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踏层峰望眼开(命运与共)

时间:2021-09-22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裴广江赵成白阳王迪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这是一个注定将被历史铭记的重要年份。

  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新冠肺炎疫情起伏不定,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际秩序演变深刻复杂。进一步凝聚共识,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开创人类美好未来,这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大党担当。

  9月21日,习近平主席将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在世界处于新的十字路口的当下,在联合国这一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多边舞台上,习近平主席将再次发出中国声音。

  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将继续坚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继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与各国一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一)

  时移世易,初心如磐。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到“中国人民不仅要自己过上好日子,还追求天下大同”,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因自身和中国的发展壮大而日益深厚。

  习近平主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从中国与世界共同利益、全人类共同福祉出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

  这一方案不断发展完善——

  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习近平主席首次向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2015年9月,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习近平主席提出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形成“五位一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布局和总路径;

  2017年1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提出建设“五个世界”的总体布局,对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时代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理念进行系统阐述,赋予这一时代命题更为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提出重要的“四点启示”,呼吁“让我们团结起来,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

  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领导人气候峰会”、全球健康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等一系列多边会议,多次强调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一方案更加深入人心——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重大课题,被国际人士认为指明了“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

  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视域日益广泛深刻,为破解世界面临的复杂难题提供精准指引。

  从与越来越多的国家构建双边命运共同体,到打造周边、亚洲、亚太、中国—东盟、上海合作组织、中非、中阿、中拉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国际伙伴的积极响应,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图景不断铺展开来。

  在现实映照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愈发显现出璀璨的真理光芒,显示出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国际人士纷纷赞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着眼全人类的福祉,为推动世界和平开辟了新的路径”“面对人类未知挑战,各国尤其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

  古往今来,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人们期盼,让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让人人享有安宁祥和;人们期盼,让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国,让人人享有富足安康;人们期盼,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人们期盼,让自然生态休养生息,让人人都享有绿水青山。

  顺应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这场世纪疫情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让人们意识到,各国休戚与共、命运相连。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中所指出:“经历了一年来的风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切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敦促所有国家为了共同利益采取行动,“符合我们这个动荡时代的需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人类的前进方向。从“本国优先”的角度看,世界是狭小拥挤的,时时都是“激烈竞争”。从命运与共的角度看,世界是宽广博大的,处处都有合作机遇。中国承诺“始终不渝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倡导“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阿希姆·施泰纳指出,中国致力于解决联合国正在关注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社会进步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这标志着我们正在朝着一个全新的时代发展。中国与世界,正在一起探索未来”。

  坦桑尼亚革命党前总书记基纳纳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当今世界的卓越贡献。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倡议,表明了中国致力于建设一个平等、开放与和平的世界,这不仅会造福中国人民,还将造福世界人民。

  (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在历史之变、时代之变、世界之变面前,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贡献中国智慧。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系列中国主张,为解决世界经济、国际安全、全球治理等重大问题指明了方向。

  “中国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开辟了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指出,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也是改变世界的“伟大创造”。

  面对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主席以“云外交”方式同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会晤、通话,出席重要双多边活动,为国际抗疫合作提出中国方案——

  二十国集团怎样扛起责任、引领全球抗疫合作?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4点倡议,强调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为全球团结抗疫传递了信心。

  如何调动全球资源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第七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全力搞好疫情防控、发挥世卫组织领导作用、加大对非洲国家支持、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际合作等6条建议,为共同佑护各国人民生命和健康凝聚了力量。

  如何应对全球疫情起伏反复、病毒频繁变异?在全球健康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施策,统筹系统应对”“坚持同舟共济,倡导团结合作”“坚持公平合理,弥合‘免疫鸿沟’”“坚持标本兼治,完善治理体系”5点意见,为继续推进全球抗疫合作指明了方向。

  新形势下,如何稳步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面向未来,我们将同各方继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弘扬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更紧密的卫生合作伙伴关系、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开放包容伙伴关系的重要倡议。在各国都面临抗击疫情、稳定经济、保障民生任务的当下,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

  今年6月23日,习近平主席向“一带一路”亚太区域国际合作高级别会议发表书面致辞,再次表达了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建设更加紧密的“一带一路”伙伴关系,坚持走团结合作、互联互通、共同发展之路,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

  “我们需要合作,也必须合作。”巴基斯坦总统阿里夫·阿尔维说,“人类应有更好的合作、更深入的相互理解和更广泛的和平。”

  沧海横流,更当阔步人间正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有决心、有信心、有力量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目标不断前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