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河南省人大系统关键词

时间:2024-01-05  来源:顶端新闻

  编者按:

  2023年已悄然过去,回首这一年,河南各政务机关坚守初心、勤勉担当,在不断改革创新中,提升服务治理能力,以“问题为导向”推出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破冰”之举。新的一年到来,顶端新闻时政频道特别推出#河南政务年度关键词#系列策划,从我省各政务机关工作要点中选取关键词、关键字,展示河南改革发展新成就。

  本期,我们聚焦河南省人大建设工作,来看看他们的2023……

  顶端新闻首席记者 孙科

  人大工作涵盖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承载着众多人的期盼。回望2023年,河南省人大系统都做了哪些“出彩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如果用关键词总结,会是什么?一起来看看!

  【把普法融入立法】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按照省委和省人大常委会党组部署要求,积极推进立法与普法相结合,加强立法全过程宣传解读,充分征求立法建议,使立法过程成为普及法律知识、凝聚立法共识、弘扬法治精神的过程,有力促进了立法质量的提升和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在2023年全国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在讲话中对此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在顶层设计方面,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河南人大立法宣传工作的方案》,对立法前、立法中、立法后各环节宣传工作作出细化规定,推动立法法宣传制度化、常态化。同时,推出普法专栏专版,全方位宣传立法工作。此外,充分运用多种新媒体方式,沉浸式解读全国人大常委会、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和批准的法律法规,使社会公众深入了解立法的背景、内容、意义,增进各方面对立法的认同,在全省营造知法学法、尊法守法、懂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零距离 面对面】

  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增强人大工作的透明度和影响力,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入人心,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自2023年开始推出“走进人大”系列活动,分批次邀请社区工作者、企业职工、青年学生、少先队员等走进人大,旁听常委会会议,参观人大历史陈列室,通过沉浸式体验模式让人民群众更直观地见证人大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重要职权的行使过程,零距离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

  今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共邀请各行业居民代表旁听常委会会议3场15人次,邀请中小学生、大学生、研究生,教师和省直机关工作人员、社区干部群众等参加人大开放日活动共8期900余人次。通过零距离、面对面、沉浸式感受人大工作,使法条上和书本中的民主与法治“活起来”,让公民更加形象具体地了解宪法法律、了解人民民主、了解河南人大,更进一步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协同立法】

  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五市协同立法是我省协同立法领域的首次尝试,此次协同立法的成功实践,得到了全国人大的充分肯定。

  在立法过程中,省人大法制委、法工委加强统筹协调,切实发挥好牵头作用,与五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召开三次卫河流域协同立法座谈会,确定和而不同的立法理念,既突出共同性,又体现差异性。

  确立“条例+决定”的立法形式;实践“省人大统筹、五市共同起草”的工作模式;统一法规名称、章节设置、立法原则和依据等;实现五市法规同步起草、审议、审查、施行、宣传落实。五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协同配合,结合本地实际,加强流域立法调研,强化关键制度设计,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注重突出当地特点特色,有力推动了卫河协同立法工作进程。

  【“三个一批”项目建设】

  听取和审议全省“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情况专项工作报告,是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安排的重点监督工作,也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今年,省人大常委会成立了领导小组,开展了联合调研。各市人大常委会均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听取专项工作汇报,有的地方还开展了专题询问。省市两级人大常委会共成立42个调研组,深入142个县(市、区)实地调研了近2000个项目。

  调研采取现场查看、座谈交流、查阅资料、明察暗访、发放调查问卷、联网监督等方式进行,对于调研中一些地方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转交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科学院发展】

  2022年7月,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河南省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为省科学院重建重振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为保障条例得到全面贯彻实施,今年6月至11月,省人大常委会对《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检查组指出,《条例》实施中还存在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健全完善、创新发展需进一步融合发力、保障措施需进一步落地落实、思想认识需进一步巩固提升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是省人大常委会2023年重点监督事项,省人大农委、常委会农工委高度重视。

  本次执法检查分3个小组进行。5月,由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李亚,副主任何金平、李公乐分别担任组长,带队赴5个省辖市开展实地检查,30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驻豫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参加。同时,委托其余12个省辖市人大常委会和济源示范区人大工委同步开展联动监督。

  检查突出重点,围绕群众关切、代表关注、基层反映较为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聚焦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环境整治、城乡融合发展、乡风文明等领域开展检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乡村一,走进田间地头,走访询问、座谈交流,9天实地检查51个基层调研点确保摸透实情。

  还邀请五级人大代表和农业种植户、农民代表、乡镇长、村党支部书记等基层代表召开座谈会,听取基层对乡村振兴的意见建议。

  7月,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执法检查报告的同时,召开联组会议对全省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省政府及14位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参加应询和测评,8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和1位列席省人大代表,就乡村振兴领域人民群众关注度高、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询问。会后,以“审议意见+问题清单+满意度测评结果”形式,转送省政府及被询问部门,同时加强跟踪问效,力促政府担当作为。

  【数字化赋能】

  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数字化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河南实践,推动代表工作由服务省人大代表作用发挥向指导五级代表联动履职扩展、由关注代表个体向注重基层单元综合作用发挥转化、由碎片化向整体化延伸,带动省、市、县、乡各级代表家站相互贯通,选任联工委以“数智人大”项目建设为契机,推动人大代表网上联络站迭代升级,打造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联络平台。

  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联络平台以5G信息通信为基座,数字分析为支撑,深化拓展示范点“联、商、督、促”功能,有效确保将人民民主全方位全链条全覆盖的鲜明特质体现在基层、落实在基层。

  平台将全省基层示范点整合规划在一张数字地图上,打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内外贯通的网络格局,确保代表与人民群众“联”得好。设置“群众留言”版块,以视频会议和互动连线等形式,广泛听取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极大提升了代表为民代言的成效。开设“代表督事”等功能,加强上下级人大之间的协同协作,打造人大网上监督阵地。

  平台坚持边建边用、分段推进,条件成熟一个联网一个,稳步助推人大工作触角向基层延伸,实现与214个示范点全部互联互通。

  【反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多、侵害对象广,是当前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省人大常委会对此十分关注,将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专题调研列入年度工作要点。

  调研组深入开封、新乡等4市及所辖尉氏县、杞县、睢县、梁园区、卫辉市、武陟县等6个县(市、区)。每到一地都实地查看公安机关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基层派出所、电信经营机构、银行金融网点等场所,都与基层干警、一线工作人员、办事群众和人大代表等进行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坚持问题导向,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贯穿调研工作的始终。

  通过专题调研,有力促进了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7月下旬,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专题调研报告,及时将审议意见转交省政府研究处理,并跟踪监督。

  【生态保护修复】

  开展全省生态保护修复情况专题调研是2023年度省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监督工作。省人大环资委自觉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通过高质量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情况专题调研,推动生态保护修复工作高质量发展。

  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赴洛阳、平顶山、焦作、驻马店等地开展专题调研,深入生态保护修复重点项目、自然保护区、国家储备林建设基地、湿地公园、矿业公司等多个点位开展实地调研,与基层执法人员、人大代表、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全面了解全省生态保护修复情况。

  专委会会议多次讨论修改调研报告,务求做到总结成绩客观全面、分析问题精准到位、提出的建议务实可行。调研报告在认真总结工作成效的同时,分析指出了全省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在整体性系统性、多元化投入机制、科技支撑、部门协同、政策法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此外,还高质量开展监督问效。及时将专题调研报告和审议意见转交省政府研究处理,督促省政府从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水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认真整改落实,推动生态保护修复取得积极成效,全省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河南奠定了坚实生态基础。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