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人大:凝聚人大力量 书写共建“巴蜀鱼米之乡”的泸州答卷

时间:2023-08-28  来源:四川人大网

  日前,在泸州市合江县白沙镇会龙村的花椒产业园区,满山的青花椒已成熟,数十位村民忙着采摘。

  “从重庆江津引进的花椒品种不错,应该能卖上好价钱。”眼前的丰收,让村民们喜笑颜开。

  在泸州市泸县方洞镇、玄滩镇、奇峰镇等地,水稻郁郁葱葱,龙虾肥美。目前,泸县稻虾种养面积已达12万亩,产量超1万吨,产值超过4亿元,泸县的产、供、销立体化全链条模式,使得“稻虾共生”成为助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作为“巴蜀鱼米之乡”核心示范区,泸县与合江县农业发展持续向好。

  抗旱保生产 人大助力清泉入田间

  2021年11月,泸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实施“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提出要高标准建设“巴蜀鱼米之乡”示范区,促进川南渝西深度融合发展;次月召开的四川省泸州市、重庆市永川区、江津区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带建设行动方案》,明确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共同打造“巴蜀鱼米之乡”。长期以来,泸州市人大常委会将其作为重点工作之一,通过开展集中视察等方式,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难点提出对策建议,助力共建“巴蜀鱼米之乡”,推动川南渝西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2022年夏季开始,泸州市遭遇了罕见的持续高温少雨天气,部分农村地区出现用水困难。合江县、泸县作为“巴蜀鱼米之乡”核心示范区,正常农业生产受到了影响。

  水是农业生产的根本。在多次走访调查后,泸州市人大代表袁国祥提出了关于做好农村自来水普及供给规划,推进水源、蓄水保护,统筹调配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供给等方面的建议。

  建议很快得到了回应和落实:相关部门已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护养护409处,已落实乡村水务建设资金近8亿元,2023年争取开工新建水库,提升水资源时空配置能力……

  “今年以来,合江县完成了100多处塘、库、堰的清理整治,上级划拨的资金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生产用水难的情况得到了很大改善。”泸州市人大代表、合江县三农工作委员会农技员刘昌质说,在各级人大的协作帮助下,全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适时开展“水改旱”栽培等作业,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也稳定了经济作物收益,对“巴蜀鱼米之乡”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面对旱情,泸县各级人大代表主动下沉一线,开展旱情调查摸排工作,积极协助解决生活生产用水问题,与群众一起清沟、抽水、灌溉……田间地头清泉注入,解了农业生产的燃眉之急。

  在抗旱保生产中,泸州市人大农业农村委多次到田间地头开展专题调研,了解土壤墒情和蓄水情况,同步形成调查报告,联系相关部门建议开展塘、库、堰清淤补漏及新建、维修提灌站等,同时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参与抗旱工作……一系列应对举措,使得旱情对“巴蜀鱼米之乡”的影响降到最低,农业生产有序进行。

  融合加速度 打造“巴蜀鱼米之乡”合作新样板

  2023年5月16日,泸州市、永川区、江津区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主任联席会议在重庆市江津区召开,三地人大常委会签订了《关于协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合作协议》。会上,“以高质量合作助推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共建‘巴蜀鱼米之乡’,打造高效协同的互动协作平台和川渝毗邻地区人大高水平合作新样板”的建议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认同和支持。

  高标准建设“巴蜀鱼米之乡”,既是泸州市委“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的有效途径,更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具体举措。

  一年多来,泸州市各级人大锚定目标,坚持“党委有部署,人大有行动”,着眼产业发展,积极开展集中视察和专题调研,广泛收集各方意见建议,持续为“巴蜀鱼米之乡”建设和川南渝西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献良策、出实招。

