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站 管好站 用好站——内乡县城关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点赞何来?

时间:2023-03-17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王紫仪 通讯员 许圣义 赵彩霞 张素珍)“想不到内乡县城关镇人大‘人大代表联络站’搞得这么棒!”2023年二三月份,河南省鹤壁、安阳、信阳和南阳等地的兄弟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及乡镇人大主席团纷纷莅临南阳市内乡县城关镇观摩“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观摩期间,无不啧啧称赞。

  内乡县城关镇地处内乡县城中心区域,总面积9.75平方公里,下辖6个村,6个社区,7.2万余人。2022年以来,该镇党委、人大非常重视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规范建“家”、精心管“家”、高效用“家”,目前,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早已成为代表开展履职活动的重要载体,成为各级人大代表闭会期间开展活动、联系人民群众的平台,成为新时代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其主要做法有以下三点:

  一是“建好站”。内乡县人大代表、城关镇党委书记王世洋说,“人大代表联络站”既是人大代表联系广大选民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之家要想发挥作用,就应安家为本。城关镇党委非常重视人大代表联络站的硬件建设,特意在毗邻内乡县衙风景区的县城闹市区中心黄金地段,投资120多万元,辟设县街街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坚持做到“六有”,即有牌子、有场所、有电脑、有桌椅、有专用橱柜、有资料。固定场所的选择以“科学设置、因地制宜,方便代表开展活动”为原则,科学选址,如利用镇机关和村居的办公用房等。软件设施坚持做到“七有”,即有经费、有组织、有制度、有计划、有台账、有代表信息、有履职档案。并集思广益,制定完善了《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职责》、《代表活动制度》等有关制度,保证代表开展活动的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是“管好站”。首先,建立完善管理机制,通过确定专人负责管理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日常工作事务,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其次,确保经费保障到位。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对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支持,专款专用,保证人大代表之家正常运转;其三,完善考核机制。目前进站人大代表75名,其中人大主席团成员11名,县人大代表22名、镇人大代表53名。把“人大代表联络站”纳入人大年度目标考核范畴,定期对“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设和活动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实行人大代表活动考勤、履职登记制度,年底统一考核,作为评选优秀人大代表和推选考核干部的依据。

  三是“用好站”。建好站是基础,管好站是前提,用好站才是关键。首先,把代表联络站建成提升代表素质和履职能力重要舞台。组织代表定期开展集中学习宪法、代表法、选举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就如何写好代表议案建议、如何审议“一府两院一委”工作报告以及如何开展视察调研等进行履职培训,使代表成为业务精通的带头人、知情知政的明白人。其次,使之成为收集社情民意重要场所。在人大代表之家开展代表接待选民活动,使每位代表都有与选民直接联系交流的机会。接待中对选民反映的问题和意见,认真听取和记录,建立台账,实行“销号”制度,落实责任人和办结时限,属于本级办理的,要马上办理,属于上一级办理的,要尽快转交县人大常委会的相关部门处理,及时向群众反馈,力求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答复。近两年来,城关镇的县镇人大代表们共提出意见建议23件,其中属于社会保障(低保)方面10条,文教卫生方面3条,土地房建(含拆迁及征地)7条,社区管理3条。驻该镇的县人大代表提写的议案大多得到县人大和县领导的重视,全部都由县里批转有关部门和单位办理。特别是近两年来,人大代表为背街小巷百姓呼吁奔走,建议监督县镇政府完成背街小巷道路硬化改造12条近25公里,投资270多万多元。老百姓出行更加便捷,民生大为改善,赢得了民众点赞。尤其是县镇代表就电梯安全紧追不放,监督应急管理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电梯管控“法制化、规范化、常态化”,进一步拧紧了全县电梯安全的“阀门”,切实防范“电梯吃人”,体现了人大代表的务实作风和为民情怀。其三,把代表联络站建成展示全县人大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窗口。内乡县城关镇县衙街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地处内乡县城中心地段,毗邻全国AAAA级风景名胜地——内乡县衙,近两年来,内乡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先后在县衙街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国内外参访团170多个2500多人次,组织召开县内外工作座谈会、交流会、汇报会、协调会和学术研讨会150多场3750多人次,……城关镇县衙街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堪称全南阳市利用率最高的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

编辑:王紫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