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人大:扎根红色沃土 播种为民初心

时间:2023-09-27  来源:《中国人大》杂志2023年第16期

  江西是红色沃土、革命圣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江西、情系老区,对江西的发展寄予厚望,要求江西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

  巍巍井冈,其土赤红;滔滔赣江,其水润泽。赣鄱大地,红色沃土铺陈;革命老区,发展气象万千。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江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沿着江西省人大常委会的履职足迹,我们能看见时光的剪影;看见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的奋进身姿;看见江西如大河行船、劈波斩浪,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江西特色、江西亮点、江西实践,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图景。

  立法引领: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赋能

井冈山位于江西吉安,它以革命圣地的身份闻名于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和红色传统。(江西人大供图)

  自古以来,江西就是“鱼米之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近代以来,江西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在全省100个县(市、区)中,分布有革命根据地的县(市、区)就有85个。

  当前,江西正处在厚积薄发、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的双重使命。如何以立法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赋能?

  今年5月,江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全票通过了《江西省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坚持政治引领、紧扣时代主题、聚焦示范任务、强化前瞻谋划、突出红色传承,以九章四十二条,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绿色转型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红色基因传承等方面全方位、一体化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立法工作千头万绪,时间短、任务重,如何兼顾立法质量与立法速度?江西省人大创新立法工作方式方法,在《条例》起草阶段召开立法商议会,召集各有关部门围绕法律草案座谈,统一意见、把控分歧,为《条例》提前锚定方向、搭桥铺路。

  “召开立法商议会,有助于源头把控、关口前移,确定立法的重点难点,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彻到立法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以良法善治促进江西高质量发展。”江西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刘永亮说。

  在《条例》审议过程中,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民意直通车”作用,广征民意、广纳民智。

  “推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统筹协调省属高等学校通过地方专项计划对革命老区高考招生予以倾斜”……这些意见建议被充分吸纳,成为高质量立法的“源头活水”。

  牢记殷殷嘱托,江西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吹响了江西高质量发展的前进号角。《条例》的制定,与《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新时代进一步推动江西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支持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任务分工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共同搭建了“1+1+N”的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制度的“四梁八柱”。

  监督保障:护航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江西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鸟类的栖息繁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江西人大供图)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江西素为东南形胜之地,坐拥名山巨湖,植被丰茂、生态良好,环境空气质量稳居中部省份第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江西人民的共识与行动。

  如何以人大监督守护绿水青山、守护大美江西?自1995年至今,江西省人大常委会连续29年开展“环保赣江行”监督活动。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持续问效,坚持每年一个主题,“环保赣江行”已经成为江西人民家喻户晓的监督品牌。

  今年6月,“环保赣江行”围绕“大力推进鄱阳湖流域总磷污染治理”主题正式启动。

  6月至8月,江西省人大组成暗访小组对鄱阳湖流域总磷污染治理情况开展全面暗访调研;9月,前往有关设区的市开展重点检查;10月,研究形成环保赣江行活动情况报告(讨论稿),制作形成暗访专题片;11月,召开活动发现问题交办会,通报有关问题并播放暗访专题片,省直有关部门、相关设区的市分别认领任务……从时间线看,“环保赣江行”在确保“一湖清水入江,一江清水东流”上动了真格,一场环保攻坚战即将在江西全面打响。

  “多年来,‘环保赣江行’不仅聚焦水资源保护,还聚焦大气、土壤等生态环境要素,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江西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傅行家介绍。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以往,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在执法检查报告审议结束后,将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转“一府两院”办理,由相关专门委员会负责督促做好整改落实工作,更多的是采取文对文形式。

  “本届省人大常委会成立后,专门制定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交办会工作方案,明确由省人大常委会负责组织召开交办会,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参会并领受相关工作任务。”江西省人大监察司法委副主任委员陈友锦介绍。

  通过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落实协调机制、督办工作调度机制,监督实效提升,推动解决了一系列实际问题,监督工作更有力量、更有温度、更有效率。

  窥一隅而知全貌。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创新监督形式的背后,是关于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大事要事,是与民心相通、民生相连的热点难点,也是江西省人大以监督护航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为民初心。

  代表履职:全过程人民民主根深叶茂

2023年2月21日至22日,部分在赣全国人大代表到宜春市,以“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推进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主题开展集中视察。摄影/易志钟

  今年2月,一场以“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推进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主题的在赣全国人大代表集中视察在南昌、宜春开展。这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当选后,江西代表团的第一次集体活动,66名全国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两位连任的全国人大代表冯帆、雷燕琴分别作履职经验介绍。在视察过程中,代表们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充分运用好集中视察的成果,有的已经在今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以代表建议形式提出,有的已转化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心系国是,情牵民生。组建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是一项特色做法。按照便于组织和开展活动的原则,江西省人大将全省选举的81名全国人大代表组建为8个代表小组。其中,探索建立了卫生健康医药行业、法治建设领域、陶瓷文化3个专业领域小组。及时通过江西数字人大系统将565件代表建议交由80家承办单位研究办理,对136件复杂建议调整办理单位,做到精准交办,提出“关于新形势下防范新型电信诈骗的建议”等10件代表建议作为省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以更大力度推动事关发展、群众关切的问题切实得到解决。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江西省代表团共提交议案11件、建议262件,议案数是上届一次会议的3倍,建议数比上届增加102件,有8件建议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重点督办建议。一件件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的代表建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

  为做好代表工作,本届以来,江西省人大统筹安排新一届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省人大代表工作,67名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共联系132名基层省人大代表。同时,开展第二批人大代表联络示范站选树工作,自下而上、层层遴选,推荐了132个代表联络工作示范站。此外,先后落实33名全国、省人大代表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和省人大常委会会议;为统筹“一府一委两院”加强和改进联系代表工作,先后推荐28名代表作为特约监督员推荐人选。

  强筋壮骨:紧扣“四个机关”建设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2023年5月5日,江西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开班。摄影/邵新羚

  山雄有脊,房固因梁。在盛夏如火、豪情满怀的江西,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充分发挥领学促学作用,创设系列研学活动,打造“沉浸式”、“体验式”、“竞赛式”学习模式,形成比学赶超、互促共进良好氛围。机关各级党组织共开展主题教育主题学习212次,有力推动了理论学习深化内化转化。

  “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联系才会更加紧密。”在吉安县登龙乡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一张桌子、几条凳子,10余名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和党员群众围坐在一起话家常、谋发展,代表联络站里传出阵阵欢声笑语。这是江西省人大常委会结合主题教育创新开展“进站听民声”调研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牵头开展课题调研,深入就近的代表联络站,分别围绕鄱阳湖流域总磷污染防治、农村居民生活供水、加强人大对国有资产管理监督、高等教育推进“双一流”建设等主题,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党委和政府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更好体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截至目前,收集到100多名人大代表、基层干部、社区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200多条,通过初步梳理调研已发现的问题60余个,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和具体举措40余项。

  同时,还见人见事列举机关“一盘棋”思想树得不牢、斗争精神不足、创新精神不够、工作标准不高、责任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立说立行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逐一进行对照检查,做到触及灵魂、深入整改、见行见效。加强对党员干部“8小时之外”监督管理,开展政治家访,推动干部职工精神面貌、机关风气焕然一新。

  千秋伟业势如虹,重整行装再出发。新时代新征程,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扎根红色沃土,播种为民初心,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作出新贡献。(记者 邵新羚 周誉东)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