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动经济快速恢复之基础设施篇 | 开足马力赶进度 基础设施展新颜

时间:2022-11-28  来源:河南日报

  核心提示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省委、省政府抢抓国家政策窗口期,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实施了一大批重大项目。初冬时节,中原大地掀起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各地施工建设开足马力,为我省夯实发展基础、加快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和动力。

  周口:引江济淮“叩门”航运乘势“出圈”

  河南日报记者 方化祎 李昊

  11月23日上午,冬日暖阳照在鹿邑县后陈楼水库清澈的水面上,远远望去,这座小型水库像嵌在大地上的一个闪闪发光的“宝葫芦”,当地群众给它起名“玉清湖”。

  行走在鹿邑县引江济淮主体工程沿线,记者发现,每一处工程几乎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属于引江济淮工程江水北送的一部分,总投资76.5亿元,主要任务以城乡供水为主,兼顾改善生态环境。有专家将工程建设内容归纳为“两条河流、三条管线、四座水库、五个泵站”,范围涉及河南省7县2区,惠及人口约870万人。在周口,直接受益的就有鹿邑县、郸城县、淮阳区和太康县。

  “目前,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河南省引江济淮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卫兵介绍。

  随着引江济淮工程通水日期的临近,安徽、河南等沿线各地都加紧研究如何用足用好这项“民心工程”。“它既是一条输水河道,也是一条生态绿道、航运通道、文化廊道,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有关专家表示。

  据了解,引江济淮工程从南到北分为三段: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处在长江与淮河之间的江淮运河,航道全长354.9公里,预计将于年底前通水通航。

  这将为周口带来巨大的发展红利。在周口中心港,几位长期跑船的“船老大”听到消息非常兴奋:现在周口港船舶进入长江主航线的航程约900公里,江淮运河通航后,船走江淮运河从安徽寿县至芜湖直接进入长江,航程一下缩短近400公里,可有效节约时间、降低成本,“省下的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呀!”

  今年6月以来,周口市港航管理局召开了6次航运企业代表座谈会,问需求、找货源,研讨航路、优化流程。“面对引江济淮工程带来的机遇,周口已有7家航运公司,内地59家大宗货物运输企业,1500艘周口籍内河船舶主动参与开辟新航线,开拓新市场。”周口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长于海涛说。

  于海涛告诉记者,江淮运河通航,将结束沙颍河淮河水系与长江中上游地区水运不畅的历史,构建淮河水系第二条通江入海通道,并与沙颍河、合裕线、芜申运河航道连通,形成一条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国第二条长度超过1000公里的南北水运优质航道。“受益于此,周口的‘朋友圈’将越来越大,与长江中上游城市群联系更加紧密,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于海涛表示。

  焦作:高速公路“高速”建

  河南日报记者 陈学桦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成安林

  11月24日,冬日的阳光洒在沿太行高速公路焦作至济源段一标段1号制梁场。施工人员有的在加工绑扎钢筋骨架,有的在卸装、调试生产设备,有的在给模板打磨喷漆……现场一片忙碌景象。

  50岁的钢筋工刘海红每天重复着成百上千次钢筋施工步骤。“搭起主体工程的基础‘骨架’,后续施工才能顺利开展。”他抬头望着预制好的梁板说。

  “制梁场实现了流水化作业、模块化设计、标准化施工,采用先进的钢筋加工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品质。”沿太行高速公路焦作至济源段建设单位一标段项目经理张豪华介绍,截至目前已生产预制梁板76片。

  去年6月,作为我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第一批开工项目之一的沿太行高速公路焦作至济源段项目开工建设。这条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省际通道,在焦作市境内有39公里。

  焦作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郭凯介绍,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整合沿线旅游、工业和矿产资源,加快太行山沿线工业区、城市群的发展,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网络的整体效益和服务水平。

  从一标段1号制梁场一路向西20余公里,中交一公局焦作至济源段项目二标项目经理杜海峰正带领工友们架设云阳河大桥箱梁。

  “箱梁是桥梁的‘骨骼’。云阳河大桥全长217米,共有预制箱梁56片,本次架设箱梁长30米。”杜海峰说,截至目前,云阳河大桥已完成了下部施工及箱梁预制,并于11月20日完成了第1片箱梁架设,预计半个月后大桥全线将架设完成。

  “截至目前,沿太行高速公路焦作至济源段项目焦作境内累计完成26.3亿元,占总投资的46.7%;本年完成投资14.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3.7%。”沿太行高速公路焦作至济源段建设单位河南焦源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代步青介绍。

