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平人大:基层人大代表与快递员面对面诉心声
时间:2023-09-06 来源:福建人大网
“这次‘面对面’活动让我们找到了知音,有了依靠,工作更有干劲、更有底气了。”“真是太贴心了,不仅给我们送来了银耳汤,还有保温杯,感觉心里暖暖的。”……近日,南平市延平区人大常委会和南平市邮政管理局在延平区总工会职工之家举办“倾听‘新’声,引领‘蜂’采——基层人大代表与快递员群体面对面活动”,德邦快递小哥肖淇匀和顺丰收派员郭菲菲兴致勃勃地说。
快递行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民生保障行业。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快递从业人员群体不断壮大。保障快递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南平市延平区人大常委会适时组织区人大代表与快递从业人员面对面,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为他们呼声。
“今天,你们是主角”
“今天,你们是主角!”主持人在活动开场时说。当天到会的快递员代表来自延平区各个快递品牌,有网点负责人,有后勤人员,也有风里来雨里去的一线快递小哥。他们有的初来乍到,有的从业多年;有的是本地人,有的是“新延平人”。
“我没什么特别的,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说话的王桂武曾被评为“福建好人”、南平市“新时代文明标兵”。身为一名邮政EMS快递员,他数十年如一日,在做好投递工作的同时,组织社会爱心人士成立延平区义工协会,开展扶贫助困、照顾残疾留守老人等志愿服务。他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是自带“主角光环”的优秀快递员代表。
“我所在的社区,就有一名深受好评的快递员,为人热心,特别勤快。”南平市延平区人大代表吴晓晶说,这些快递员就是群众眼中“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功绩,却有着平常而不平凡的举动。“要深入挖掘典型,宣传我们身边的快递员,尤其是女性代表。”南平市延平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张学梅说。
“面对面”让彼此更了解
“大家在工作生活中有哪些难事,哪些棘手的事,都可以敞开说一说。”听到主持人的话语,快递老兵邱春和拿过话筒,打开了话匣子。他是众配物流的一名老员工,十几年前从一名普通的快递员做起,如今已是主管。“对于刚入职的年轻快递员来说,能有一间宿舍,或是廉租房、公租房,就很满足了。但到我这个年纪,最希望孩子在身边接受教育,希望能解决下快递员适龄子女入学难的问题。”
随后,又有几名快递小哥陆续发言,讲出了自己遇到的难题和烦心事。
“今天的活动很有意义,让我更加了解快递行业,体会到这个群体的不易。”南平市延平区人大代表黄春燕感慨道,自己也是老百姓的“服务员”,也有与快递员相似的烦恼,希望能一起推动解决大家遇到的现实问题,变“倒苦水”为“喝蜜水”。
南平市延平区人大代表连小恋在物流快递行业摸爬滚打多年,最能体会身边员工的难处。这几年,随着事业的进步,她逐步从自怨自艾的“话痨”成长起来,当选基层人大代表,为以快递员群体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劳动者”发声,成为大家的“贴心人”“传声筒”。在她的努力下,老城区智能投递终端的铺设进展逐年加快,末端驿站建设稳步推进,三轮车通行也取得重大突破。
“一方面,我们将积极推动基层人大代表履职尽责,关注快递员群体诉求;另一方面,也希望行业管理部门、各企业主体、行业协会等,齐抓共管。”南平市延平区人大常委会城环工委主任刘春华说,真切希望各行各业都规范发展、健康发展。
暖心关爱随处见
会场上,7位区人大代表与24位快递员“面对面”,拉家常、问冷暖、解难题;会场外,一幕幕关心关爱快递员群体的场景陆续上演。
《南平市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印发后,社会效应不断显现,关心关爱的“大格局”日渐形成。职业技能大赛、各类典型推荐、专项疗休养慰问等活动陆续铺开。在南平市委“两新”工委的指导下,数十个“暖蜂”驿站投入使用;共青团南平市委与南平邮政管理局打造的“青蜂”驿站也完成选址;南平市总工会布局的30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被列为2023年南平市委和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此外,妇联主导的“妇女微家”、梅山街道构想的“暖蜂”社区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南平市分行力推的“暖XIN”驿站和“暖XIN”系列金融服务产品,也给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带来了便利。
“我被大家的付出所感动,人大代表、快递员们,为了各自的使命而拼搏,有泪水、有欢笑。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南平市延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春说,希望基层人大代表直面快递员群体生存发展现状,创新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