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为民|三位“村支书”代表 情系村民谋发展

时间:2023-08-07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席茜 通讯员 高朝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洛宁县,有三位代表是来自乡村振兴一线的村支书。他们有人以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的职责与担当,有人履职尽责显担当,有人发展红色旅游,实施乡村振兴,已经成了带领村民致富的“领头雁”。让我们一起听听这三位基层“村支书”人大代表们的履职故事。

王松武

  王松武:以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的职责与担当

  省人大代表、洛宁县长水镇长水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王松武。王松武自担任人大代表以来,始终牢记代表身份,时刻牢记代表使命,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发挥代表作用,紧密结合本职工作,为促进人大工作开展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履职为要,主动作为,认真践行代表职责。作为基层代表,不管平时工作多忙,都合理安排时间,主动到田间地头、群众家中、企业生产一线,收集民情民意,听取群众呼声,聚焦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事,认真收集归纳总结,为提出有质量的建议储备详实的第一手材料。先后提出解决正好铅笔厂升级改造项目资金、加大对“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支持、要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等建议7条,有力地推动解决了重点项目资金难题,促进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进程。

  以民为本,聚焦主责,积极发挥代表作用。能够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抓组织带班子、提升村内基础设施、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不等不靠,想方设法筹资70万元建设了乡村振兴馆,改造提升党群服务中心,并增聘专业人员在便民服务大厅为民办事,让群众少跑腿多办事。作为村党支部的火车头,充分发扬“三牛精神”,整合集体土地资源,设立专业园区,建设铅笔制作、蔬菜大棚、农产品加工等扶贫产业项目,长效稳定保障群众增收,村级集体经济由原来不足3万元发展到40万元,人均纯收入由原来不足4000元发展到16800元。在抗击新冠疫情战役中,他自愿冲在疫情防控一线,带领村“两委”干部开展送菜上门、爱心募捐、设卡值守、义务消毒等活动。在他的带领下,长水村先后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省级党建示范村”,他也被授予全省“五个好”村党支部书记、“河南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河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洛阳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白光武:人大代表为人民 履职尽责显担当

  洛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洛宁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兴华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洛宁县兴华镇沟门村党支部书记白光武担当尽职责,始终将村民困难和需求放在心上,通过走访、接访、座谈、谈心等多种方式,收集民情民意,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以“彰显特色、效益优先、示范带动”为主线,坚持党建引领,擦亮生态底色,推进产业振兴,探索出了一条新农村发展的崭新路径。依托村内重点文旅项目—竹梦小镇园区,建立村企结对帮扶机制和产业发展项目机制,带动群众就业20余人。积极动员村民参与“人人持证”培训,大大拓宽了村民的就业和增收渠道。为村集体争取资金提升村内环境,新建公厕1座、生态停车场,并完成党群服务中心院内柏油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服务,并逐步做到“去行政化、去形式化、去办公化”。坚持把联系选民、走访群众作为履行职责的重要前提,主动积极走访联系选民,广泛听取和征求意见和反映,反映比较集中的农村养老、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等问题,积极谋划打造沟门村养老助老服务站,按照“集中+互助”养老模式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并与赡养人子女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积极督促子女自觉承担责任。打造“沟门书屋”,定期开展活动,打通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最后一公里”;完善“互助养老之家”设施,为全村58名65岁及以上的农村留守、独居及困难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娱乐休闲等服务。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白光武表示,面对未知的挑战和机遇,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进步,唯有不停思考才能向前,将强化政治引领,以更坚定的政治意识保障高质量发展。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确保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找准人大服务大局的着力点,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民生实事等中心工作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要用好监督利剑,以更积极的作为服务发展大局。聚焦发展第一要务。对群众重点关注的民生项目开展专题调研、跟踪督办、集中视察等监督活动,扎实开展依法监督,高质高效地解决一批群众所思所忧所盼民生问题;坚持代表主体,以更扎实的履职践行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向选民述职,提高自身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李超林:发展红色旅游,实施乡村振兴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村“官”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虽然只是普通的基层干部,但是“人民选我当代表,我便只顾风雨兼程”。洛宁县底张乡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底张乡中高村支部书记李超林说。李超林曾获得洛宁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带领村集体先后获得“洛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洛宁县五星支部”、“洛宁县五四红旗团支部”等众多荣誉。在践行人大代表履职尽责,服务选区选民中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在村“官”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闪光。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怎样才能为民代言,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切实履行代表职责,始终是李超林代表的第一信仰。人大工作对法律和程序要求极为严格,于是他就努力学习《宪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增强人大意识和法治观念,同时也认真学习党史,强化理论武装,公仆意识,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工作方法,调研能力,建议水平。

  李超林代表深知,作为一名农村支部书记,一个村的领班人,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带领全村群众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中高村是革命烈士李翔梧的故居,具有先天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他就积极响应国家发展乡村旅游政策, 带领群众挖掘李翔梧烈士的丰功伟绩,建立展览馆,开发红色教育基地,取得了巨大成功,先后被授予“洛阳市红领巾校外活动基地”、“洛阳市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等荣誉称号。该基地的“三余书屋”被中宣部授予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乡亲们也因此尝到了红色文化旅游带来的甜头。同时,他还带领中高村群众发展村集体经济,成立“一约四会”组织,建设乡里中心,在去年三清两建工作中把村内的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基督教堂收归集体,重新装修改造后成为“百姓食堂”,村民们在此食堂办理红白事包桌,完全按照红白理事会的规定,享受最大优惠,受到广大群众一致好评。

  李超林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农村的广阔天地,不仅仅是村“官”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也是村“官”磨炼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更是我们展示青春风采的最好舞台。他会充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机会,勇挑重担、扎实工作,在劳动中学习知识,在淳朴的生活中收获感动,做好为民办事的“办事员”。


编辑:席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