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代表的“小目标”丨驻豫全国人大代表裴春亮:加快建设河南红薯产业集群 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间

时间:2023-03-11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编者按:时序三月,春和景明,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如约而至。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新时代展开新蓝图,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亮相盛会。省人大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新一届代表的‘小目标’”系列报道,邀请驻豫全国人大代表聚焦民生幸福,共绘美好图景,讲述他们新征程上的新期待。

805c8803b1e14e4bbada25cf958fbdb2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贺志泉)“我是第四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每一次当选后我都更有干劲儿,更觉责任重大。”作为新一届代表,裴春亮说他的“小目标”就是加快建设河南红薯产业集群,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间。

  人物名片:裴春亮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

  小目标:加快建设河南红薯产业集群,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间

  “我在2022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已经提交过《关于建设河南红薯产业集群的建议》,今年再次围绕红薯产业发展呼吁。”裴春亮介绍,据调查,全国红薯种植面积保持在620万公顷左右,总产量稳定在1亿吨以上,红薯生产主要分布在河南、四川、山东、湖南、湖北、安徽等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最大的红薯产地就在河南省。

  作为来自太行山区的农民代表,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裴春亮所带领的裴寨村立足本地红薯优势,举办红薯粉条文化节、注册“裴寨村”商标,创办酸辣粉企业,建设食品产业园,展开一场“红薯革命”。“今年政府报告提出,‘立足特色资源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增收,’听后信心更足、干劲更大了。”裴春亮说,

  据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统计显示,全国80%以上酸辣粉是“河南造”,已形成酸辣粉甘薯种植、粉条加工、汤底料包、工艺设备、包装销售全产业发展链条,构成百亿级食品产业。

  裴春亮认为,红薯产业的发展才刚刚开始。如果能把红薯产业升级扩容增量,形成全国性的现代化红薯产业集群,通过上下游产业链的叠加效应,这将是成千上万亿的产业价值,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红薯产业链条长且增值潜力大,符合现代人绿色健康食品需求。此外,发展红薯产业有利于带动偏远地区农民持续增收,扩大农村就业,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

  为此,裴春亮建议:一是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设一个国家级的薯类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立足红薯主产区,依托科研院所,结合龙头企业,从育种技术、加工工程技术和薯类培训推广三方面入手,形成红薯育、繁、加工和推广技术体系,促进红薯产业健康发展。加强专用品种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开展红薯专用、高产、多抗新品种的选育、繁殖技术研究,建设优质红薯育苗基地。建立高效种薯种苗繁育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高效轻简化栽培技术、安全贮藏保鲜物流配送技术等标准化集成技术体系,完善红薯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大力开展薯农培训,示范推广新品种栽培技术,扩大良种繁育面积,提升红薯产品质量。

  二是补链强链,在红薯产地尽快建设规模化红薯淀粉精深加工生产线。红薯淀粉提取的同时还可以从薯渣中提取膳食纤维、从废水中提取蛋白粉等,其产值高出淀粉10倍以上。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尽快建设日产1000吨以上的淀粉生产线,发展精深加工,促进红薯综合开发利用,延长产业链。

  三是创新金融支持,建立农民、合作社和企业利益共享机制,构建互惠互利、多方共赢的长效机制。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对接红薯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本、科技、人才、土地等要素向红薯产业集聚。比如河南省出台的《河南省酸辣粉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 年)》就非常及时,操作性强。要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推进金融创新,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政策协同作用,围绕红薯全产业链,探索农村产业多类型融资模式,重点支持农民发展规模化种植资金需求、合作社收储红薯资金需求和加工龙头企业流动资金需求。通过金融方式建立多形式利益共享机制,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让农民从农业提质增效中获得收益,从二三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中分享利润。

66e02517082640608a242d406197253e


编辑:贺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