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会的十个维度④ | 教科文卫委及教科文卫工委:开展执法检查 助推省科学院发展行稳致远
时间:2024-01-24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编者按: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河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回首这一年,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以新担当新作为实现本届常委会工作良好开局。为迎接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特别策划“年度特辑·闪亮2023 |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的十个维度”系列报道,以高度、精度、准度、新度、厚度、广度、深度、跨度、力度、温度十个维度,回顾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及各委员会年度工作亮点,以实干和担当开启新年新篇章。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宋向乐)从年初的谋划开局到推动各项工作向中心聚焦、往创新拓展、为大局出力。2023年是省十四届人大教科文卫委履职的第一年,成绩如何?近日,委员会也提交了自己的“成绩单”。来一起看看能给打多少分。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苏晓红带队在三门峡调研学前教育工作情况
早谋划快开局,划定14项重点工作计划
2023年是各级人大换届后履职第一年,委员会秉承“党委有要求,人大有部署,委员会就有跟进”的理念,着眼“全面推进、夯实基础、创新作为、树立形象”,立足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人员的实际,在开局之年谋划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关键词:早谋划快开局重联动
2023年初,新一届委员会成立后,委员会在1个月时间内召开4个会议,进行多维度多层次动员部署,实现了开局即起势。
计划制定前,主动对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工作要点,尽量追求合拍。同时,计划确定后及时向各省辖市人大进行通报,目的就是在具体立法、监督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实现同频共振、提升工作效果。
比如,2023年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带动13个省辖市人大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同步列入监督计划;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了学前教育专题调研,18个省辖市人大全部开展了同步监督。
全省人大教科文卫工作交流座谈会
推动各项工作向中心聚焦、往创新拓展、为大局出力
委员会践行省委提出的“人大工作要更好地支持干、改进为、提升治、落在效”要求,全面提升履职质效,着力推动各项工作向中心聚焦、往创新拓展、为大局出力。
■关键词:精准法制供给
2023年委员会负责的立法审议项目是《河南省革命文物保护条例》。
“制定该条例既是贯彻总书记调研信阳革命老区、安阳殷墟、林州红旗渠时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弘扬红色文化、助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条例制定伊始,委员会就主动介入,将条例名称从原拟定的红色文化确定为革命文物,增强了立法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该条例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各方关注的责任划分、文物界定、保护体系、传承利用等作出细致保障,目前已经二审通过,在全国省级层面属于第4家。”该工作人员说。
■关键词:关键事、分阶段、全领域、大体系
2023年委员会开展的7个重点监督事项,分属教育3项、科技1项、文化2项、卫生1项,职责范围内各领域全面发力。
科技上抓关键事。
省委把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积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并将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作为一号工程。2022年省人大创制性制定《河南省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2023年在该条例正式实施一周年之际,委员会就组织开展执法检查。
教育上抓分阶段。
委员会聚焦中央决策,开展义务教有“双减”监督;关注民生需求,开展学前教育专题调研;深化产教融合,开展《河南省职业教育条例》立法调研;呼应群众期盼、开展高招视察,截至目前已连续开展16年。
文化上抓全领域。
委员会服务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情况汇报,进行系统性监督;开展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监督,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向乡村振兴延伸赋能,从多个角度对文旅文创融合实施了宽领域发力,打出了一套文化组合拳。
卫生上抓大体系。
不仅紧盯疫情后反映出的疾病预防控制小公卫体系建设,还从医疗能力提升、信息化建设、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等全方面入手,着力推动构建“大公卫”格局。
■关键词:代表工作
围绕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量,创新采取“两提前一审议”模式,即议案办理情况,委员会提前与代表沟通,提前与主办厅局商议,形成共识;提请主任会议前,召开专委会会议提前审议,努力让议案办理更有质量、代表更加满意。
目前,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交办的5项代表议案,已办理完毕并全部纳入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关键词:新突破
“我们在年初召开全省人大教科文卫系统会,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年中分别召开豫北、豫南地区2个片区会议,各有6个省辖市人大参加,采取先观摩、后座谈,‘小而灵’的交流模式,获得了地市人大的普遍好评。”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为提升监督效果,委员会在调研中采取“大部队十小分队”“明查十暗访”的形式开展,“大部队”是调研组主体,按照预定路线实地调研,主要看亮点、找经验;“小分队”由省市人大及有关厅局共同组成,必要时抽调外地市人大人员参加,不打招呼、随机抽点,主要看问题、找差距。
两支队伍同步进行,力求调研更全面、更深入、更真实。在开展监督活动前,委员会还组织调研组(检查组)全体人员开展集体学习、先期对接等工作,以便明确重点、提高实效。
为服务代表履职,委员会在开展调研时创新建立了“4十N”模式,即调研组由委员会领导十1名不驻会委员十1名省直厅局领导十1名驻当地的省人大代表组成,另外再邀请N个不同层级的人大代表参加座谈交流,既提升了调研的专业性,又拓展了代表履职渠道。
2024年主要干什么?从3+2+2+3里找答案
记者了解到,2024年委员会把立法作为重点,突出民生需求,确定的工作计划是3十2十2十3。
分别是3个立法审议项目,一是修订《河南省档案管理条例》,2023年委员会开展了立法调研,修订草案文稿也基本起草完毕;二是制定《河南省专利促进和保护条例》,对于提高科技创新积极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将起到重要保障作用。三是制定《河南省职业教育条例》,职业教育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举措,也是群众关心的民生工作,制定该条例的现实紧迫性和社会关注度都比较高。
2个监督项目,一是服务省人大常委会开展《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促进条例》执法检查;二是服务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的报告,这都是服务十大战略的具体行动。
2个立法调研项目,开展修订《河南省爱国卫生条例》、修订《河南省防震减灾条例》立法调研。3个委员会监督项目,开展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专题调研,民宿产业发展专题调研和持续开展高招视察。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