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其精神 野蛮其体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儿童健康促进工作报告侧记

时间:2022-08-23  来源:中国人大网

  儿童健康成长是每个家庭的愿望和期盼,也是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基础和支撑。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儿童健康促进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儿童优先原则,把培养好儿童、少年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儿童健康工作作出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为儿童健康促进工作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6月2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听取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儿童健康促进工作情况的报告。6月23日,会议对该报告进行分组审议。

6月2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听取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儿童健康促进工作情况的报告。摄影/马增科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儿童健康事关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并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有力助推儿童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报告内容全面详实,分析问题深入,工作安排针对性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儿童健康促进工作成效明显。同时,正如报告所指出的,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仍处高位,超重问题不容忽视,儿童心理健康等方面还存在制度短板。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表示,儿童健康促进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多个部门和社会、学校、家庭等多个方面共同发力,完善机制,综合施策,加大对儿童健康领域投入力度,加快建立和完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

  坚持依法行政 全力推进儿童健康促进工作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关心少年儿童成长成才、谋划少年儿童工作发展进步,激励新时代少年儿童奋发有为、向阳成长。

  “让孩子们跑起来”“个子长得高高的,身体长得壮壮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字字千金,都是经过多年总结摸索才得出来的”……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关怀下,逐步健全的制度、不断完善的政策,为少年儿童创造越来越好的成长成才环境,推动少年儿童实现全面发展。

2020年9月7日,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小学的操场上,学生们在课后参加武术社团活动。摄影/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健康,是对孩子的首要期盼。聚焦我国儿童健康促进工作,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儿童健康工作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儿童健康水平整体明显提高,《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儿童健康相关目标均如期实现。

  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5.0‰和7.1‰,较2012年下降51.5%和46.2%,总体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等指标逐步改善,特别是农村儿童生长迟缓问题改善明显。儿童常见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神经管缺陷、唐氏综合征等严重致残出生缺陷得到初步控制。

  制定公布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建立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两次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加强母婴保健和婴幼儿照护服务;修订药品管理法,进一步明确鼓励儿童用药品的研制和创新,对儿童用药予以优先审评审批。报告显示,全国人大以宪法为依据,不断完善儿童健康法律体系。在民法典、传染病防治法、疫苗管理法、食品安全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学前教育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制修订中,均强化儿童健康促进有关规定。

  国务院及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相关法律要求,坚持依法行政,全力推进儿童健康促进工作。制定实施四个周期中国儿童发展纲要,针对儿童健康关键问题,明确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到2030年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5.0‰和6.0‰,提出实施健康儿童计划。将儿童健康纳入《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

  健全儿童健康促进保障机制 加强疫情期间儿童健康保障

  报告指出,儿童健康促进保障机制不断健全。推动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部门分工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作用,成立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儿童健康事业发展。

  我国建立持续的儿童健康投入保障机制。将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向0—6岁儿童提供。据了解,国家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从2021年秋季学期起,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营养膳食补助国家基础标准,已由每生每天4元提高至5元,覆盖全国28个省份1732个县,每年受益学生3797.83万人,有效改善因营养不良导致的发育迟缓、贫血等健康问题,持续提升孩子的营养健康水平。

4月25日是我国第36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主题为“及时接种疫苗,保障生命健康”。图为 4月25日,在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联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名儿童在接种疫苗。摄影/郝群英

  同时,建立覆盖包括儿童在内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加快儿童药品纳入医保,儿童专用药和适用药占国家医保目录内药品种类的20.13%,经谈判新进入目录的34个独家儿童用药品平均降价55.6%。2012年以来,累计救助0—6岁残疾儿童140余万人。

  长期以来,儿童用药供应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印发《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先后发布3批共105个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通过“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投入5.74亿元,支持儿童药品研发和临床研究。加强儿童用药重点监测,鼓励儿童药品集中生产基地建设。

  马晓伟在作报告时表示,在加强儿童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方面,目前设置2个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5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有序推进儿科方向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持续加强儿科相关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构建国家、区域、省、市、县级儿童医疗服务网络。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我国共有儿童医院151家,每千名儿童床位数达2.2张,较2015年增加0.27张。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进一步加强儿童健康保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疫情防控中对儿童予以重点救治保障。

  积极预防儿童新冠肺炎。普及疫情防控知识,规范儿童口罩生产和佩戴,指导学校和家长做好儿童防控措施落实。大力推广线上健康评估和指导等智慧服务。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发热患儿筛查和疫情防控工作。

  全力保障孕产妇安全分娩。指导各地向社会公布孕产妇产检和住院分娩定点医院,建立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绿色通道。做好危重感染孕产妇救治工作,保障疫情期间孕产妇安全分娩,减少新生儿感染。

  稳妥推进儿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周密组织安排,强化医疗保障,全力做好新冠病毒疫苗供应,切实做到儿童安全接种和应接尽接。全国3—17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第一剂次接种覆盖率和全程接种覆盖率分别达98%和95%以上。

  加强儿童救治。及时更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儿童患者诊疗内容,强化中医药防治。按照“四集中”原则,加强儿童定点救治,针对儿童患病特点,指导各地加强儿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爱,努力保障儿童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紧扣儿童健康关切精准发力 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

