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豫全国人大代表护航种业发展:小小的种子 大大的能量

时间:2023-07-14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王紫仪)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小小的种子不断吸收土壤与环境给予的养分,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也许已经集聚了巨大的能量。近日,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到济源、焦作就种子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暨专题调研。部分驻豫全国人大代表参与执法检查。

  2022年3月1日起,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施行,种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此次修法加大了种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旨在最大程度激发种业原始创新活力。

  亮点一:扩大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范围及保护环节

  修改后的《种子法》第二十八条扩大了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范围及保护环节,将保护范围由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延伸到收获材料,将保护环节由生产、繁殖、销售扩展到生产、繁殖和为繁殖而进行处理、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出口以及为实施上述行为的储存。

  亮点二: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

  实质性派生品种是对原始品种进行简单修饰后育成的衍生品种,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是一项旨在防止“生物剽窃”,提醒育种者要尊重与保护他人的育种创新成果,激励育种原始创新、种质资源开发者与种质资源后续利用者和生物技术发明者商业利用的利益分享机制,有利于形成公平诚信有序的种业营商环境。

  《种子法》第二十八条、第九十条提出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明确了实质性派生品种定义,规定了实质性派生品种以商业为目的利用时,应当征得原始品种的植物新品种权所有人的同意。

  亮点三:完善侵权处罚赔偿和行政处罚制度

  为提高对侵害植物新品种权行为的威慑力,将惩罚性赔偿数额的倍数上限和法定赔偿额上限进行调整。对生产经营假、劣种子行为加大行政处罚力度。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在促进种业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肩负重任。如何护航种业发展?驻豫全国人大代表们有话说。

  加快育种创新 培育一批突破性农作物新品种

  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周口市农科院院长杨青春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快育种创新的建议“我们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加强分子标记、基因编辑等育种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超高产优质多抗小麦、高蛋白和高油大豆、高油酸花生、高淀粉玉米、宜机收芝麻等主要农作物育种上潜心攻关,实现种质资源研发和育种创新的新突破。”杨青春说。“只有选育出更多更好的突破性农作物新品种,加快推进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创新,才能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种子品牌。”

  加强种源创新和农技推广 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

  民以食为天,粮以种为先。对于农民而言,种子是一年收成的指望,对于国家而言,种子更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筹码。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汤阴县宜沟镇向阳庄村、三里屯村党支部书记葛树芹认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在“一粒种子”上下更大功夫、做更大文章,是为了让每个人吃得更好,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她建议国家设立推广的专项资金,促进优良的品种、先进的技术推广应用到生产中,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在“品种繁育+农机装备+农艺推广”上做文章 中原农谷大有可为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过去,培育一个小麦品种至少需要8年,现在只需要2年。“推广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设想一批”,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学院河南省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茹振钢培育小麦品种的秘笈。

  “中国人种的品种必须由中国人来育成,这是核心。”茹振钢认为,“我们只有掌握了品种的培育权,掌握了品种产生的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掌握我们粮食生产的主动性,才能保障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装中国的幸福粮。”

  好土地、好种子,才能打出好粮食。在茹振钢看来,在“品种繁育+农机装备+农艺推广”上做文章,中原农谷大有可为,必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编辑:王紫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