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大专版|体现人民意志 保障人民权益

时间:2024-01-26  来源:河南法制报

WechatIMG1778

  2023年是河南省十四届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这一年,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立法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迎接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本报特别策划“开局第一年·立法工作”系列报道,梳理盘点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以法治之力助推科技创新、守护生态环境、惠及民生福祉、保障公平正义的立法工作成效。今日刊发系列报道后两篇。

三 以法治之力增进民生福祉

  群众的幸福感来自哪里?

  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方便群众就近就医;针对故障车辆,免费就近拖曳至高速公路出口;扩大安全生产重点监管范围,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进一步保障军人地位和合法权益……

  群众幸福感、安全感的来源,从一部部地方法规中能够找到答案。

  2023年,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服务改善民生,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努力推进解决民生问题,以法治之力为群众幸福“加码”。

1倾听民声 提高群众参与度

  “过去,我们都觉得立法是上面少数人的事,现在有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咱们老百姓能够参与立法过程,切实感受到我国民主的广泛、真实和管用。”在某基层立法联系点召开的座谈会上,参与的群众说。

  基层立法联系点,有效打通民意征集的“最后一公里”,让每一部法律都满载民意、贴近民生、顺应民心,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回顾过去一年,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工作,有效架起了群众与立法机关的“连心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李亚多次指示批示,提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要坚持“建在代表中,建在群众中”的原则,实行“建管用”一体推进。

  目前,河南省有“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两个,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40个,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共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641个。我省的国家、省、市基层立法联系点由点到线,织线成面,全面铺就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画面,为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提供了平台、丰富了载体、拓宽了路径。

  来自基层的一条条建议,反映出的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需求。基层立法联系点在为立法工作提供源头活水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群众的日常生活,以法治之力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2保障出行 增强群众获得感

  高速公路,连接东西贯通南北,阡陌交通托起群众出行的美好愿望。

  根据《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1—2035年)》,第一阶段至2025年,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000公里以上;第二阶段至2035年,通车里程达到13800公里。这也预示着未来几年仍将是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的高峰期,省内高速公路市场规模仍将快速增长。

  依法护路,立法先行。

  2023年3月,经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河南省高速公路条例》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原条例2005年实施以来迎来的首次修订,以满足群众更高水平的出行需求和期待。

  长期以来,河南省高速公路清障救援服务对维护公路畅通、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清障救援力量相对单一、缺乏竞争,导致部分救援服务要价过高,出现收费不规范的问题。该条例进一步规范清障救援,对运行机制体制进行了明确,规定高速公路清障救援工作由高速公路经营者负责实施。

  “针对故障车辆,由高速公路经营者免费就近拖曳至高速公路出口,驾驶人有主观过错,且清障救援、现场清理工作量大、费用高,可以适当收费。”省人大法制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法治护航,一条条高速公路安全通畅。

3守护健康 提高群众满意度

  医疗保障事关全民,是最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一。

  2023年3月29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河南省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为公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公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河南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立法有温度,民生总关情。

  “只需步行几分钟,就能在卫生院看病开药,这对于俺们老年人来说可太方便了。”家住郑州市中牟县黄店镇的张奶奶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让群众在家门口治好病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关键。为推动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布局,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国家提倡重点支持建设一批能力较强、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作用的中心乡镇卫生院。

  对此,该条例明确了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人口、交通、经济发展等因素,在城区之外,依托现有乡镇卫生院建设若干中心乡镇卫生院,基本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

  分级诊疗制度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合理就医;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实施分类管理,以保障医疗质量;推进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多学科会诊制度……该条例为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保障,为群众健康“兜底儿”。

4法治护航守护特别的你

  河南是兵源大省、驻军大省,具有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为完善军人荣誉维护制度,营造尊崇优待军人的浓厚氛围,《河南省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条例》经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

  对军人军属权益进行规定,对上位法进行细化和补充,将河南省“双拥”工作好的做法和实践经验进行固化……该条例以法治之力捍卫军人权益。该条例全文四十五条,不设章节,虽体量“小”但“立得住、真管用”。围绕机制保障、荣誉维护、待遇保障、抚恤优待4个方面,细化制定措施,将军人权益保障向军属延伸,形成合力,让尊崇优待能够具体落实。

