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级人大常委会到6243个企业明察暗访 打通优化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1-11-23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高利国)11月23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听取关于检查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简称优化营商环境“两条例”执法检查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懿代表省人大常委会作报告。省人大融媒体中心从执法检查开展情况、“两条例”实施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相关建议等方面,对报告进行解读。

  组织560个检查组到6243个企业开展明察暗访

  据悉,本次执法检查是省人大常委会近年来围绕全省中心工作开展的一次规格高、规模大、范围广的监督活动。7月底,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了由“一府两院”、省直及中央驻豫35家单位和各地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参加的动员会。9月至11月上旬,5个执法检查组分别由常委会各位副主任带队赴全省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开展实地检查。

  执法检查组对照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38个条款、《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61个条款逐条进行检查,重点监督省“一府两院”及有关单位履行法定职责情况,对省直及中央驻豫35家单位落实“两条例”已出台的559条措施、拟落实的356条措施,建立工作台账网上公布,落实情况适时更新,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以公开透明促效能提升。

  报告称,省、市、县(区)三级人大常委会一体联动、共同推进,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157个县(区)人大常委会在本行政区域内同步开展执法检查。三级人大常委会共组织560个检查组,深入6243个企业,组织座谈会1880次,参加座谈28000余人次,暗访服务大厅436个,抽查行政部门2158个,开展问卷调查54000余份,组织法律知识测试37000余人次。

  全省实有市场主体833.2万户 居全国第5位

  通过执法检查发现,我省市场环境持续优化,逐步推行了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企业登记实名验证、住所申报承诺制、企业简易注销等改革,对全省53个部门的526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实现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省、市、县三级全覆盖,重点领域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案件数量连续7年全国领先。在减税降费方面,省政府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20条、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22条等举措。2020年实现减税降费800亿元。截至2021年9月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833.2万户,居全国第5位,同比增长9.5%。

  报告称,我省正全面推行“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服务,全省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85.22%,行政许可事项承诺办结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71.16%。“豫事办”注册用户突破5600万,3800个高频应用实现“掌上办”,800个事项实现全省通办。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将“单件事”向“整件事”集成,整合申请表单、精简办事材料、压缩办事时间、再造办事流程。我省推行“首席服务官”“服务管家”等做法,3.8万名干部参与“万人助万企”活动,累计包联企业近5万家,企业办事更加便利快捷。

  资金瓶颈制约依然突出 政务服务便利度仍需提升

  从执法检查情况看,“两条例”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与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的期盼、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差距。

  报告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力度仍需加大,有的部门在落实相关政策、听取企业意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等方面还需加强。资金瓶颈制约依然突出,中小企业银行贷款难、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政务服务便利度仍需提升,政务服务进“一门”落实还不到位。

  报告指出,简单执法“一刀切”问题还比较突出,宜居宜业环境建设还有短板,公共服务建设还需要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公共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区公共配套服务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地方文化的吸引力和包容度还需进一步提升。

  开展打击恶意逃废债专项行动 营造良好金融生态

  针对“两条例”实施中存在的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力度还不够大、市场环境还不够完善、政务服务便利度仍需提升、法治环境建设仍需加强等突出问题,执法检查组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完善体制机制,推动“两条例”深入实施。加大“两条例”宣传和普及力度,提高“两条例”的社会知晓率和认知度;省“一府两院”及有关单位要夯实主体责任、强化担当意识,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五年内营商环境要迈入全国第一方阵”的要求,主动对标国内国际一流标准,确保各项条款落实到位;完善配套机制,加快营商环境协调联动制度、营商环境考核评价制度、奖惩制度、特邀监督员制度、违法案件调查处理制度的健全和落实。

  二是坚持多措并举,激活市场主体活力。提高项目审批效率,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持续推进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加强用地保障,完善市县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提升水电气运等行业服务质效;完善创新生态,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引导,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营造一流创新环境;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强化政府部门预算管理、审计监督、诚信监测、失信追责力度,杜绝新官不理旧账,让企业放心投资。

  三是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营造便捷高效政务环境。强化服务意识,加强队伍建设,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转变工作作风,健全激励导向的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和尽职免责机制;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进政务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各部门、各层级数据信息应上尽上、互联互通,打通数据共享堵点,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四是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维护平等有序法治环境。夯实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基础,引导市场主体合法经营,建立全面覆盖、便捷优质的涉企法律服务体系,完善行政审批、行政收费、政务服务、数据安全共享等领域配套法规建设;加强包容审慎监管,建立和完善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涉企案件立案、侦查等环节监督,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当影响;开展打击恶意逃废债专项行动,营造良好金融生态。加强企业产权保护,加大涉企冤错案件纠正力度。

  五是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环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减少随意性,重视宜居城市规划的前瞻性和协同性,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抓好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产业配套等设施提级扩能,夯实发展基础,用高品质宜居宜业环境提升城市营商吸引力。


编辑:谢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