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云岭村:修路20年 找出乡村振兴的关键“钥匙”

时间:2021-04-29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拨云岭村一角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田凯中)  晚春时节的洛阳栾川,满目苍翠、和风骀荡。拨云岭村内,彩云、清泉精致装裱,玫瑰花瓣露出片片芬芳,呈现出勃勃生机。党群服务中心前,有几个人相互交谈,中间略显清瘦的就是杨来法。

4月28日,记者跟随河南人大新闻媒体采访团来到拨云岭村,同杨来法一起,找出乡村振兴的关键“钥匙”。

杨来法是全国人大代表、拨云岭村党支部书记。20多年前,一首“河边吃水却靠天,临街赶集走半天。姑娘不嫁本村汉,光棍懒汉满山转”的歌谣让杨来法难以释怀。

从1999年开始,他决定带领乡亲们迈出摆脱贫困的第一步——修路架桥。问题是拨云岭三面环山、坡陡水急,动动嘴巴就能修路?

杨来法接受记者团采访

杨来法、杨来法,困难来了有办法。“党员干部勇担重任、按照难度和人头把路分到每家每户。”一天、两天,从1.3米、1.6米到3.5米、6.5米…锤子、铁锹日夜行走在陡峭的石壁之上。而这期间,凝聚的是合力、浸润的是民心。

“我们村是自然村,我也歇不住,只要还有一户,也要把路铺到村民门前。”杨来法说。如今,村里早已实现家家通路。

路通了,村里收入如何提升?“2011年,村党支部决定退耕还林,发展核桃种植产业。”杨来法说,“在党支部牵头下,成立同富种植专业合作社,全村104户农户全部入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核桃种植1050亩4万余棵。”近年来,拨云岭村探索出“核桃+牡丹”兼作的发展模式,在林下种植药用牡丹767亩,形成“林木山间长,林间蜜蜂飞,林下牡丹开,土鸡花间养”的立体种、养殖循环产业模式,实现产业结构全面调整。

潭头镇党校

从2016年起,核桃、牡丹均进入挂果期,年产青皮核桃达150吨,产值45万元,而牡丹籽年产3万斤,被孟津、郑州的榨油厂全部收购,产值可达22万元,户均增收约6600元。另外,拨云岭村还栽了桑树、梨树、桃树、苹果树、樱桃树等30多种适宜采摘的树种,一方面美化环境,一方面举办采摘节等大型活动吸引游客。

拨云岭村民宿

致富增收路,越走越宽阔。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高端精品民宿,村民的“钱包”鼓起来了。2018年,歇不住的杨来法又重点提出“森林庭院”概念,让绿色在拨云岭村蔓延。目前,拨云岭村民宿总床位数已达200张,最高可同时接待500余人就餐,户均年增收达1.5万元。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行路难、收入低,到如今白云可触、“拨云见日”,杨来法带领拨云岭村找到了乡村振兴的关键“钥匙”,幸福也如花儿般芬芳馥郁。

编辑:阎乃川  审核 :田凯中