  近年来,焦作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两个确保”、再造发展优势,全力谋划推进总里程约480公里、总投资约600亿元的11个高速公路项目,创下了多年以来高速公路规划里程最长、建设项目最多、投资力度最大、辐射范围最广的新纪录。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进行了再部署,这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焦作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原红波说,该局将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奋力迈进“交通强市”建设新时代,努力当好焦作现代化建设的开路先锋。

  贾鲁河上施工忙

  河南日报记者 谭勇

  11月25日,天气晴好,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尉氏段后曹闸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一座现代化的大型拦河闸拔地而起。目前,后曹闸下部结构施工已经完成,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一年前,全省重点水利项目暨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集中开工动员会在这里举行,揭开了这项河南省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序幕。

  “工程沿线跨4个省辖市10个县(市、区),本轮疫情以来,全线8个施工标段中,除位于周口境内3个标段影响较小外,其余5个标段均受疫情影响较大。不过,从11月4日开始,各个标段工作面开始陆续恢复施工,目前复工已达80%。”邹根中介绍。

  一年300天以上都在施工现场忙碌的邹根中,是河南贾鲁河环境综合治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也是整个工程现场总负责人。

  邹根中最在意的是保质保量保进度。作为我省灾后恢复重建的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关注度高、投资额大、治理标准高、工期紧、战线长、范围广,涉及县区多,惠及人口众。

  “难不难?综合治理工程总长302.41公里,为尽早发挥项目作用,建设工期由3年缩短至2年,加上中间疫情影响,汛前为完成河道疏浚和堤防填筑任务,几乎天天在工地上跑,真的很难!”邹根中话题一转,说:“再难也要迎难而上!”

  连日来,参建各方正在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加大了人力、物力、机械设备等资源要素投入,科学组织施工,攻坚克难,抢抓工期,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如期完成各项节点目标任务。

  在贾鲁河西华县闫岗节制闸段,新建拦河闸工程从下到上闸墩全部浇筑完毕,宽宽的闸室,厚厚的闸门已安装到位,工人们正在加紧对节制闸上部结构进行施工,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

  “近期我们加大了资源投入,目前投入各种脚手架钢材500多吨,投入人员160多人,7扇闸门全部安装完毕,交通桥、检修桥全部安装完毕,比原来计划的工期提前了一个半月。”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一标段项目经理柳伟说。

  如今,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河道开挖、疏浚及堤防填筑施工已全部完成,6座拦河闸均已完成闸室底板浇筑,正在进行上部结构施工,其他建筑物施工有序推进。截至11月24日,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5.28亿元,占总投资的61%,今年累计完成投资40.10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98%。

  仅一年时间,贾鲁河治理初见成效,沿线河畅水清,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汛前完成河道开挖和堤防填筑施工”关键节点目标任务已全面完成,创造了河南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贾鲁河速度”。

  不仅如此,工程防洪减灾效益初步显现。2022年汛期,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先后成功抵御了3次较大洪水过程,实现了洪水安全过流、顺利下泄,确保了工程安全和防洪安全。

  “河道更宽了,大堤齐整了,晚上睡觉也不怕大水来了。”尉氏县庄头镇后曹村80岁的老人曹流海说。

  短评

  紧盯“乘数效应”下实功

  丁新科

  经济要发展,基础设施须先行。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其设施网络、设施质量、服务能力直接关系经济体系整体效能。基础设施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是稳投资、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对推动经济结构升级、扩大就业、提高发展质量等意义重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大盘,就要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的“乘数效应”。

  在全国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铁网,实现市市通高铁,公路加密提质,航空网络广泛覆盖,水运通江达海;坚持“四水同治”,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竣工,加速构建现代水网体系;5G网络实现乡镇以上和农村热点区域全覆盖,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方阵……近年来,河南基础设施的变化令人鼓舞,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但对标现代化经济体系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我省基础设施还有不少短板要补,还有巨大提升空间。空间即潜力,主动作为,多做打基础、利长远之事,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先导性、前瞻性作用,就能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今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稳住经济大盘工作方案》,围绕网络型、产业升级、城市、农业农村、国家安全等5大重点领域,着力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推动全省基础设施建设提速。落实好关于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决策部署,我们就能步步为营,为高质量发展持续蓄势赋能。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河道开挖、疏浚及堤防填筑施工已全部完成,沿太行高速公路进展顺利……冬季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期,我省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工程正按计划有序铺展。现在距离年底只有不到两个月时间,各项工作进入冲刺期,各地各部门要增强工作的紧迫感,一天当十天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年度计划,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杠杆效应,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