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豫见新气象 | 河南交投:化流量为“留量”

时间:2022-03-24  来源:河南日报

阳新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施工现场。刘海昌 摄

  编者按

  6户新组建省管企业在郑州集中揭牌,这是继去年年底省铁建投揭牌后,我省推动国资战略性布局、国企专业化重组的又一件大事。国有企业如何挺进“新赛道”、抢滩“新蓝海”,在聚焦“六新”突破上发挥引领作用,为实施“十大战略”增势赋能?连日来,本报记者走访6户新组建省管企业,看他们如何立足各自所处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挖掘新内涵新目标新路径,打造业内旗舰劲旅。

  河南日报记者 栾姗 胡舒彤

  好区位变成强枢纽,破解“过而不驻、流而不聚”的难题,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采用的是互联网打法:不单单追求架桥铺路的“流量”,与之相对应的是考虑如何“留量”——探索“低碳的路、聪明的车、轻松的人”整体服务方案,再造经济地理优势。

  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一半山地一半平原,老百姓对“要想富先修路”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道路越通畅,交通越便捷,意味着人流、物流效率越高,发展就越快。河南交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程日盛说:“在河南从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我们要围绕人车路协同,化流量为‘留量’,当好现代化河南建设的先行者。”

  一条“低碳的路”,上知晓天文,下懂得地理。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风景留给了辉县,沿太行高速公路新乡段项目部正在辉县修建“质量最好的路”。项目部在建设过程中,根据四季变化,科学组织施工:春季绿化植树、夏季摊铺油面,秋季铺筑水稳、冬季路基填土,在最适宜的时节干最适宜的活儿,道路在青山绿水间“自然生长”。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项目信息化指挥中心投影屏幕前,工程师在电脑上设置好相关技术参数及指令,接到指令的焊接机器人便如一名手巧的“裁缝”,自动把几段钢筋高效精准焊接。“我们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地理信息系统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从基桩、墩身、盖梁等施工全过程质量管控,用信息化助力低碳道路建设。”河南交投集团工程技术部副经理高涛说。

  “聪明的车”跑在“低碳的路”上,施工避让、自动调头、跟车行驶……在河南交投集团子公司河南中天高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模拟场地里,通过自主研发的“中鼎云”和5G通信、边缘计算技术,以及前端传感设备,实现了车流和信息流的实时交互,给车路协同带来更大安全保障。未来,“中鼎云”平台将导入全省高速90%以上的数据,不仅实时研判车流、路况等信息更加精准,还将联网建筑信息模型、结构健康监测等工程数据,实现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管理。“车路协同系统不仅‘耳聪目明’,还会‘望闻问切’。”该公司监事会主席宋皓说。

  车与路服务的是人,化流量为“留量”的关键也是人。在传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能干些什么?加油、用餐、休息、如厕。在河南交投集团的跨界蓝图里,借鉴江苏阳澄湖服务区、四川天全服务区、广东大槐服务区的建设发展模式,未来的服务区是高速公路上的景区。

  小桥流水的商业街区、碧翠葱郁的茶园果园、精巧别致的地方特产展示区……新建沿大别山高速公路南湾服务区、将军县服务区和已运营的白云山服务区、尧山东服务区,结合地域文化、红色文化特点,打造有记忆、有文化、有特色的多元化服务区,致力于成为旅客心中的“网红打卡地”,实现河南从人流途经地向旅游目的地的转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毕国海说,河南交投集团秉承建设交通强省的发展理念,做大做强基础设施,其通过人车路协同的改革思路,拉新流量并转化“留量”,有助于河南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吸引各类要素聚集,拉动“三驾马车”,推动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转变。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