大工作重要内容,强化监督推进依法行政,扎实履职促进公正司法,筑牢依法治国的基层根基,为推动启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部门“一把手”讲法 压紧压实法治建设职责

  “2022年9月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与食品安全法等有关法律相衔接,压实批发市场、农产品销售企业、食品生产者等主体的责任,形成从生产到消费各环节有效衔接。”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召开前,农业农村局局长陆健就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行讲法。讲座中,陆健既讲解法律规定,又阐述立法思维;既查摆目前法律落实方面存在问题,又提出今后推进法律执行举措。

  去年1月,科学技术进步法讲座;2月,家庭教育促进法讲座;3月,长江保护法讲座……2023年以来,启东市人大常委会一改以往“请进来”式的学法模式,探索推出部门“一把手”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前讲法的学法制度。

  “领导干部是法治建设的‘关键少数’,建立部门“一把手”讲法机制,可以有效强化部门负责人学法守法意识,提升他们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解决问题能力。”启东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表示。

  从听课“配角”摇身一变成讲法“主角”,部门“一把手”学法积极性性实效性明显增强。陆健说,“接到讲法任务后,我再次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还搜罗了许多与之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前后花了近1个月时间学习研究,准备讲义,加深了我对法律法规的了解掌握,增强了依法行政能力水平”。参加讲法的其他部门“一把手”都有这样类似的感触。

  去年5月,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司法局局长等5位人大常委会任命人员履职情况报告。和审议一般专项工作报告明显不同的是,“依法履职”是调查、报告和审议的主线。调查报告重点调研评估监督对象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等情况。履职情况报告列专章介绍任职以来依法履职,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情况。审议时与会人员针对监督对象依法履职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建议。会前深入调研、会中报告审议、会后反馈整改,进一步压紧压实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人大常委会选举和任命人员勤勉尽职、依法用权、为民服务。

  持续跟踪问效 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你好,这里是启东市智慧城管指挥中心,此处禁止摆摊兜售,请将摊位搬离,感谢配合!”依靠视频监控摄像点位和AI智能识别系统,对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等方面违法行为进行监控抓拍,通过监控“隔空喊话”,助力非现场执法。这是启东市2023年创新城市管理执法新模式的一个场景,城市“智”理大大提高了行政执法水平和城市运行效率。

  在法治政府建设中,执法既是重点也是难点。2022年9月启东市人大常委会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作出《关于全面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的决定》。

  “落实违法行为免罚轻罚清单制度”“深化‘大数据+指挥中心+综合行政执法’模式”……决定紧盯执法能力和水平建设这一关键,分别从体制机制完善、执法文明程度提高、执法装备建设等8个方面明确具体要求。

  2023年,人大常委会持续关注决定实施情况。选准关键切口,将行政执法短板——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列入8月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议题。4月—9月,评议民政局等4个政府部门工作,将行政执法情况作为重要评价指标。11月,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政府决定贯彻落实情况报告。各乡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通过组织人大代表听取工作报告、代表小组活动、工作评议等形式,推进决定贯彻落实。

  启东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大决定,一一对应研究落实举措,制定出台《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等多个文件,20个行政执法领域的356项不予行政处罚清单、131项从轻减轻行政处罚清单等纳入柔性执法清单统一管理,宽严相济、法理相融,让执法公信力体现在每一项执法活动、每一个执法环节,2022年法治建设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南通第一。

  人大执法检查是“法律巡视”,是保证法律得到有效实施的一把“利剑”。去年来,人大常委会高擎法律巡视“利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以及12部南通市地方性法规开展执法检查。会前检查和会议审议直面问题,形成问题清单交政府办理整改。靶向问诊,跟踪问效,织密织牢法治之网,推动形成尊法崇法、敬法畏法氛围。

  创新监督方式 促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

  旁听庭审活动20余次、评查司法案卷85件、评议“两官”13名……2023年来,启东市人大常委会积极适应司法体制改革新形势新要求,不拘泥于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等法定监督方式的常态化运用,创新和优化监督机制方式,不断推进人大司法监督提质增效。

  “公堂一言断胜负,朱笔一落命攸关。”司法人员是法律的施行者,是公平正义的化身。“两官”履职评议抓住“人”这个根本因素,实现“任前+任后”监督有机统一,既是反映群众呼声、促进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更是有效履行人大司法监督职能的关键一招。

  2023年,人大常委会积极打造“两官”履职评议升级版,通过现场随机抽取方式确定评议对象——人民法院林辉等8名法官和人民检察院周楠等5名检察官,履职评议分“准备—考察—评议—整改”4个阶段,持续5个多月。

  集思广益,筑牢评议之基。履职考察阶段,评议工作组通过走访、座谈、查阅案卷、旁听庭审等途径,听取各方意见,全方位、多角度了解被评议对象履职情况。

  “没想到连细微的程序问题都指出来了,真有种红脸出汗的感觉。”面对案卷评查发现的问题,被评议的“两官”表示心服口服。最后形成的2份考察报告,坚持问题导向,真刀实枪动真格,有针对性提出意见建议,并由点及面,指出“两院”工作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自查自评、调研走访、民主测评、旁听庭审、案卷评查、集中评议、满意度测评……让“两官”履职评议有始有终、虚实结合、显效生威。

  法治的根基在人民,民之福祉,法之所系。去年4月,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听取法院执行工作情况报告,梳理形成13条具体“问题清单”交法院办理,推动以高质量执行工作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案件质量是司法办案的“生命线”,是司法公正的最终体现。去年8月,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听取和审议司法机关提高案件办理质量情况报告。针对调研和案件评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督促推动司法机关内部和外部监督机制有效运行。

  多方力量参与 凝聚法治监督合力

  司法机关工作环境较为封闭,代表与司法机关日常接触少;代表缺少司法监督信息获取渠道,对司法工作不熟悉;人大会议上,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议论纷纷”,审议“两院”工作报告“发言甚少”……

  如何拓展代表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渠道,是启东市人大常委会一直思考的问题。2023年,人大常委会依托吕四法庭、高新区法庭原有的“庭”和“室”,融合代表知情、监督、参与之需,建设更贴基层、更接地气的人大代表司法监督联络站。

  联络站“建设”是前提,“管好”是重点,“用好”是关键。联络站常态化组织代表旁听案审、听取“两院”工作情况通报、参与诉前调解、接待选民群众等活动,畅通民意收集渠道,拓宽代表监督途径,推动联络站有效发挥作用。一年来,两个联络站累计组织开展活动10多场次,参与的各级人大代表超过150多人次,组织人大代表参与并完成“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实质化解近20件。

  “人大司法监督具有宏观性、间接性特点,检察监督具有具体性、直接性特点,人大司法监督与检察监督衔接贯通,可以实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启东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表示。

  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人大司法监督工作与检察院法律监督工作衔接办法》,明确加强信息沟通、强化“对检察监督的监督”、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等衔接路径,推动实现人大司法监督与检察检察双向奔赴、共赢多赢。

  7月,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听取市检察院关于2022年人大常委会审判监督工作审议意见和“问题清单”办理落实情况报告,对“问题清单”所列13个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点评。年底召开的人大常委会会议再次进行审议,并进行满意度测评。“监督—落实—再监督—再落实”,推动审议意见和“问题清单”有效落实,推进检察机关依法履职有效履职。

  “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强调“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启东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坚持尊法而为、循法而行,持续推进法治启东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启东新实践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潘国红)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