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堂间的人大代表联系点,一起走入奉贤庄行

时间:2023-06-08  来源:“上海人大”微信公众号

  奉贤区庄行镇素有花米庄行的美誉,棉花、稻米成就了庄行镇六百余年的生生不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坐落于庄行镇的存古村村容美丽整洁、果蔬长势喜人。这里有一个特殊的人大代表联系点,就在镇人大代表郁梅英家中的客堂间。

  村民“串个门”就把问题反映了

  郁梅英的家是一座中式小洋房,门口挂着“人大代表联系点”铭牌,外墙上有一个印有二维码的红色信箱,写信或扫码便可以反映问题。步入客堂间,可见一套中式沙发,一张大大的长桌上摆放着入驻代表的台卡和联系点去年刚刚获得的荣誉——人大代表“家站点”市级示范平台水晶奖杯,刚冲泡的热茶散发着袅袅茶香。这就是代表和村民“拉家常”的地方,浓浓的生活气息让人轻松舒适。

  2021年年底,郁梅英当选镇人大代表,她主动提出将联系点设在家中。经过筹备后,次年年初,这个联系点就“开门迎客”。入驻的代表除了郁梅英,还有镇人大代表、存古村党支部书记黄记强。

  之所以将联系点设在郁梅英家中,镇人大也有许多考虑。镇人大主席朱静英说:“联系点如果设在村委会,老百姓会觉得拘束,建在客堂间能在与选民拉家常中听到更多真实的声音。”而且,郁梅英群众口碑好,村民遇到事情都喜欢找她说道说道。这样,村民“串个门”就把问题反映了。

  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要服务好群众

  去年2月,村民沈寅光找到黄记强,说存古村和芦泾村交界处一条道路破损严重,平日往来人员虽不多,但春节期间村民走动频繁,存在安全隐患。黄记强在实地踏勘后发现,破损道路属于芦泾村管辖范围,便将问题上报至镇人大。三天后,这件事便有了回音,在镇人大的协调下,道路的修复工作交由相关单位完成。

  村民朱梅权的娘家在松江叶榭镇兴达村,通往叶榭的路曾经坑坑洼洼,骑电瓶车经过颠簸得很厉害。恰逢去年7月存古村试点道路“白改黑”项目,朱梅权希望扩大改造范围,将边边角角的道路也进行沥青改造,便和郁梅英说起了此事。因涉及松江区,郁梅英和黄记强想到了庄行镇与松江叶榭、金山亭林的“毗邻人大”平台,由庄行镇人大与叶榭镇人大进行沟通。结果怎样?台账上的办理结果显示:“叶榭镇兴达村明确表示配合我村同步进行改造;庄行镇领导已明确表态可以增加道路改造数量。”“真没想到,我也就这么一说,他们马上就行动了,现在路都已经修好了。”说起此事,朱梅权连连称赞。

  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载体,发生在联系点的事还有很多。“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要听民声、解民忧,服务好群众。”黄记强说。

  小站点带来大辐射

  在言传身教之下,郁梅英的大儿子郁涛成为一名村干部,二儿子郁喆文发挥律师的专业优势,在村里设立免费法律援助点,还被聘为人大立法信息采集点的采集员。黄记强认为,“联系点拓宽了我们和百姓的接触面”,对村委做好工作有很大助力。

  当然,联系点产生的效应不止这些。据朱静英介绍,庄行镇各联系点通过“固定+流动”“线下+线上”的形式扩大民意收集的范围,除了在固定站点接待选民,代表还深入田间地头、村民家中亮身份、听民声;“线下+线上”则立足于农村面对面交流效果更佳的现状,为不同情况的村民提供了多元的发声渠道。近年来,镇人大推出了一系列创新工作方法,确保群众反映的事项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例如,探索实事项目清单、任务统分派单、建立问题账单、定期通报晒单的“四单工作法”履行好监督职能;将各级代表划入三级网格,开展“入百家门、察百家情、听百家意、解百家忧”行动,更好为群众解决问题;开展“花米庄行民呼我应一线为民”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八个一”(一月一收集、一季一培训、一季一视察、一季一晒单、一年一评比、一组一主题、一组一调研、一爱一温暖)履职实践活动。借助这些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百姓心中的影响不断扩大。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