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硬”行业如何“强者更强”——“走一线 看创新”系列报道之一

时间:2023-03-10  来源:河南日报

  编者按

  今年全国两会上,科技创新话题备受关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1年以来,我省积极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工作,将其作为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动员全省高校、科研院所投身研发全覆盖工作,极大激发了企业创新热情,由此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千亿元大关。本报记者蹲点创新一线,推出系列报道,探访不同类型企业高质量发展背后的“创新密码”。

  河南日报记者 尹江勇

  3月8日,记者一走进业内称为“三磨所”的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就留意到院内草坪上矗立的一台金色装备在暖阳下闪闪发光。

  “这是1965年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研发出的中国首台铰链式六面顶压机,它实现了我国人造金刚石的量产。”三磨所科技发展部部长孙冠男,自豪地讲起这台“功勋设备”的故事。这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六面顶压机推广后,成为我国超硬材料产业的基础装备。

  超硬材料及制品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牙齿”。今天的中国,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全球超硬材料及制品大国,其中人造金刚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5%以上,河南省的人造金刚石产量则占全国产量的80%。

  然而随着行业快速发展,上游原材料生产企业的装备升级需求越来越迫切,基础装备技术的落后,已成为制约产业提质升级的瓶颈。只有造出缸径更大、功能更强、寿命更长的新型六面顶压机,才有可能生产出更大尺寸、更高品级、更低成本的人造金刚石,抢占行业竞争的制高点。

  令人欣喜的是,这一瓶颈在去年被“打破”。三磨所牵头研制出的最大缸径达1000毫米的系列高性能新型锻造六面顶压机,一推出就得到了国内行业的高度认可,供不应求。“更重要的是,这项成果全面提升了超硬材料行业装备整体技术水平,进而带动多项合成高性能超硬材料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有效促进了超硬材料生产企业的产品提质升级。”孙冠男说。

  能够如此迅速取得这一成就,创新联合体的作用功不可没。2022年,我省成立了首批12家创新联合体。其中,由三磨所牵头,联合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黄河旋风、力量钻石等行业优势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组建了“河南省高端超硬材料及制品创新联合体”。

  “创新联合体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们行业产、学、研脱节的问题。”孙冠男解释,针对企业提出的实际需求,三磨所牵头整合行业优质资源,由高校进行装备合成工艺的研究,研究所进行主机装备制造,将需求、研发与制造“黏合”起来,聚力攻克“卡脖子”难题,极大缩短了研发周期,实现了这一高端装备的产业化突破。

  成立创新联合体,还有力推动了河南省超硬材料产业创新中心等一批产业高端创新平台的创建,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源头技术供给;同时有效缓解了行业发展面临的高端人才短缺和青年人才培育难问题。

  “通过建立人才交流合作机制,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来学校做兼职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同时,我们的学生每年到企业实习、实训。”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瑞波告诉记者。

  过去培养一个技术员至少需要5年时间,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这种新模式大大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目前,三磨所已经与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哈工大郑研院等结合,建立了企业导师、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后课题等人才培养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虽然是超硬材料及制品大国,但高端市场仍以进口为主。“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13类超硬材料类商品进口平均单价是出口平均单价的4倍。”孙冠男说,这表明国内行业在高端技术领域还存在差距。创新联合体未来的目标,就是要整合全产业链的创新力量,形成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引领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