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大:发布全国首部区域性投资者保护条例

时间:2023-11-17  来源:南方日报

  11月4日,备受关注的《深圳经济特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投资者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深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后,正式发布。

  这是全国首部区域性投资者保护条例,也是前海投资者权益保护体系的顶层设计,接轨国际高标准投资经贸规则,在投资便利、权益保障、优化监督、法治保障等方面推出多项创新性举措,将进一步增强国内外企业投资前海的信心。

  条例分为六章、共42条,并没有重复上位法规定,而是着眼于突出前海投资者保护的特定化需求、推动前海投资者保护制度创新的思路,对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及世界银行《宜商环境》(BEE)中关于投资者保护的相关规定,积极与全球投资规则接轨,在加强投资引导和促进、完善权益保障机制、提升监督管理效能、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等四大方面推动制度创新。

  其中,规定了外国投资者资金自由汇入、汇出且无迟延,为前海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提供高效便捷的跨境资金结算服务等;前海企业受到外国歧视性限制措施影响时,前海管理局将为企业应对外国歧视性限制措施提供帮助,保证其投资企业公平参与国际经贸往来。同时,该局将每年定期评估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情况、满意度测评情况、企业负担监测情况、投资环境改善情况等。

  条例将于2023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亮点解读

  投资贸易更便利

  在前海推进建设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

  为了助推前海打造更加宽松便捷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在前海落户和发展,条例在简化许可经营审批、完善投资政策指引、优化涉企政务服务、提升金融服务功能、促进跨境贸易数据联通等方面均作出明确规定。

  首先,简化许可经营审批,建立并实施“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对于特定行业许可经营项目,市场主体书面承诺符合要求并提交必要材料的,即可取得行政许可。

  其次,完善投资政策指引,要求前海管理局编制、发布并动态调整重点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对投资优惠政策进行分类并实行精准推送,优化惠企政策落实机制,实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优化涉企政务服务,明确推进前海政务服务平台线上线下一体化建设,设立企业开办服务专区,优化一网通办系统,在港澳设立跨境服务网点,拓宽服务领域,优化服务功能。

  再次,提升金融服务功能,允许符合条件的港资商业银行拓宽深港跨境信贷金融服务。同时,可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前海推进建设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丰富完善跨境数据应用场景,实现跨境数据互联、单证互认、监管互助。

  权益保护更细化

  布局建设投资权益保护站点

  加强对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保护,对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激发市场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条例在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聚焦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投诉举报处理等问题进行细化规定。

  一方面,在保障企业合法经营权方面,明确前海管理局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明确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具体情形,尽可能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同时,将加强政府采购管理,进一步细化政府采购管理要求,明确采用单一来源方式进行政府采购的,应当在公告成交结果时说明采用该方式的理由。

  另一方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将依托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支持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深圳分中心在前海健全海外风险预警监控、海外纠纷信息共享和海外维权服务机制,帮助企业和投资者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维权。

  在备受关注的投诉处理方面,将布局建设投资权益保护站点,收集投资权益保护问题诉求,协调解决企业投资经营问题;建立涉及投资的投诉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协作和信息交流,协调处理跨部门或者有重大影响的投诉事项。

  市场竞争更公平

  设立公平竞争委员会,集中审查、独立审查

  为进一步提升监督管理效能,为市场主体提供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公平透明的制度环境,条例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监管执法模式,促进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并创新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提升公平竞争审查质效。

  建立监管联动机制,全面实行清单式监管和联合检查制度,实现执法信息共享和处理结果互认;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企业采取柔性监管方式,为企业留足发展空间。同时还建立企业合规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合规风险测评服务,引导企业制定合规管理规范,形成合规管理体系。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方面,明确在前海设立议事协调机构性质的公平竞争委员会,并建立公平竞争集中审查、独立审查制度,推动公平竞争审查模式从自我审查向集中审查、独立审查转变,提升公平竞争审查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法治环境更完善

  建设国际商事争议解决平台

  良好的法治环境是提高投资吸引力、增强市场主体投资信心的关键要素,为了助推前海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条例对加强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民商事纠纷化解机制、强化争议解决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法院完善审判规则均作出规定。

  前海将继续积极建设“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支持境内和境外律师事务所在前海合作区开展联营,培育发展各类法律服务机构,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法律服务。同时,健全民商事纠纷化解机制,鼓励各类行业协会、商会设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参与民商事纠纷化解工作;建设诉讼、仲裁、调解有机衔接的国际商事争议解决平台,促进国际商事争议高效便捷化解。

  在强化争议解决领域的交流合作方面,支持前海的仲裁机构通过合作方式引进境外知名仲裁机构,依法开展业务;吸收符合条件的境外调解员参与前海国际民商事纠纷调解;支持前海法院吸收符合条件的港澳调解组织作为特邀调解组织,依法对其出具的调解协议予以司法确认。

  而在推动法院完善审判规则方面,则明确前海法院牵头推进域外法查明与适用机制改革,强化域外法查明和适用在保护跨境商业投资主体合法权益中的应用;支持法院完善知识产权案件裁判规则,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力度。

  热评

  投资者的“安心丸”

  邓辉林

  日前,经深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圳经济特区前海合作区投资者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公布。该条例作为全国首部区域性投资者保护立法,是前海投资者权益保护体系的顶层设计,对助力前海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顺应时代潮流,强化责任担当。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要求前海建立健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并明确提出“用好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研究制定前海合作区投资者保护条例,健全外资和民营企业权益保护机制”。当今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但我们不是追求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坚定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合作共赢惠及世界。条例的出台,既是衔命而生,也是应运而生。

  投资者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如果有一套完善的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让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护,那么投资者就会更有信心、更加积极地参与投资活动,促进经济繁荣发展。而法治是对投资者合法权益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深圳用好立法权优势,率先出台条例,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预期的投资环境,让投资者吃上“定心丸”,也将为前海吸聚全球更多优质资本,促进前海高质量发展更加生机勃勃。

  条例的出台,也是深圳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今年8月,深圳着眼于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三大工作方案“三连发”,再次吹响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号角。条例积极与全球投资规则接轨,明确了建立并实施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布局建设投资权益保护站点、创新公平竞争审查机制等一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规定,为深圳全域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条例将助推前海成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投资目的地,让开放为前海发展带来新的光明前程,向世界推介和分享前海发展机遇。(张玮)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