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原 看三秋 | 小红薯大产业——秋收一线的农业现代化系列观察之三

时间:2022-10-09  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记者 谭勇

  这几天,上蔡县黄埠镇小王营绿色生态甘薯种植基地的红薯成熟了。

  为何称之为绿色生态?基地负责人王留彦给出了答案:这里种植红薯“五不用”,即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除草剂、不用激素、不用转基因。

  “红薯干子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小王营村自古就有种植红薯的传统,曾经家家户户的生活离不开红薯。战争年代及三年困难时期,面临严峻粮食短缺危机,红薯替代主食,挽救了无数老百姓的性命。

  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粮食产量年年增长,人们的生活有了保障,加上过去种植品种老化、产量不高,小王营村红薯产业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红薯浑身都是宝!”返乡创业的王留彦看中了这一点,认为随着人们养生保健意识的增强,红薯的价值一定会被重新发掘。于是,他先后流转了200多亩土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打造了小王营绿色生态甘薯种植基地,并以红薯为原料研发出多种产品。其中,红薯叶红茶被资深茶艺师誉为茶界“新秀”,红薯月饼被食品专家称为开创了烘焙界“新路”。

  “红薯叶红茶、红薯月饼、红薯干、红薯粉丝、红薯叶面条、红薯面条等一系列精加工农产品,延长了红薯产业链,挖掘了红薯的附加值。”王留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往没有深加工时,每亩收入大约几千元钱,现在1亩地的产值在1万元左右,理想状态能达到1.5万元。

  这让村民们开了眼。“没想到红薯还能做这么多产品!我今年种了5亩地,1亩地大约产4000斤红薯,明年我准备多种几亩。”村民王春感慨,“这红火的日子,还得靠红薯啊!”

  “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王留彦计划用两到三年时间,以订单农业、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模式,把小王营绿色生态甘薯种植基地发展到2000亩以上,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

  不仅是小王营村,我省作为红薯生产大省,近几年种植面积在400万亩以上,产量达200万吨以上,位居全国前列。

  “薯类具有产量高、耐贫瘠、耐干旱、抗盐碱、生长季节短等优势,其粮菜兼用、主副共食的特性,既是对大食物观最好的诠释,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要的预备粮。”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中国淀粉工业协会甘薯淀粉分会会长木泰华说,发达国家近年来出现了不少甘薯深加工的休闲食品、主食类产品。

  而在河南,以红薯为主要原料的速食酸辣粉也叫响全国。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统计显示,目前全国80%以上的速食酸辣粉是“河南造”。

  如今,开封市通许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酸辣粉生产加工基地,酸辣粉产能占全国中高端酸辣粉市场份额六成。为吸引甘薯全产业链企业到通许投资兴业,省农业农村厅专门发布了《关于支持通许县酸辣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8条意见支持通许酸辣粉产业发展。

  木泰华认为,河南可以将酸辣粉当作晋级甘薯深加工的重要抓手,通过科技创新引领河南甘薯全产业链迭代升级,赋予甘薯更大升值空间,根据精准营养和个性化以及特殊人群配餐需要,开发营养强化新型产品,用营养健康理念引领甘薯加工产业的发展。

  “淀粉是酸辣粉品质的‘芯片’,河南酸辣粉生产淀粉年需求量在10万吨以上,但本土却缺少红薯淀粉规模化生产企业。”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志刚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阶段薯类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够,仍以农村的家庭作坊、小规模加工企业为主。此外,薯类淀粉加工企业污水排放量大,且资源浪费严重,是环保执法监控重点行业。随着大量的小作坊式薯类淀粉加工企业被关停并转,优势企业的竞争力正在进一步增强。

  “河南可以通过政策引领,一产往后延,涉足淀粉加工;二产两头连,数量和质量并重;三产走中高端。”陈志刚建议,河南酸辣粉产业应以方便酸辣粉产品为纽带,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前不久,“中国酸辣粉之都”落户通许。“通许要变打造酸辣粉‘生产’中心为‘产业’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品牌农业课题组副组长、福来咨询总经理郝北海建议,在红薯产业迭代升级的同时,形成“南有柳州螺蛳粉、北有通许酸辣粉”的品牌效应。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