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西工区人大:“零距离”听民意 “面对面”解民忧
时间:2023-04-21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贺志泉)“60岁独生子女费用怎样发放?”“中医院门口经常道路堵塞,建议有关部门进行合理规划”“可以和我们讲一下社保缴纳、养老待遇相关的政策吗?”“孩子要上小学了,想了解一下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在接待现场,西工区人大常委会领导耐心听取群众诉求,认真详细记录,并不时询问了解具体情况。“我们将收集到的有关政策方面的问题统一梳理,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针对大家关心的政策问题予以解答”“关于学生的课后延时服务和学生用餐卫生问题,区人大常委会将结合辖区实际开展调研”……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区人大常委会领导详细解答,带着感情,做好群众接访工作。
为加强区人大常委会与人大代表及群众的联系,夯实人大工作的民意基础,发挥人大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渠道作用。近日,西工区人大常委会领导走进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代表和群众,征求代表意见,倾听群众心声,解决实际问题。针对积极推进课后延时服务和保障学生校园用餐安全,区人大王城街道工委按照《西工区人大常委会关于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的要求,组织部分辖区人大代表,走进芳林路小学、市直机关第二幼儿园等地开展调研。
在市直机关第二幼儿园代表们实地参观了学校厨房以及孩子们的用餐环境,对于幼儿园明厨亮灶制度、每周五公布食谱、定期召开伙委会,邀请家长对菜品进行品尝,并收集家长意见的一系列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孩子们吃得安全健康与否,不仅是家长们关心的,更是全社会需要重视的。学校食堂非小事,监管工作不仅需要学校的亲力亲为,更需要教育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各司其职。
在芳林路小学代表们通过实地参观、走访学生、老师以及家长,详细了解了课后延时服务相关内容。课后延时服务以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开展兴趣活动为主,将学生学习与个性发展完美结合,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西工区自2020年实施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以来,力求将“接送难、看管难”的“民生痛点”转变为“顺民意、暖人心”的民生工程。不少学生家长表示,学校的延时服务活动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课后学习环境,充分培养学生良好兴趣爱好、开拓视野、内容丰富、效果显著,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群众的诉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要把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变为‘履职清单’”。西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文波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人大代表联络站既是打通服务百姓“最后一公里”的桥梁与纽带,也是密切联系群众,畅达民情民意的重要窗口。全区各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要发挥好职能作用,进一步提质增效,通过进站接待,出站走访的方式,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努力把人大代表联络站建成为“宣传站、民意窗、连心桥、监督岗、大课堂”。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