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激活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09-08  来源:“全国人大”微信公众号

  文/通讯员 李雨溪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冯添

  立法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大大提升、法治建设认同感进一步提高、主人翁意识更加浓厚……一年多来,随着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场润物细无声的“全民法治教育”进一步运行铺展开来,民意真正成为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每一个立法故事都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

  “和以前相比,群众对立法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大大提高,法治建设的认同感大大提高”“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立法工作时,专项立法建议征集活动也在侨乡展开,大家切切实实地参与到了立法工作中”“大家在立法过程中积极提出意见,落实起来也更加积极主动,更有主人翁意识”……

  基层立法联系点落子江门江海后,江门市、江海区两级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们对全市法治建设工作有着这样的直观感受。

01

  2020年9月11日,江翠社区举办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立法社区论坛。(江门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既是荣誉、使命,更是责任。”江海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的“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讲话精神,提高站位,大胆探索,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让联系点成为立法工作和人民群众“鱼水相亲”的桥梁。

  “一年来,江海区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广泛吸收社情民意助力立法工作、帮助人民群众以更直接方式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有效普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侨乡民主法治建设的底色越来越亮,成色越来越好,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江海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余志坚说。

  群众的真实意愿渗透于法律条款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法治中国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以人民为中心”。

  如今,国家级的立法联系点建在了百姓家门口,人人可参与神圣的立法过程。

  “我见证了全国人大重视和采纳大家的意见,民主有了实在的获得感。”退休工人麦棠是江海区首批立法意见义务收集员之一,从省级联系点到“国字号”联系点,6年多的时间里,他几乎见证了每一次的立法意见征询。

  2021年新年伊始,医师法(草案)意见征询开始后,麦棠和老朋友们再度相聚。

02

  2021年6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与江海区基层立法联系点召开医师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征求意见视频座谈会。会上,立法意见收集员麦棠积极发言。(江门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疫情防控常态化状态下,医生们加班加点参与基层防疫乃是常态,医务人员也应该按照劳动法标准取得报酬”……

  细致的意见建议被一一记录下来,经区人大常委会整理后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过去数年,一次次如此热烈讨论的场景打破了立法的神秘感,让人民群众的真实意愿得以渗透于法律的章节条款中,确保了法律的权威、精准和可达性。

  仇淑英是江海区人大代表、立法意见义务收集员,她还记得,文明养犬曾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作为基层立法联系点,江海区组织召开数场居民论坛,听取群众意见,为《江门市养犬管理条例》,以及周边其他城市相关条例的制定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03

  仇淑英接访群众,听取群众的立法意见。(江门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04

  2019年7月25日,江翠社区召开文明养犬意见交流会。(江门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在江海区人大常委会成为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短短一年时间里,江海区共完成28部法律法规草案的意见建议征集,上报310条意见建议,有21条被采纳。

  立法联系点也成了公众“普法点”

  社区论坛又要开始了,江翠社区立法意见义务收集员、五十多岁的刘先媛爬上六楼,被满脸带笑的“堂叔”林盛堂一家人迎进家门。刘先媛打开笔记本,笑着解释:“今天我们上门是为了制止餐饮浪费专项立法,社区在收集民情民意,希望你提供宝贵的建议。”一会时间,她便记录了满满两页纸,这样的采集画面也成为了刘先媛生活的日常。

05

  立法意见义务收集员刘先媛上门听取居民群众立法意见。(江门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作为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的基层立法联络单位,江翠社区在不断探索中建立起全市首个、全省领先的“基层立法联络单位+代表联络站+代表议事岗”三合一联络平台。

  “设立联系点后,国家能够直接倾听民意、满足群众需求、保障群众权益,我认为这是立法的进步。”江翠社区义务民意收集员、五十多岁的刘先媛为家门口的联络单位由衷点赞。

  如今,作为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江海区已经有江翠社区、广东大冶摩托车技术有限公司这两个省人大常委会的基层立法联络单位,“立法联系单位”扩充至57个,覆盖全市,辐射全省。无论是基层的各村(社区)还是辖区各大商会、行业协会,都设有联系单位。据江海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邢玉生介绍,今年江海区拟继续推荐江门市侨商总会和礼乐街道英南村为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络单位。

  每一个联络单位背后,都有广东省、江门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库的支撑,江海区一级33人的立法咨询专家全过程参与,百余名村居律师加盟,基层立法联系点也成为公众的“普法担当”。

  信息员虽然来自辖区内各行各业,但33人的咨询专家团队会全程参与到各联络点的各项活动中,每次座谈会有专家指导,一些法律常识问题,专家当场给予解释和回应,还有定期的培训班提升法律素养。

  引进社区律师是江海区在培育社区法治环境方面的重要举措。律师黄冠广2016年开始在江翠社区驻点,为居民提供普法讲座和法律援助。按司法部门要求,他每个季度需至少举办一次社区普法讲座,但他实际上一年会举办七八次。

06

  黄冠广在江翠社区举办青少年法律知识讲座。(江门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黄冠广表示,社区的普法工作要注意结合热点,并切实回应居民的需求。比如,他会在妇女节和儿童节举办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专题讲座。民法典草案征集意见期间,他召开了许多物权法相关的讲座,居民反响热烈,常常找他咨询婚前财产公证、遗产继承等问题。

  他认为,这样的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通了民意由下至上的渠道,实现立法全过程的民主,同时使由上至下的法治宣传落到实处。此外,立法联系点还促进了省、市、区三级人大的联动合作,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在人民城市建设中构建法治实施体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推进立法精细化。全过程人民民主也是人民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

  在江海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余志坚看来,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充满使命感:建设过程要以人民为中心,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方式和途径;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江海区不仅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所在地,还是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进一步指导着基层农村社区治理,将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充分转化为城市治理效能。

  比如,江翠社区根据社情民意探索实践“1+2+N”社会治理模式,推动社区组织体系创新,在原社区党委、居委架构下增设“议事委员会”和“志愿服务委员会”两大服务模块,开展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的社区治理。其中,居民“议事委员会”充分发挥立法联络单位的作用,促进社区居民民主协商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居民“志愿服务委员会”承担培育居民公益服务意识和能力,推动开展恒常志愿服务、整合各类公益力量等职能。如今,江翠社区还同时成为全市首个社会治理创新实践项目,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过程中不断推进。

  今年以来,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进一步“扩点提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更充满活力。接下来,江海区人大常委会还将进一步酝酿出台关于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工作制度,充分借力江门市侨商总会、江海区人大侨务代表专业小组、政协港澳委员和侨眷委员、江海区侨联及香港澳门江门同乡会等侨乡优势,充分发挥好基层立法联系点活动中心和法治广场的功能作用,持续开展法律法规草案意见的征听、收集、论证和专项立法调研活动,以人民意志和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在人民城市建设中构建更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编辑: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