  “共建50万亩长江中上游晚熟龙眼荔枝产业带”是泸永江“一区两带三组团”发展规划中提及的产业发展目标。在重庆市江津区朱杨镇荔枝产业园内,4万余株荔枝部分已经挂果,预计年产量2万斤,产值50万元。根据规划,朱杨镇还将打造3500亩优质荔枝出口基地。

  早在2019年,当地就开始从泸州市合江县引进荔枝苗木。经过几年的“西荔东引”,妃子笑、仙进奉、带绿等合江优质荔枝品种已在朱杨镇荔枝产业园内落地生根,成为当地产业发展、助农增收的新路子。

  5月29日至30日,在2023年中国·江津花椒贸洽会上,泸永江三地签订了共建60万亩花椒产业带的战略合作协议,将协力打造全国领先的花椒育苗基地、共建西南地区最大的花椒绿色生产基地、建设西南地区最大花椒加工基地、打造川南渝西花椒产销中心。

  泸州市合江县白沙镇漫山的花椒香,见证着“巴蜀鱼米之乡”产业融合发展正步入新阶段。

  “县上组建了工作专班,建立了微信群,定期召开例会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协商、落实加快融合发展的各项事宜。”合江县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副主任委员王勇说,合力推动“巴蜀鱼米之乡”建设是泸永江三地的共识,并且已经建立了常态化机制,各级人大都将其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主动联络、积极协调,助力产业发展。

  据介绍,通过泸州市人大牵头开展的联合集中视察,合江县已将临港街道高庙子村、符阳村、塘沟村、雨台村等确定为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点来打造,围绕区域融合和业态融合,由点及面辐射整个农业园区。

  目前,在两地人大的联络协调下,合江县临港街道与江津区石蟆镇已实现水资源共建共享:临港街道在符阳村合力水库修建提灌站,石蟆镇则配套建设管网到该镇和平村。同样,石蟆镇在和平村和平水库修建提灌站,临港街道则配套建设管网到街道高庙子村。如此一来,水资源实现了调剂互补,同为“巴蜀鱼米之乡”核心区域的两地在发展中少了用水的后顾之忧。

  不仅如此,合江县与江津区还在两地人大的联络沟通下,实现了同品种水稻栽种等农业资源的统一,以及技术指导、田间管理等农事服务的统一,行政区划的界线不再是壁垒,高标准共建“巴蜀鱼米之乡”的融合发展有了新的模式。

  规划谋长远 为产业发展出实策建真言

  “巴蜀鱼米之乡”规划有6条共建产业带。如何进一步把特色做特、优势做优?代表们积极献计,针对泸州特色农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市人大代表孙孝萍建议,开展泸州桂圆分级分类品牌宣传,提升泸州桂圆品牌知名度;市人大代表朱春则建议加大茶叶品牌建设,提升泸茶区域引领力。在收到两份建议后,市农业农村局随即跟进办理:泸州市已通过调优桂圆品种结构、培养专业人才队伍等措施,持续提升桂圆品质,接下来将持续开展品牌挖掘宣传,打造世界晚熟龙眼区域优势中心;在茶叶品牌建设方面,泸州市提出将茶产业发展情况纳入实施乡村振兴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以园区建设为突破口,把泸州打造为成川南渝西特早茶产业集群核心区。

  5月17日,在泸州市人大常委会“巴蜀鱼米之乡”集中视察现场汇报会上,市人大代表刘昌质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要适当控制产业规模,注重产业品质的提升,同时要做好交通、水利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效益。“更关键的是需要组建农业产业科技联盟,培育农业科技人才,服务基层农业生产。”三条建议得到了广泛认同,也为与会人员提供了新的思路。大家逐一记录整理,为接下来建设“巴蜀鱼米之乡”献计献策作好准备。

  泸州市人大常委会已将围绕农业产业发展的依法履职行权列入全年重点工作计划,接下来将持续聚焦农业生产的热点、难点开展工作,服务“巴蜀鱼米之乡”建设,助力泸永江三地融合发展“加速跑”。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