  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疾病等事关儿童健康的重点问题牵动人心。报告显示,我国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2020年,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91.8%。我国印发《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持续开展重点地区营养干预项目,推广合理膳食和科学运动等理念,家校联动、社会联手,推动儿童“管住嘴、迈开腿”。持续实施艾滋病、乙肝母婴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到2021年的3.3%,降至历史最低点。将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等12个病种纳入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救治管理病种范围。2021年,全国儿童肿瘤患者省域内就诊率达到85%以上。

  儿童健康促进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报告也指出了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比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仍处高位,超重问题不容忽视,脊柱侧弯、孤独症患病增多;“隔代养育”现象普遍;儿童医疗服务人才短缺且工作负担重;儿童用药、儿童心理健康、儿童伤害防控等方面还存在制度短板。

  未来将如何进一步加强儿童健康促进工作?报告紧扣儿童健康关切“实招”频出:强化儿童健康促进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儿童健康法律法规体系,尽快启动修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研究完善儿童健康促进工作相关法规和配套规定;持续推动儿童健康促进相关法规政策落实,以法制保障儿童健康;深化儿童健康领域改革创新,完善儿童用药监测预警机制,持续推动儿童药品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努力推动实现一批儿童国产药品上市;健全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支持开展10个左右儿科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推进优质资源下沉;加强儿童健康全程服务,把好生育关、养育关、发育关、教育关、疾病防治关;强化儿童健康促进工作协同,结合推进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进公共资源向儿童适度倾斜……

  马晓伟在作报告时表示,下一步会继续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强化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依法行政、强化保障、创新机制、强基固本,不断推进儿童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热议儿童健康促进工作

  保障用药、近视肥胖防控、改善营养、重视心理健康……聚焦儿童健康促进工作报告的重点内容,与会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展开热议。

  沈跃跃副委员长说,针对儿童近视、肥胖、孤独症、脊柱侧弯、儿童心理等问题,要增强学校、幼儿园的常见病预防保健能力,与学生家长、医疗机构加强协同配合,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不断提高对儿童健康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2022年7月10日,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启动仪式在杭州市黄龙体育中心举行。摄影/新华社记者 江汉

  李学勇委员说,近年来,近视眼、“小胖墩”、儿童慢性病以及儿童食品用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重点,要大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着力提高儿童及其照护人健康素养,从根本上减少儿童食用高盐、高糖、高脂食物。同时,对以儿童为主要消费者的食品用品,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儿童健康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儿童居家和上网课增多,体育运动减少,在电子屏幕前暴露时间延长,导致较多儿童青少年出现近视加重情况。对此,一些委员提出,要切实加大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力度。

  杜玉波委员说,一方面,教育、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形成合力,督促各级政府落实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责任。另一方面,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近视防控带来的新挑战,卫生健康、教育等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年度目标,采取管用的措施,带动学校、家庭、医疗卫生机构、师生一致行动,坚决遏制儿童近视率上升、户外锻炼时间减少等反弹势头。

  报告在介绍下一步工作安排时提出,强化儿童健康促进工作协同。对此,多位委员从加大协同力度等方面提出建议。

  李飞跃委员说,儿童健康促进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建议进一步做好儿童健康促进工作策略分析,系统规划儿童健康促进工作,强化儿童健康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理顺各部门之间职责,以清单方式明确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和落实步骤、完成指标以及完成期限等。

  审议聚焦:将儿童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视

  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一直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2020年9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讲到孩子们的体质,总书记语重心长:“我们的一些孩子体质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营养不良造成的,这些年我们推行免费营养餐,贫困地区孩子们体质增强了,个头也长高了,这个现象很普遍。另一种情况是一些城里孩子,缺的不是营养,缺的是运动。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体育锻炼要区别对待,特别是城市孩子的体育锻炼要搞上去。”

3月3日,在浙江省嘉兴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总站,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沙盘游戏的方式进行心理分析。摄影/新华社记者 徐昱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营养健康,是关乎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的基础性工作。在加强营养的同时,还要把体育锻炼搞上去。如今,不负总书记的期待,广大青少年已成为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的生力军,自觉将体育锻炼作为成长的“必修课”。

  身心健康,离不开身体强健,还需要有美好的心灵。“少年儿童的心灵都是敏感的,准备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美育对于塑造美好心灵的重要作用,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儿童的心理健康在其成长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如何才能科学保障儿童心理健康,让他们快乐成长?报告显示,我国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统筹推进,强化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人员配备,推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我国以抑郁症、孤独症为重点,探索防治适宜技术和干预模式。目前全国有1379家妇幼保健机构开展儿童心理保健服务,318个地市设有精神专科医院,2756个区县能够开展精神卫生专科服务,初步缓解了基层儿童心理服务短缺问题。我国通过以上多种举措,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但仍然存在制度短板等问题。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1年8月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大约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困扰。

  对此,一些委员在审议时建议,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突出问题。

  李学勇委员说,近年来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但总体而言,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加快构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评估治疗、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公共服务网络,提高教师、家长的心理引导能力,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重视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增强儿童珍爱生命意识,提高儿童自我情绪调节能力。

  李巍委员说,除了国家有关部门和组织,家庭、学校和全社会都要关心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帮助儿童把不良的心理表现消灭在萌芽状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心理发育环境。

  殷方龙委员建议,要高度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学校要发挥主阵地作用,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入教学课程体系之中,最大程度降低儿童心理问题发生。

  吕薇委员建议,要多方位加强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传播,提高全社会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知晓率。要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初级卫生保健系统,为儿童提供公平可及的心理咨询和保健服务,鼓励利用专家力量办社会心理机构,以减轻医疗机构的压力。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