  聚焦“一老一小”,保障民生河南有法可依。我省在全国较早出台了《河南省养老服务条例》,有效破解了养老服务“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服务如何优质便民”等堵点难点问题。“条例强化了对养老服务设施、医养结合、人才建设、金融支持等要素保障,打通了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法治护航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河南方案’。”省委党校教授张祝平说。2023年9月,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了《河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草案)》的说明,进一步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力求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聚法治之力,护民生福祉。站在保障与改善民生的新起点,省人大常委会将以强烈的答卷意识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在新征程上书写民生幸福新答卷。

四 以法治之力守护公平正义

  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是新时代立法工作和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2023年,省人大常委会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一宗旨贯穿于立法工作始终,让公平正义像空气一样存在于百姓生活之中。

1用一个实施办法守护每个人的平安

  2023年12月27日,河南省“全民反恐豫筑平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暨《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办法》宣传教育活动在郑州紫荆山公园启动。活动现场设置有装备展示区,手枪拐弯射击系统、穿墙雷达、反恐炫目电击盾牌等反恐装备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反恐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5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围绕国家安全,省人大常委会开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办法》立法工作。2023年9月下旬,实施办法顺利提请常委会会议进行了一审,11月下旬,二审通过。

  省人大常委会监察司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实施办法出台的过程:“我们对上位法规定较为详细的内容,不做重复规定。对原则性规定,根据国家最新要求和我省实际进行细化,确保实施办法‘不抵触’‘有特色’和‘可操作’。”2024年1月1日,实施办法正式施行。实施办法的出台,从法治、体制、机制上有效解决了我省反恐怖主义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郑州市民谢女士告诉河南法制报记者,她曾在网络看到过一些暴力恐怖视频,“学习实施办法后,我再看到这种视频,就不会转发、评论了,也会第一时间举报”。“反恐跟我们老百姓是息息相关的,从住行到消费娱乐等方方面面,都要符合相关要求,否则可能会负相应的法律责任。”郑州市公安局反恐支队应急防范大队民警李艳永说。

2用良法善治为孩子撑起法治晴空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乎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宁,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2023年,省人大常委会推动修订《河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进一步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力求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023年10月,固始县检察院“‘豫’检未来·蓼花”工作室法治宣讲员在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时,有老师反映其学校有学生文身。“我们联合公安机关走访了固始县全县区域内的文身店,发现有多家文身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超出其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经营文身服务。”固始县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副主任刘玉娟说。“该条例明确,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不得胁迫、引诱、教唆未成年人文身。”

  此外,在学校保护方面,该条例明确,遇有突发事件,学校、幼儿园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向有关部门报告;还提出了发现传染病病例或者疑似病例的,学校、幼儿园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报告。在网络保护方面,该条例明确,发现网络产品和服务存在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情况的,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对相关内容、功能或者规则,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处置措施,防止侵害未成年人信息的扩散,同时应当保存有关记录,并向网信、公安等部门报告。

  加强网络保护、防治校园欺凌、明确各方职责……新修订的《河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正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孩子撑起法治晴空。

3用依法监督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有经济是经济大盘的“稳定器”和“压舱石”。2023年5月29日,河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在郑州举行,《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草案)》提请审议。

  省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告诉河南法制报记者,2023年,该委员会服务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省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和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管理情况专项报告时,及时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对报告的格式、内容、重点等提出具体要求,推动政府进一步完善报告内容、提高报告质量。

  同时,听取省政府有关部门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汇报及河南能源集团等7家省管骨干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汇报,赴平顶山、郑州等市开展实地调研,形成监督调研报告,为常委会听取审议国有资产综合报告和专项报告提供参阅,并加强对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跟踪监督,要求对账销号,形成监督闭环。

  “我们从我省国有资产实际情况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起草了《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草案)》,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管理职责、省人大常委会监督职责,建立健全了整改与问责机制、跟踪监督机制、国有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衔接机制、信息公开机制、沟通联络机制等一系列工作机制,为常委会依法开展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提供了制度保障。”该负责人说。

  …………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这就要求新形势下的立法工作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为指南,着力从制度上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提供法制保障。

  “地方立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地方立法工作,要准确把握规律,及时回应群众期待,发挥好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让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到立法给他们带来的福祉,才能赢得人民群众对立法工作的支持,确保所立的法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自觉遵行。”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河南法制报记者 林栋 通讯员 宋向乐 王紫仪)

  【投稿方式】

  邮箱:hnfzbhnrd@126.com

  电话:18638689820


编辑:林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