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达州人大:内行“出征” 代表“亮招”

时间:2023-06-28  来源:“四川人大”微信公众号

  “代表们有了专业‘练武场’,大家履职的积极性都变高了!”达州市通川区监察司法人大代表专业小组组长唐隆茂兴奋地介绍。

  2023年3月,随着达州市首个人大代表专业小组联络站——通川区卫生健康人大代表专业小组联络站的挂牌,全区专业行业领域中的人大代表有了正式的“用武”之地。随后,涵盖法律行业、农业农村、消费服务等行业、领域的代表专业小组联络站依次成立,问民情、促发展、解民忧、聚智慧……一系列履职活动的开展,展现了平台“搭”起来、小组“活”起来、代表“忙”起来的履职新状态。

  发挥专业优势,搭“台”为民

  2022年初,聚焦市、区重大战略部署,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达州市通川区人大常委会遴选出150余名具有较强专业知识、从事有关行业、熟悉有关工作及法律法规的省、市、区级人大代表,组建了16个人大代表专业小组。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结合人大履职新形势的需要,今年3月,该区正式将代表专业小组精细整合为11个,进一步提升履职实效。

  “建言支招的精准性,是人大履职的关键所在。”在今年的人大代表专业小组工作推进会上,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何世清抛出了问题:如何规范活动阵地、开展专业活动,真正让代表“突出专业、履职为民”?

  通川区人大各专门委员会闻令而动,在条件较好的代表专业小组中探索建立代表专业小组联络站,将专业小组联络站作为代表专业小组活动的平台和基地,开展专业履职活动。

  在刚刚挂牌的农业农村代表专业小组联络站里,代表们围坐一堂,聚焦“擦亮粮食大区招牌、积极推进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座谈交流,代表们围绕解决思路和办法纷纷使出“真功夫”。

  “以前参加视察调研等活动是‘无话可说’,现在是‘滔滔不绝’,感觉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农业农村代表专业小组成员程海洋表示。

  开展专业活动,躬身入“局”

  “药费降了,检查费又变高了,医疗费降不下来,老百姓真的太难了”“排队一小时,看病十分钟,医生是不是太敷衍了”“医保报账困难的问题还是很严重”……

  6月10日,在通川区红十字医院的卫生健康人大代表专业小组联络站里,20余名医疗卫生行业的代表齐聚一堂,就“倾听民声、解决看病贵、看病难”展开恳谈,面对面听取行业选民意见和心声,提出改进措施。

  卫生健康代表专业小组联络站站长、市人大代表陈学泮对养老服务问题十分关注,他提出的《关于养老机构发展的建议》《关于减免养老机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建议》均得到采纳,并实现了成果转化。针对代表专业小组的设立,他说:“履职专业化,专业小组的‘专’才能够更有效地彰显,人大的履职活动都可以借助专业小组联络站,进行解剖式深度调研,起到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作用。”

  为让代表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为民服务、为民代言、为发展献计,该区改变以往“进家入站”按选区划分的限制,将同一个专业类别、同一个行业领域的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整合到一个专业小组联络站,通过聚焦代表专长的“组队”模式,让履职合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让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依托联络站开展专业活动,代表专业小组履职实现了常动长新!”城乡环境资源保护代表专业小组组长张世龙说。

  聚合专业力量,亮“招”出彩

  “用武之地更大了!”拥有实体制造业代表、高科技研发人才双重身份的包志才,在微信群互动交流是他每天的“必修课”。“群友都是和我同行的代表,讨论的议题跟我的工作内容密切相关,大家的建议为我们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少好思路。”

  为了更方便代表履职,各代表专业小组联络站还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将代表小组按专业全员邀请入群,并及时把代表们提出的“精华成分”,以调研报告、代表建议等渠道向党委或政府部门反馈,及时开展“回头看”,代表的专业水平得到了充分发挥。

  “专业代表就是不一样!”伴随着履职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不少代表专业小组迅速在通川区“走红”。

  监察司法代表专业小组围绕《达州市农贸市场管理条例(草案)》交流讨论,对条文条款、用语用词提出修改意见;卫生健康代表专业小组牵头医护人员,组织开展义诊义治、健康教育宣传等活动;工业经济代表专业小组邀请入驻企业代表进行交流座谈,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

  “代表专业小组有了活动阵地,履职更精准、措施更专业、效能更突出。”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涛表示,专业代表的“智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新时代的通川区人大代表工作迈出了稳健步伐。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