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人大·青年说》之驻村篇(十三)助推乡村振兴 “驻”进群众心坎

时间:2021-11-05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为全面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激励广大青年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学思践悟,真抓实干,在机关营造勇挑重担、争先出彩的浓厚氛围,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并策划开展“豫人大·青年说”系列活动。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谢岚 推荐人 尚志刚)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是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驻村干部尚志刚。今天,向大家讲一讲我的驻村感悟。去年3月初,正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时候,我来到宜阳县盐镇乡中峪村,担任第三任驻村第一书记。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老家的村子与中峪村的地理环境、民风民俗都很接近。巧合的是,中峪村有两大姓氏,张姓和尚姓,这更让我有了一种回到老家的亲切感。刚到村里,我就向大家表态:请乡亲们放心,来到中峪村就是中峪人,党组织派我来驻村,我一定会把工作当成事业去完成,把父老乡亲当作亲人来对待。

一年多来,在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大力帮扶下,中峪村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先行、全面振兴,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有效推进乡村振兴,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忘不了接受脱贫攻坚普查时,家家户户感党恩、心欢喜,像过节待客一样,打扫屋子、院子,准备水果、茶水,迎接普查,迎接新生活。一年多来,与乡亲们一起抗疫情、防汛情,告别贫困,奔向小康;一起看大戏、看电影、看演出,开展义诊、健康宣讲、技能培训、送法下乡。一年多来,一点一滴见证着村庄的变化:生产道路变宽了,新栽的小树长高了,污水管网启用了,燃气管道架好了,家庭农场注册了,草莓大棚开工了,小学生学会用电脑了,乡亲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了……村庄的发展吸引着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大学生、年轻人进入了村“两委”班子,迸发出干事创业的新活力。一年多来,每天南街走走,北街看看,东家聊聊,西家转转,与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农村是广阔天地,实践是最好课堂。我坚持拜县乡干部为师、拜农民群众为师,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驻村工作纷繁复杂,条件也比较艰苦,但却很有意义,有幸参与其中,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只要大家齐努力,我们心中那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就会一步步向我们走来。举世公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立足脚下的土地,努力发出自己的光与热,民族复兴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驻村工作一年多来,在单位领导和当地干部的帮助和指导下,我为群众办了一些实事,也从基层干部身上学到了许多工作经验,特别是与村民结下的深厚情谊,也将成为我今后坚守初心、砥砺奋进的源泉和动力!

234


编辑: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